軍情動態

Aero India 2025印度航空展2月10至14日在班加羅爾的耶拉漢卡空軍基地(Yelahanka Air Force Station)舉辦,展示該國的航太工業實力及空軍戰力。圖/王紹翔提供

F-35還是Su-57?印度或重啟外購戰機計畫 航展看端倪

印度與美國軍工合作的道路上不只有先進中程戰鬥機,美、俄兩國也試圖推銷F-35A與Su-57E。印度航展還在進行,川普就在華府當著印度總理莫迪的面,宣布「美國最終將出售F-35給印度」,而這只不過是印度三位數戰機需求量的一部分。 印度國機國造上總是一波不只三折,目前服役中的光輝式,從開發到推出原型機花了8年。外國廠商就是看上了印度國機國造的痛點在此,準備大搶訂單。...

基本的反無人機系統只能部署射頻偵測器與干擾器,能透過偵測無人機遙控頻率得知無人機距離、高度、速度、廠牌、機型、操縱者位置等資訊,但無法主動向前偵測。圖為烏軍士兵正準備施放無人機。圖/美聯社

反無人機群攻擊靠雷達 布建緩慢卡在NCC一年要收千萬?

反制無人機群攻擊,怎麼那麼困難?有一說法是除國防部,沒有政府或民間單位願意設置搜索無人機的雷達,偵測並反制無人機。因為卡在NCC法規。 這篇文章告訴你,為何高階反無人機系統需要架設雷達,使用干擾器及GNSS欺騙器,否則,對遠方高空、高速奔襲而來的群攻式無人機,無法提前示警。

印度公布2025年至2026年最新國防預算,金額再突破紀錄,但專家認為面對地緣政治問題,仍有許多隱憂。路透

印度軍費破表反添疑慮 為川普買F-35恐讓空軍變大雜燴

武器採購牛步,重要武器交付不如預期;鄰居有強大軍事威脅;由高度依賴進口轉為國造;以上講的很像台灣,但不是。 印度有巴基斯坦及中國大陸兩個容易製造緊張、且不好相處的鄰居,軍事戰術及後勤,都得為此準備。看到印度國防自主的難,不由得就想到台灣的不容易。

中科院「雄鷲專案」研發的空射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彈體構造與掛載模式日前首度曝光,彈體流線緊緻工程有成。圖/讀者提供

空射雄三追瞄彈曝光 給台美軍售現況帶來何化學效應?

中科院的空射雄三研發進度在清泉崗基地曝光,有點像是模特兒走秀,不就是讓美方看看,美方你到底賣不賣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 資深記者洪哲政舉例,20年前,空射雄二也在經國號試掛載一下,美方就同意出售空射魚叉反艦飛彈。 這次是否有效,有幾個軍武迷必看的技術觀察點。

軍官畢業任官後,軍旅生涯依序要接受多階段進修教育,才能繼續晉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副班長、副部長是跳板或待退 揭國軍「副職」箇中奧妙

1月16日,陸軍副司令呂坤修中將晉任上將司令,另一位副司令陳忠文中將轉任副參謀總長。副司令遺缺等到一個月後,由2位中將李天龍、張台松接任。整整一個月,陸軍沒有副司令。這種情況並非首度發生,副主官經常處於懸缺,擔任副主官,可以是更上一層樓的跳板,也可能是即將解甲歸田的待退位置。...

半年一次的將官晉任典禮,是以往國防部盛事,由部長替晉任官掛上新軍階,隨著總統賴清德改為在府內親自授階,畫面已成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軍校摘星人數時高時低 將官晉升也有「波段行情」?

在軍中期別文化下,上將職缺很不容易等到。但民國55年次(1966年出生)的呂坤修,為何有機會成為如今最年輕上將? 重要原因之一,是蔡政府為了讓更多人留在現役,上校由28年退伍改為30年。另也取消軍官屆齡退伍前半年就待退不占缺升官的規定,讓大家退伍前有機會敗部復活。 資深記者程嘉文從將領名單,看出軍校各屆摘星人數,以及時高時低的波段行情。

後備指揮部宣布所轄專責召訓的18個縣市後備旅,2月起改隸全民防衛動員署,意謂著後備部隊要再度從「常後一體」改為「常後分立」。圖為桃園市後備旅第二營教召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常後一體改常後分立 20年前老戲新扮是為軍政和諧?

為何數十年來,號稱「周末戰士」的後備部隊在「常備」與「後備」兩方搖擺? 為何學者揭仲說,後備指揮部人事權改由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掌握,是因小失大? 有人就有事,軍中江湖裡,全動署掌握人事升遷與調動空間,對作戰區的部隊戰力與戰場經營的影響,才是大家疑惑之處。...

戰系性能提升中的康定級承德艦月前一度拆除施工鷹架讓系統試運轉,現在再度架起施工鷹架。圖/讀者蘇嘉健提供

陸基海用?康定級艦性能提升中 曝新裝PASEO光電瞄準儀

這不是很好嗎?一座光電瞄準儀海、陸通用。 法製PASEO光電瞄準儀陸用與海基系統外觀相去不遠,一度遭質疑陸基海用,被裝設在康定級巡防艦上。而它可藉由彈道計算機及多目標追蹤,再由實彈驗證。 真搞不懂中科院為何說,「性能提升工程中的光電儀,沒有陸用轉海用的問題」。

海軍陸戰隊向來被義務役男視為不願抽到的「籤王」,但也證明其精銳印象深入社會人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戰隊改革仿效美軍MLR 國軍有這個本錢戰術調整嗎?

沒有人說得出口陸戰隊無用、應該裁撤。於是就出現了改組陸戰隊,比照美軍濱海作戰團(MLR)的說法、作法。軍方已證實陸戰隊進駐松山機場,另大幅調整編制,裁撤戰車營,縮減砲兵營,加入操作無人機。 目前陸戰隊最大比例兵力仍用於本島地面戰,但裁掉戰車與砲兵,被國防部說成是以火力提升代替人力,卻不考慮對手火力也提升,若再加上新武器經常有編無裝,遲未到位。這樣的陸戰隊,你滿意嗎?

性能提升的銳鳶二型無人機的性能是導控距離在300公里以上,滯空時間達16小時以上,可結合人工智慧來提升偵蒐效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人機銳鳶2改良多海軍為何又棄單?中科院無奈找備案

買飲料被棄單,老闆很不爽。中科院學乖了,為避免國防研發經費浪費,開發海軍軍用無人機市場同時,也將部分技術商轉。商轉有挑戰,但總比什麼都不做,最後被棄單來得好。 海軍,不是第一次與中科院弄成類似「棄單」窘境、又彼此指責。例如,10餘年前迅聯戰鬥系統因體積龐大等理由,海軍未採用,監察院因此對國防部與海軍提出糾正案。中科院三年前研發銳鳶2型無人機系統,海軍「又」放棄建案,這次恐與預算有關。官員說,「也不是一定不買,未來看機會」。 飲料與無人機,棄單造成的效應天差地遠,這篇文章告訴你其中貓膩。

行政院在新會期施政報告中宣示,將在義務役新兵8周入伍訓練期間,增加手、機槍實彈射擊,以及無人機、反裝甲火箭與人攜式刺針飛彈操作等課程。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義務役步槍還不熟就操作刺針飛彈 軍方像開才藝班?

行政院在立法院第三會期的施政報告中宣示,規畫自2025年起,於8周入伍訓練課程增加手、機槍實彈射擊,以及無人機、反裝甲火箭與人攜式刺針飛彈操作等訓項。不過消息一出,很快遭質疑「不切實際」。軍界內行人質疑,一年役男訓練最基本的新兵恐怕都還不見得能把步槍訓練運用自如,更遑論更精密的刺針飛彈? 行政院面對少子化衝擊和越來越沉重的戰備壓力,與其拋出不切實際的「才藝課」,更應該想想如何務實提出能吸引、留住人才的政策牛肉。

現役特戰連女性連長余雅倫(中前)月前參與特指部第五營基地訓練時曝光,她曾是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體能幹部訓練班首位第一名結業的女性官兵。記者洪哲政/攝影

台特戰隊巾幗不讓鬚眉 女連長率男兵戰訓成國軍之光

余雅倫從事特戰任務6年,曾主動報名體能幹部訓練班,她拔階受訓以第一名結訓。她率領男性士官兵,模擬攻堅搶救人質,都成為女性在特戰部隊歷史上第一。 資深記者洪哲政整理了我國女性軍官在特戰部隊的一切,也告訴你台灣唯一還未有女性的兵種。

駐夏威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濱海作戰團,2024年起裝備岸基NSM反艦飛彈。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從重裝地面部隊變高速突襲部隊 揭密美軍濱海作戰團

美軍2030兵力設計方案主要改革了陸戰隊的定位,從具備強大火力的重裝地面部隊,轉向配備攻船系統的輕裝高速突襲部隊。 美軍除了成立濱海作戰團,還包括裁撤戰車部隊、縮減傳統火砲數量、減低航空兵規模、增強單兵火力與無人機等,總兵力減少1.2萬人。台灣軍事改造是依樣畫葫蘆嗎?資深記者程嘉文告訴你美軍的設計理念。

2024年越南國際防務展,越南北部空軍371師的Su-30Mk2戰機分別以三角隊形高速衝場。圖/王紹翔提供

越南防務展美俄爭東南亞軍火大餅 越南看上哪些軍售?

2024年12月越南國際防務展上,越南展現了在大國間的平衡外交策略,在美軍裝備回歸越南的前提下,她也周旋於俄羅斯、印度,甚至中東國家之間。 特約撰述王紹翔當時在越南國際防務展上體會到越南「竹子外交」的弦外之音,特別以這篇文章和聯合報數位版讀者分享。

川普酷好以高關稅迫使他國就範,但也曾弄巧成拙,對波音造成傷害。路透

篤信關稅戰的川普也曾弄巧成拙 當年更因此害慘波音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倚天劍,未必每次都能克敵致勝,曾有傷到自己的案例。航空業巨擘波音公司,近年衰星高照,逐漸被對手空中巴士拉開距離。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的關稅政策,就是波音栽跟頭的因素之一。...

中科院研製的鎮海火箭彈應用在執法上,向來被譏殺雞焉牛刀。現有綠委要求海巡為此系統研發更具威脅性的精準導引火箭彈。記者洪哲政/攝影

綠委凍結預算施壓海巡署 籌購精準火箭彈對付陸海警船

立法院民進黨立委是否也認為,中科院研發鎮海火箭彈給海巡,是火力過剩下導致「殺雞用牛刀」? 鎮海火箭彈最大射程1萬公尺,可造成大面積破壞,在與大陸海警的灰色地帶衝突事件中,這種武器「威力過強」嗎?這篇文章告訴你「海巡署說,執法以非致命武器為主,沒有研發精準火箭計畫。」背後的脈絡。

諾克斯級服役初期,船艉有發射海麻雀飛彈的BPDMS防空系統,外型接近船艏的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本圖也可看出,本級艦沒有單獨的煙囪,排氣與主桅整合為一。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再會蘭陽艦/反潛強防空超遜 最「不對稱」的諾克斯級

諾克斯級罩門之一是防空火力,美國前國防部長麥納瑪拉時代標榜三軍資源通用,結果是陸軍飛彈開發失敗,海軍艦用版防空飛彈一併泡湯。這也使得台灣海軍現代化過程,接收8艘諾克斯成為濟陽級,其中7艘都裝上武進三號改良計畫搭配的標準一型防空飛彈。 一個決策,影響有多深遠,是資深記者程嘉文這篇文章的價值。

美軍正利用穿戴式科技蒐集數據、改善訓練並加強步兵的戰鬥韌性。圖為美陸戰隊在日本鹿兒島進行演訓。路透

美軍陸戰隊推戰士韌性計畫 用科技打造致命「鍋蓋頭」

美軍利用穿戴式科技蒐集數據、改善訓練並加強步兵的戰鬥韌性,確保部隊能快速戰勝威脅。講了那麼多,就一句話,美軍要讓每個陸戰隊隊員成為「戰士韌性」計畫一員。 這篇文章告訴你「戰士韌性」計畫的由來,尤其和2018年當時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要求成立「近戰殺傷力任務小組」有關。...

「先進國防科技小組」過濾民間可用於國防需求的科技,卻未由業務相關的中科院或軍備局著手成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科院、軍備局憂被取代 新成立先進國防小組有何任務

國防部研發功能預算大餅的分母越大,越惹得人心慌。國防部新成立的創新小組評估並引進民間技術及裝備,引起負責武器系統的中科院,以及負責國防科技的軍備局,心中深深的漣漪。 資深記者洪哲政特別平衡報導了國防部的說法,「3個單位各有不同任務職掌,作業相輔相成,並無相互取代的問題。」 中科院、軍備局,你們心中平衡一點了嗎?

根據國史館解密的海巡署文件檔案,20餘年前署部督導南巡局時,指責轄區守望哨勤務是以反長官督導優先。圖為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記者洪哲政/攝影

國史館揭海巡祕辛 守望哨勤務被評「反長官督導」優先

海巡署2000年成立,被形容是第二海軍。但是,由軍方海巡部改編,整合軍、警效果有限。國史館解密檔案當中,揭露海巡署短短20餘年的歷史,竟是反督導心態普遍。 縱使大家關心海巡部隊從頭至今獲得了檞樹飛彈之外還有哪些武器,如果必須靠上頭宣示「同心專案」才能警覺任務之重要,再厲害的武器,又如何?

拖2B反裝甲飛彈彈體(中)。圖/美國陸軍檔案照、引自維基百科

陸軍祕密接裝拖式2B反裝甲飛彈600枚 反登陸戰力升級

2015年國防部急著採購拖式2B反裝甲飛彈,近9年後飛彈才交貨,陸軍還急不急著用?拖式飛彈因美方交付延遲,產生連動效應,立委提案凍結相關國防預算,要求陸軍說明後,才可以動支。 新款拖式飛彈終究還是來了,連動效應有哪些影響?資深記者洪哲政解讀陸軍司令部所表示的「進度正常」背後的含義。

2025年1月3日,蘭陽艦完成最後一次航行後,靠泊高雄新濱碼頭,準備實施除役儀式。圖/讀者蘇嘉健提供

再會蘭陽艦/熱艦接收時創多個第一 海軍刻意邀老宋見證

從海軍蘭陽艦除役典禮,回放政治人物如陳水扁、宋楚瑜等人與軍方的關係,是另一種觀察。 海軍前總司令顧崇廉上將,一向被認為政治眼光敏銳。1994年底宋楚瑜當選省長,陳水扁、吳敦義當選北、高市長。海軍特別將敦睦艦隊遠航改到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行,邀陳水扁參加。第二批濟陽級艦成軍,邀請省長宋楚瑜等貴賓出席。如今蘭陽艦除役,也帶出當年往事。

新變革與陸戰隊未來作戰想定相關,即官兵可能在印太環境中,以較小單位、彼此相距更遠的方式作戰。圖為陸戰隊第一遠征軍的士兵在演習中進行步槍射擊。路透

瞄準未來印太作戰 美陸戰隊正上演「新射擊鑑測」改革

美軍為確保陸戰隊官兵所射出的每一發子彈,更具有殺傷力,靜態射擊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殺傷力更強的動態射擊訓練。 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何要透過數據重新界定「殺傷力」,以及為何推翻過去射擊訓練只以一個總分定高下的不足。微透露內文,過去的缺點是,無法測定射手多快擊中目標,射手是擊中身體,還是致命部位,或是距離對手有多遠....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去年底初審通過2025年度「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的19億9600萬5000元預算案,豈料在高雄台船碼頭泊港測試(HAT)中的海鯤艦,卻被拖進大型乾塢,中斷泊港測試。記者劉學聖/攝影

海鯤艦裝備規格受關注 泊港測試中斷恐延宕海測時程?

海1本在高雄台船碼頭泊港測試,上月20日拖進大型乾塢,中斷泊港測試,被質疑程序不正常。這也造成猜測,海鯤艦紅區裝備是否屬最新規格?今年4月能不能海測? 資深記者洪哲政也在這篇文章告訴你,原型艦海鯤艦能否順利進入海測,與海軍高階將領的人事動態的關係。

國防部表示,全社會防衛韌性桌上推演,是檢討從中央到地方有關複合式災害的緊急應變、功能整合與處置能力,特別加強非軍事部門的防護機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少了國軍的民防演習挨轟 是主角被消失還是換龍套當家?

若是真打仗,民間防衛由誰指揮?防空、消防的指揮權歸誰?不具名的國防大學前教官認為,當局宣稱不依賴軍方的城鎮韌性演習,不但違背民防法,也變成主角不上場,跑龍套的一直演。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2024年12月進行第二次委員會議桌上兵推,由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擔任主推官。到底是龍套竄位成主角?還是主角被消失?

華航將引進10架波音777-9,成為公司最大客機。同時宣布的訂單,還有10架空中巴士A350-1000客機、4架777-8F貨機。圖/中華航空提供

波音777-300變777-9?揭密民航機型號 非數字那麼簡單

如果能消化這篇文章,必定是鐵桿航迷。 資深記者程嘉文教你看懂民航機型號,不但看懂,還引導你由華航這次購買新一代777-9與空中巴士A350-1000,理解民航機市場競爭、市場趨勢。 民航機型號,像是同類商品的不同款式,機身有長有短,載客量有多有少,只要稍微改款,型號就變了。甚至某些不同款機型,有的是金包銀,銷量極佳,有的是無人青睞,打入冷宮。...

陸軍在M60A3戰車砲塔與車身側面、車長槍塔上方加裝柵欄,防護無人機攻擊,但遭軍迷質疑徒具形式。圖/軍聞社提供

有地表最強戰車就免驚? 國軍改良現役戰車問題一籮筐

天下不存在無敵的武器。M1A2性能強,但裝備導入、戰車升級後,國軍裝甲部隊面臨的問題,是108輛M1A2到手就可以高枕無憂? M1A2入列,還有600輛至700輛舊型戰車的問題,仍待解決。例如,軍方發布的M60A3照片,車長槍塔頂部加裝鋼製格子網構成的籠型結構,砲塔側面與車身側面加裝格網,是為了預防無人機威脅。 資深記者程嘉文利用這篇文章告訴你,為何外界批評軍方弄出沒用的東西,反而增加被敵目視發現的機率?

陸軍特種作戰指揮部第5營日前舉行特戰基地期末測驗,首度曝光今(2024)年特戰部隊參與美國國民兵局舉辦的北方打擊演習(NORTHERN STRIKE,紅箭頭處)的編組。記者洪哲政/攝影、製圖

陸軍特戰任務轉型 基訓曝赴美參與北方打擊演習怎編組

特戰分遣隊協助聯兵營執行破壞、滲透、潛伏、狙殺、擾亂,以及導引地空火力的特戰任務。美台軍事合作下,2024年特戰訓練部隊參與美國國民兵局舉辦的北方打擊演習(NORTHERN STRIKE),效果值得期待。 但為何部分特戰將領認為,特戰部隊承襲美軍遊騎兵部隊訓練,若被動地執行守橋顧路這類任務,對特戰部隊而言是大才小用?

包括現役與退役的十多名海軍戰機機組員都反映,長年來自航艦彈射累積的確會造成傷害。圖為《捍衛戰士》F-14自航艦彈射起飛的畫面。路透

極限飛行影響心理健康 美海軍祕密研究腦損傷真相

戰鬥機從航艦彈射而出750次後,飛行員的腦損傷會有多嚴重?美國海軍的腦損傷研究,或許將揭露了戰機飛行員各種彈射後遺症。現役與退役的十多名海軍戰機機組員反映,職業生涯結束後,他們因焦慮與憂鬱,深陷困惑與喜怒無常。 但海軍醫療發言人說,「目前沒有數據或研究證實腦震盪與航艦的起飛與降落,或例行作戰演訓之間存在任何關聯。」 你相信嗎?

國防部派遣法律司人權保障處處長于健昌少將,抵達中山分局勸說被毆保全,與自稱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人員的外籍男子和解。圖/國防部提供

在台美軍毆打保全 國防部派少將到警局護駕符合規定?

AIT有固定派駐台灣的美軍人員,也有以出差名義來台的,2種都屬於敏感的「美軍在台活動」。而如果美軍在台灣發生法律問題究竟該怎麼辦?與外交部有關嗎?法律程序、結果,又會不會影響台美的軍事合作? 今年11月10日在台北市花博公園酒醉涉嫌毆打保全人員的外籍男子,自稱是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人員,國防部派遣法律司人權保障處處長于健昌少將抵達中山分局勸說被毆保全和解,資深記者洪哲政分析,這種作法是否符合規定?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