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部分地區將在7月15日至17日實施漢光演習全員避難演練,與國軍漢光操演整合,將演練當共軍登陸且戰火波及城鎮市區時,避難所規畫、民生物資保障、災害搶救。 但為何台北市小巨蛋將演練民生物資配售?聯合報資深記者洪哲政詢問了北市社會局、兵役局,告訴你桌上兵推的內容。
航發中心與諾斯洛普合作在台生產F-5E戰機。第一架5101號機,1974年10月31日出廠,命名中正號。從1965年F-5A成軍,國軍接收、訓練、空戰模擬,其間又有「玉山計畫」與「虎安計畫」到最終退役,充分展現它對軍事及航空發展的貢獻與變遷。 每架飛機都有號碼,但5201至5221的號碼,成為空軍史上罕見的「一號兩機」號碼重複案例。
隨著美國削減美軍外援並要求非洲盟友軍事自立,北京正藉遠程投放解放軍到非洲,驗證其軍事影響力。中國大陸藉軍事演習強化非洲戰略,同時增建吉布地軍事基地及投資非洲港口。 正因為全球媒體與主要大國都不那麼重視非洲,共軍反而能夠在大家眼皮底下,更輕易地在非洲建立軍事影響力,而且是擴展其軍事和經濟綜合實力。聯合報編譯江昱蓁至少綜合4個不同來源的訊息,歸納出這篇有戰略高度的文章。
淡江大橋即將完工,其戰略價值直指淡水河口關鍵防線。大橋北接台北港,南接關渡大橋,形成雙重阻絕地帶,並將淡水河沿岸打造為兵力及火力轉用樞紐。國軍專家表示,雖無炸橋作戰計畫,但可運用火山機動布雷系統等手段拒止敵軍利用橋樑。
在中華民國服役長達一甲子的F-5系列戰機,將在7月全數退役。 F-5自由鬥士戰機自1962年在美誕生,憑其設計簡約且經濟的小型戰機特性,成為美國盟邦的重要低端支援戰鬥機。而美國的死對頭伊朗也是F-5重要用戶,1980年代兩伊戰爭,F-5廣泛投入戰場,但戰果外界所知有限。不過,近期伊朗改造的閃電戰鬥機,為其注入了新生命。
淡江大橋2026年通車後,由淡水河口開始的北部防務部署將面臨全新挑戰。共軍利用巡弋飛彈、無人機及大型直升機進襲台北市的威脅大增。國軍加強淡水河口、河道防禦縱深的作為有哪些?資深記者洪哲政請專家告訴你。...
1950、1960年代戰機設計走大尺寸路線,F-5卻充滿逆潮流的「反骨」,它是美軍最輕的超音速戰機;其設計師約翰諾斯洛普更醉心於機翼與機身合一的「飛行翼」設計。 F-5雖是美國生產最多的超音速戰機之一,但美軍作戰單位卻幾乎從未使用,以下就讓資深記者程嘉文來告訴你為什麼。
美國B-2轟炸機攻擊伊朗核設施,引發以色列與伊朗持久戰的可能性。專家指出,美、以要完全消滅伊朗核威脅,需地面部隊,地面戰的挑戰有多大?美、以會陷入另一個戰爭泥淖?
聚焦2025年蘭卡威國際海事航空展(LIMA),這場東南亞規模頂級的軍武及海事航展有美俄同台競秀實力;中韓則展示尖端軍事模型,這些都沒有主辦國馬來西亞空軍司令親駕Su-30MKM特技演出更吸睛。 特約撰述王紹翔用鏡頭與文字,帶你重回現場觀展。
你看過大批無人機群瞬間掉落?這可能是高能微波(HPM)或電磁脈衝(EMP)的效果。土洋兩家公司對反制無人機技術各有堅持。美方獨角獸(Anudril)稱已獲美軍認證並實戰應用,但創未來指控該便攜式設備的高能微波效果難以實現,恐過度行銷誤導。 隨著俄烏戰爭催化技術需求,台灣陸軍近期公開徵求反無人機解決方案,掀起國防預算及技術應用的關注熱潮。
為提升後備部隊戰力,陸軍編列新台幣4億2889萬餘元向軍備局205廠採購2060挺班用機槍,進度落後,6月底才能交出第一批460挺。後備部隊需槍孔急,國造武器計畫進度趕不上,美國2023年無償軍援千挺M240 B排用機槍,卻未應急使用,至今鎖在庫房。國防部表示,那是美方無償軍援我國的庫儲品項,國軍仍庫儲,無使用計畫。
孫經權說,「以色列攻擊電視台時,他才剛剛下班回到住所,飛彈就打過來了」。伊朗德黑蘭市區台貿中心辦公室距離電視台,步行大約20分鐘,孫經權決定先協助台灣人從土耳其撤離。他也曾考慮離開,可是公務車停在辦公室。 資深記者高凌雲獨家專訪貿協唯一一線人員孫經權,還得知台灣學者協助大陸學生撤離的另一故事。
台美最高層級的安全會議「蒙特利會談」(Monterey Talks)近期將在美國舉行,這項會談從早期雙方單純的安全政策對話,到近年轉型為軍購諮詢需求喊價的場域。我方今年計畫端上川普政府所要求,軍費規模傳將高達GDP 4.3%,並連帶提出鉅額的軍購清單,勢更將讓這屆會談成為質變的指標。...
12年前的國軍漢光兵推,那兩位陸軍上校模擬共軍攻台前曾輕易拿下澎湖當前進基地,再一舉跨海登陸林口。被威脅防衛軍、當年的副總長李喜明曾前往攻擊軍席位關切,何必這麼打? 他們可能沒想到12年後的今天,美軍中校柯格的學術文章及剛落幕的台海兵推,也都主張澎湖是共軍攻台行動中的陸航武裝直升機武直-10的中繼點,必須優先奪取,並當作前進基地。
國軍部署的防空飛彈以採購愛國者飛彈為主,歷年結餘款美國卻不放手,導致台灣只好加碼採購。締造前後20年,軍購單一案件期程最長紀錄,空軍可望獲得近700枚愛三防空飛彈。 立委們有些質疑,但資深記者洪哲政告訴你這個現象是如何形成的。
近期在台美軍涉及車禍案件引發高度關注,事件牽涉在台美軍人數及行政處理模式。雖事件凸顯美軍在台活動的敏感性,相關公關和機制運作仍存挑戰。台美協訓背景下,國防部的角色及責任如何劃分再成話題。
歐洲媒體報導,美方可透過鎖死鍵,遠端控制美製戰機操作,遙控切斷戰機功能。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遠端鎖死戰機的說法流傳已久,但永遠得不到證實。為何得不到證實?張延廷的答案頗有前瞻性。
美國國防部宣布裁員高達6萬名文職人員,影響最大應是太空軍。令太空軍挫折的是,他們才新成立五年多,正處在有節制的招募擴張期,填補人力缺口打造更龐大的文職團隊都來不及了,現在卻被要求停止。 負責太空軍武器獲得的普迪少將(Stephen Purdy)說,麻煩正醞釀中。
台灣M1A2T戰車案因與美方報價存在200億預算落差,導致國防採購項目縮水而引發爭議,國防部調整軍購程序,放鬆對美報價規定,引發內部流程精準性與跨國交易加速模式的討論。 立法院是否能有效把關、軍購建案是否遵守規定,及美國高層外交對台軍售策略,成為焦點。
印巴空戰後顯示,昂貴的法國飆風戰機灰頭土臉。但印度空軍的危機是機隊嚴重老化。國造光輝(Tejas)的性能與交機進度落後,若引進其他國先進機種,遠水救不了近火。印度想要未來幾年戰力不開天窗,恐怕還是得再買飆風。
規畫戰機起降的戰備跑道,帶有某種臨時機場的概念。戰備跑道最發達的瑞典,選址多半在機場附近,人力、物力可快速轉移;新加坡戰備跑道起降使用的林厝港公路,就在空軍基地圍牆外,基地內飛機可以自力滑行前往,等於是多了一條備用跑道,而非勞師動眾開設另一座新機場。 資深記者程嘉文告訴你,為何台灣發現設置戰備道功能效益不如預期美好,且難度與成本高,不划算。
國造潛艦海鯤軍艦因為動力系統整合不良,海上測試前景堪慮。參與潛艦國造知情人士說,歐洲廠商出售的整合儎台管理系統(IPMS)測試始終有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在動力系統無法與這套管理系統有效整合,管理系統訊號正常,潛艦才可能正常運作。尤其動力部分,如果不正常,潛艦就無法在海上航行,海鯤號要順利出海測試,就成了問題,海軍司令部應該讓賴清德總統與國防部長顧立雄知道真相。對此,海軍司令部也給出回應。...
原來,中山高設置戰備跑道路段的構想,可能受到韓國影響。韓國京釜高速公路改造的部分臨時跑道,讓軍方得以持續在高速公路實施戰備道操演。 資深記者程嘉文告訴你,台灣的戰備跑道在國防需求與交通安全之間的糾結有哪些。
5月7日印巴空戰,意外打出中國大陸軍工產業的智慧製造特色。巴基斯坦以陸製殲-10CE戰機和陸製PL-15E(霹靂15)空空飛彈打下印度包括飆風(陸譯陣風)戰機在內的多架戰機。 知己知彼,資深記者陳言喬由陸製PL-15E(霹靂15)空空飛彈切入,整理了現代戰爭進入「體系對抗」時代的特色。
近年越南強調「竹子外交」,以不結盟、不樹敵的方式爭取國際友人,特別是在國防上與美國愈走愈近。特約撰述王紹翔帶你回到越南慶祝越戰結束50周年勝利統一的閱兵儀式上,見證越南想將國家發展的美好未來深植人心。 特別的是,鳴放21響禮砲,使用當年繳獲自美國的M101榴彈砲,就更令人莞爾。
民進黨執政明顯鍾愛海軍陸戰隊擔任中樞衛戍近衛隊,負責台北防務,但首都衛戍部隊緊急指揮體系卻可能各自為政。 學者擔心,若台北市衛戍作戰真的發生,屆時憲兵司令部轉化的衛戍區指揮部,有無適當的指揮架構與指揮設施?能否找到數量足夠且資歷完整的作戰參謀?都有不少討論空間。
法國達梭的飆風(Rafale)戰鬥機鴨式技術布局,是當時最突破性的戰機設計思潮,但,再好的設計,印巴空戰實戰被擊落的挫折,任何製造商都很難吞下這口氣。 唯一讓達梭安慰的是,巴基斯坦空軍是運用多個平台聯手的「擊殺鏈」建功,並非飆風性能不如人。飆風有何能耐?這篇文章告訴你。
台灣馬上想買的,美國不賣,美方不賣E-2D預警機或MH-60R反潛機,卻強推純防禦的飛彈系統。這不但使得空軍接裝面臨挑戰,防空飛彈陣地部署方式與防禦決策也將重新思考,更出現可能用愛國者三型等高價防空飛彈來「反火箭」的狀況。 資深記者洪哲政訪問空軍飛彈預警中心前指管長周宇平,告訴你如何觀察這個問題的走向。
台灣對美軍購、軍售有許多談判技術,但美國主責對等關稅磋商的,是財政部、商務部與貿易代表署。我向美方提出台灣對美軍購,金額可納入平衡台美貿易,美方未鬆口。 資深記者洪哲政從學者口中,找到很不容易操作的台美貿易平衡槓桿,告訴你,為何軍購平衡台美貿易行不通。
台美軍購及商購案清單中包含的大量非硬體項目費用,無法計入台美貿易額,等於國防預算對於平衡台美貿易幫不上忙。可見的未來,台美軍事合作頻繁,軍購內容中包人員技術服務與勞務年年升高。 國防部卻說,貿易額列計並非國防部主管,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