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市場走向兩極分化:標榜「1元機票」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大行其道的同時,頭等艙的設備也愈來愈豪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提哈德航空,甚至在A380巨無霸客機上設計了包含臥室、浴室、起居室的「空中官邸」套房。更有錢的大亨,可以買一架私人商務客機,完全不必遷就航空公司時刻表。 然而,隨著2003年11月,協和號(Concorde)超音速客機告別天空,在巴黎的晨曦中起飛,3小時後抵達紐約,重看太陽由大西洋上升起,「未出發先抵達」的特權,從此成為絕唱。如今再闊氣的土豪,也沒機會體驗時光倒流,甚至可預見的未來,都很難重返人間。...
想像一下,天空中大批會飛的殺人機器人,在沒有真人的指示下,自行獵殺目標。這是科幻小說情節?不,這在美國、中國大陸及其他幾個大國已接近現實了,AI控制的殺人無人機可能很快問世。部分國家憂心,不久後人在戰場上的生死,將交由致命性自主武器來決定,想透過國際法加以規範,美國卻反對。為什麼?
美國空軍第一架B-21匿蹤轟炸機「突襲者」(Raider)2023年11月10日首次試飛,美軍發言人10日證實,B-21匿蹤轟炸機當地早上7時左右起飛,並於早上8時半左右安全著陸。 外觀上看,B-21與B-2都採取獨特的飛翼造型,將機翼與機身整合為一。相隔30多年,美軍轟炸機仍選用類似的設計,它有什麼優缺點?
每年國軍漢光演習,都可以看到C-130運輸機演練空投物資。但將貨物投落地面,要如何將物資準確投到地面友軍手中,不至於反替敵軍「送禮」?如何避免裝備在落地時摔壞?動作看似簡單,其實箇中學問超大。另外,美軍1960年代開發出一種新式空投方式,可將包括輕戰車等重型物資,精確投在小範圍目標區內,由於效率很高,包括我國在內的盟邦紛紛學習引進。然而如今美軍卻明令,不准再使用這種空投,究竟是為什麼?
陸軍航特部採購「精準空投傘具系統」去年決標,依約11月必須進行測試。這套系統引進後,國軍未來的物資空投作業,不再只能碰運氣,而可在水平距離30公里以外,將物資投放到特定小範圍。不過由於軍方訂定的空投精確度標準相當嚴格,屆時能否通過,還有變數;未來系統到底要如何運用,也仍存有一定的爭議。
美國海軍勃克級雖是世界上第二種神盾艦,卻是第一種真正為搭載神盾系統而設計的軍艦。當美國批准出口神盾系統後,其他盟國往往選擇以勃克級藍圖,打造自己的神盾艦。勃克級服役30多年來,參加過哪些海外軍事行動?實戰中的表現如何?近年亟欲在西太平洋成為區域霸權的中共解放軍,也推出多款配備相位陣列雷達的「中華神盾」驅逐艦,噸位已是巡洋艦等級的055型艦,比起最新的勃克Flight III,孰優孰劣?
10月7日美國海軍勃克級驅逐艦魯卡斯號(USS Jack H. Lucas DDG-125)成軍。距離首艘勃克級驅逐艦勃克號(USS Arleigh Burke DDG-51)成軍,已是32年前往事,但生產作業仍方興未艾,已服役與訂購的勃克級,總數高達92艘,最後可能達117艘,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產量最高的軍艦。生產作業綿延近半世紀,創下世界紀錄。 二次大戰後,美軍留下上千艘作戰艦艇,其中較新,性能較佳者,戰後歷經改良繼續服役,1950年代、1960年代,美軍新造軍艦數量不多。1970年代老船除役,美國困於越戰泥淖,無力打造足夠數量新艦。直到雷根政府上任,喊出600艘艦隊計畫,維持海上獨強地位,不讓蘇聯海軍趕上。
陸軍以銳指專案為名,執行國軍地面部隊C4ISR系統先導生產階段,希望將三軍部隊感測器、指揮管制中心與武器載台連成一線,共享戰場情資,全案在六軍團第三作戰區進行實驗編裝。 陸軍最近舉行湖口基地營區開放,銳指專案的陸軍CM11戰車曝光,透過藍牙系統,位於六軍團龍山營區地下指揮中心戰術螢幕上,可顯示每輛執行作戰任務的戰車油料、彈藥存量,監聽每輛戰車通話狀況,下達指揮令,戰車本身可透過系統檢閱所處戰場敵我狀況。
老舊柴油引擎轟轟作響,戰車在蒼翠的德國鄉村行駛,烏克蘭軍指揮官廣播下令部隊開火。戰車砲手任務目標是1372公尺外的綠色移動標靶。德國陸軍中校莫爾貝克負責督導戰車訓練,對於烏軍首度駕駛這種戰車命中的標靶數量時,他說,17個標靶命中15個,算是不錯。現在我們要加快瞄準射擊的速度。 這次演習是協同攻擊,是烏軍為期6周訓練課程的重頭戲。這是訓練烏軍使用德國援助的豹1A5戰車(Leopard 1A5)的演習課程。德國豹1A5戰車是骨董級,這批戰車來頭不小,由知名車廠保時捷參與設計,在德國援助烏克蘭的豹式戰車在開赴烏克蘭前線之前,一直閒置在歐洲各國倉庫...
中國大陸「電磁砲」近日傳有突破進展,且可望超越美軍同類武器。港媒披露,解放軍海軍測試電磁砲,能在0.05秒內將124公斤砲彈加速到時速700公里,這是相關實驗最重砲彈。 各國紛紛展開電磁軌道砲研製的主要原因,不外是電磁軌道砲的砲彈飛行速度極快。目前在這個領域的軍備競賽中,美國已經公開宣布相關項目,但中國大陸的電磁軌道砲從已公布的內容來看,似乎更早一步,甚至已經開始裝艦測試...
旭海軍艦的前身是美國海軍彭沙科拉號,1971年在美軍服役,2000年來台展開第二春,不能算新船,但直到國造玉山軍艦今年成軍前,她都是海軍最年輕的兩棲艦隻,充分顯示國軍登陸艦隊船齡嚴重老化的問題。 旭海艦與玉山艦,兩者均採船身後段為塢艙,可藉著吸排水,讓登陸艇進出船塢的設計。進一步相較,彼此有什麼異同?各有哪些長處與缺點,反映出哪些不同的設計哲學?
站在左營軍港碼頭放眼望去,很難不被舷號LSD-193的「旭海」號登陸艦所吸引。滿載排水量13700噸的她,至今仍是中華民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棲艦艇,即使角色類似的國造玉山艦(LPD-1401)成軍服役,但在噸位與載運能力上,仍然不是「老大姊」對手。 旭海艦於2000年返國服役,歷經多次兩棲登陸演習,也是外島運補主力。南沙太平島興建碼頭,她更是重要的無名英雄。然而和多數非主戰艦艇一樣,旭海艦向來不是軍方秀出來展示的重點,在成軍典禮後,就不曾有外界媒體登艦報導。聯合報此次與海軍艦指部合作,深入這艘巨艦的心臟地帶,並展現她為執行兩棲任務,自行下沉與浮揚的絕活。
2004年7月21日,香港星島日報披露,中共4艘新式軍艦在浙江寧波北侖港秘密成軍,包括052B型驅逐艦168與169號、以及有「中華神盾」之稱的052C型驅逐艦170號。報導指出,這批軍艦由建造到成軍,僅用了3年多時間。 事後觀之,這則消息錯誤不少。052B的168號廣州艦,確實在同年7月15日成軍,但169號武漢艦,要到同年12月才成軍;052C型的170號蘭州艦,更晚至2005年10月18日。成軍典禮的地點,都是南海艦隊的海南島三亞,而非東海艦隊的寧波。 蘭州艦的入役,是中共海軍里程碑,象徵歷經20年的摸索期,造艦工藝終於達成突破。進入2010年代後,052C後續的052D,乃至更大的055,大量中華神盾在短時間內下水服役,給周邊國家帶來極大震撼,究竟中共為這些型號升級了哪些性能?
1980年代,美軍提康德洛加級巡洋艦服役,搭配相位陣列雷達的神盾戰系,防空戰力達到新高度。當時中共還在生產1950年代蘇聯設計的051型/旅大級,戰鬥系統與武器甚至不如經過武進改良的國軍陽字號驅逐艦。 1990年代至2000年代,20年內共軍下水11艘驅逐艦,分為5種不同款式。靠著引進國外軟硬體與自身研發,加上經濟崛起使軍費大幅提升,共軍累次改款嘗試新技術後,推出大量生產的052D驅逐艦,隨後放大為055型艦。如今就具備相位陣列雷達的神盾艦而言,中共海軍實力已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相去不遠。 從落後急起直追的20年,共軍的發展途徑是怎樣的?
全球海軍近百年來的發展,各種軍艦發展有很大差別。擁有大砲與堅厚裝甲的戰鬥艦,當初是海上主宰,如今已成絕種恐龍;比戰艦小一級的巡洋艦,岌岌可危,美國海軍僅存的提康德洛加級神盾巡洋艦,未來幾年都將退役;前蘇聯時代的飛彈巡洋艦,如今僅少數殘存,俄國海軍沒有再造同等級大船的計畫。 巡洋艦快變成明日黃花,驅逐艦卻水漲船高。19世紀、20世紀之交誕生的驅逐艦,當時排水量不足千噸,然而百年後,美軍朱瓦特級(Zumwalt class)已近1萬6000噸,稱巡洋艦都綽綽有餘。不過,朱瓦特級過度追求先進科技,價格與技術問題叢生,原訂32艘最後只造出3艘,至今無法完成戰備。 而噸位緊追其後的中共055型,3年完成8艘服役,加上先前的052C與052D,共軍「中華神盾艦」已有39艘,未來至少還要造14艘。對習近平而言,這批驅逐艦無疑是充實海洋實力的最大資本。 回顧中共海軍的歷代驅逐艦,也正可看出,中國大陸海權崛起的過程。
大陸研究機構日前聲稱,已發現一項新的技術路線,可透過「空泡」更容易探測到潛艦行動,香港《南華早報》甚至形容這項研究將「威脅美國的海洋霸權」。但這種在研究室進行的實驗,能否應用於戰場,引起頗多質疑。
陸軍明年規畫自美接裝38輛M1A2T戰車返台,國軍也設計規畫在北部重要節點新式戰車部署地,興建具備抗炸性能的戰車掩體,來保護這項重要的戰術資產。但相關工程設計規畫案標出後,疑因抗炸工程技術不易,實際工程進度落後,發包不易,恐趕不上明年接裝返台時程,陸軍甚至須改變過往軍事工程不使用外籍移工的慣例,開放廠商使用移工。而同樣屬於抗炸工程,空軍計畫在台中清泉崗興建36座抗炸機堡,工程進度也嚴重落後。
8月16日凌晨,屏東滿州鄉中科院九鵬基地,一道火柱升空,尾部火箭加力器燒盡脫落,改由不會噴出火光的噴射發動機接手,飛彈消失在黑色夜空中。聯合報資深攝影記者劉學聖把握加力器火焰將盡的一瞬間,按下快門,國軍最神秘的雄昇(雄二E)巡弋飛彈,外型首度曝光。 巡弋飛彈試射消息成為熱門話題。然而飛彈發射後,明明就是對著目標而去,哪有什麼巡弋可言,為何發明它的歐美國家,要以此名之?
共軍開發的智能頭盔在官媒平台亮相,這款頭盔號稱可以搭配穿戴式手套,達到使用AR技術跟無人機、無人車等載具聯合運用的效果,...
中國大陸長春航空展出現的解放軍空軍各式飛機,不稀奇;沒出現的,才神祕。聯合報資深記者陳言喬為軍武迷爬梳資料,深入研究未能在長春航展現身,但又充滿神祕感的長程戰略轟炸機轟-20。據大陸軍事專家陳光文指出,轟-20的機動能力更強,戰場生存力更高,突防能力遠超美國B-2A很多。是真的如此?還是...
近期俄烏戰事陷入膠著,為降低烏軍彈藥消耗,並加強其轟炸覆蓋面積,七月初美國總統拜登批准提供「集束彈」給烏克蘭。然而集束彈存在著致命的風險,留下的啞彈就像地雷一般,對平民造成持續數十年的生命威脅。
加拿大空軍下一代反潛巡邏機計畫,引發加國是否應該國機國造的爭論。不少加國媒體再度提起1950年代舊事,當時空軍推出CF-105箭式(Arrow)戰鬥機,性能超越美蘇等國產品,計畫卻突然廢棄,政府下令銷毀原型機與研發檔案。加拿大失去成為航空業大國的機會,此後再也沒有設計過一架戰鬥機。 加國軍方70年前對CF-105要求的性能規格,有些連現在的第五代戰機都未必達到。性能如此優異的飛機,最後為何未能付諸生產?加國政府取消計畫時,為何甚至把所有研發成果一併銷毀?
加拿大即將採購下一代反潛巡邏機,汰換現役CP-140曙光女神(Aurora)。對於這筆訂單,加國航太大廠龐巴迪(Bombadier)興趣滿滿,全國經濟產值最高的安大略省與魁北克省,省長都主張國機國造,以龐巴迪Global 6500商務客機為基礎發展新機。加國政府卻與地方大相逕庭,國防部與公共服務採購部都表態,美國波音公司P-8海神(Poseidon),才是最合適機種。 其實,波音與龐巴迪的恩怨,這已非第一次。幾年前波音對龐巴迪提告,結果使對方投奔空中巴士,導致自身嚴重損失。這次加拿大反潛機採購案,如果不爆冷門,最後由P-8勝出,對波音無異是一場甜蜜復仇。...
國造潛艦原型艦即將展現在國人面前,先前台船曾經開原型艦模型,模型當中潛艦尾舵是X字形式,與傳統潛艦尾舵十字形式不同,但是具體的潛艦構型究竟是否為X字形式,始終無法確知。台船公司最近發布新聞稿,確認原型艦就是X字形式的尾舵,因為這種設計可以增加潛艦的操縱與運動性能,像英國最新型的弩級潛艦,日本大鯨級潛艦,也都是採用X字形式尾舵。...
隨著造船工藝進步,工序變得多樣化,未必依循傳統的安龍、下水、服役等三大節點。就如國造潛艦的原型艦實質工序,已經採用新模式,將下水與命名分開。從9月命名典禮到預計明年2月船體真正入水,時間達5個月。本系列上篇講述了現代船艦下水典禮與傳統儀式的區別,下篇將帶讀者繼續解析船艦的命名儀式上,所謂的「擲瓶」到底有何意義與禁忌?國內通常都如何進行,又與美軍有何不同之處? 另外,依據台船,海軍,以及主導造艦的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說法,預期9月底的命名下水典禮,實際工程進度,是完成全艦7個船段焊接,包括船身6段壓力殼與上方帆罩。潛艦外型在艦身中後段與帆罩,已與成船相去不遠,最大差異是在艦艏...
國造防禦型潛艦(IDS)計畫今年9月迎來一波高潮,原型艦將在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舉行命名下水典禮。雖然官方尚未宣布,但預期蔡英文總統主持擲瓶命名。此時距離總統大選不遠,有強調蔡政府8年來重視國防的效果。由於典禮當天潛艦還不能真正下海,引起外界不少雜音,質疑怎能把象徵性的觸水當成下水,批評IDS會宛如昔日雪山隧道,為政治目的通了又通,典禮一辦再辦。 現代船艦下水典禮,是否無須當場把船泡進海裡?看看其他國家例子,以美國海軍為例,解釋箇中皮裡陽秋。...
美國政府7日證實,將提供烏克蘭集束炸彈,拜登總統說,因為烏克蘭的彈藥將要用罄,只好作出艱難決定。然而此舉激起許多西方國家反對,例如英國、加拿大、紐西蘭、西班牙、德國和義大利等。前總統川普批評,這等於把美國拉進第三次世界大戰。台灣的經國號戰機使用的萬劍巡弋飛彈,同樣屬於集束彈。國防部表示,我國並非禁用集束彈公約的成員,國軍使用集束彈,不違反武裝衝突法。 製造武器的目的,無非為了殺傷人命,既然都是殺人,為何集束彈特別引發人權團體反感?國軍除了萬劍彈之外,還使用哪些集束彈?
烏克蘭能收復許多俄羅斯佔領的領土,關鍵之一在於西方國家提供「海馬士多管火箭」,以強大的火力發揮效果。去年烏軍用來轟炸安東諾夫斯基大橋,使跨越第聶伯河作戰的俄羅斯士兵正日益陷入困境,烏軍因此扭轉戰局。
在航太產業領域,每家製造商都難免有發展失敗的作品,導致大賠其錢;此時若能有穩定獲利的其他計畫扮演台柱,才足以支持公司度過難關。反之,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公司金流窘迫,研發投資能力就要打折扣,淪入日益窘迫的惡性循環。 毫無疑問,如今空中巴士在民航市場上甚至超越波音,A320的成功是絕對關鍵。即使A340、A380都鎩羽虧本,靠著A320的大賣,仍然足以扛住運作開銷,而且持續推出A350等成功的新機種。
重大國際航空展向來是廠商業績角力的殘酷舞台,6月舉行的2023年巴黎航展也不例外:空中巴士在會展期間宣布,締結821架飛機訂單,大幅領先對手波音的356架。在市場占比最大的150至200人客機市場,空中巴士A320拿下740架,完全碾壓只有298架的波音737。其中印度的靛藍航空(IndiGo)一次訂了500架,創下航空史上空前紀錄。 在2023年5月,A320已累積1萬6874架訂單,如今數字突破1萬7000架,而且還在繼續成長。A320不僅已創下民航史上產量第一,甚至一兩年內就將超越前蘇聯的米格15戰機,成為噴射機產量冠軍。就外型而言,A320幾乎毫無特色,如此一架貌不驚人的飛機,為何能創造歷史上空前、未來二、三十年也無人可超越的暢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