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甘迺迪英年早逝,甘迺迪生前開了中華民國一個大玩笑,甘迺迪就任總統後,指派的美國駐華大使柯克(Alan G. Kirk),卻是一位不折不扣反對中華民國,支持承認中共的美國大使。根據中央情報局解密檔案,柯克早在1950年1月3日派駐莫斯科大使時,曾向美國政府建議儘早承認中共,這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柯克反對美國援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援助台灣既浪費,也不會成功。柯克到台灣上任後,台灣當局上下沒有一個不討厭他,在台幾個月因為推動工作無果,無奈回美國治病後死去。
美國白宮的談話錄音系統在水門案調查過程當中,始為外界知曉,尼克森總統時期的白宮錄音帶近年來已可公開內容,根據白宮總統談話錄音帶,尼克森總統早在1973年提出兩岸可嘗試組成聯邦,解決台灣問題,否則兩岸難免一戰,尼克森擔憂台灣不會束手就縛,迫使中共動武。季辛吉向尼克森獻策,美國可透過與北京建交,交換北京保證不會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季辛吉的想法,到了卡特總統時期,成為美中交涉關係正常化的主軸。
1945年10月25日,日本最後一任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大將,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隨後繼續留在台灣,協助業務移交。1946年4月13日,美軍偵辦駐台日軍虐殺被俘的盟國飛官,將安藤逮捕,移送美軍管理的上海提籃橋監獄。但未等到開庭,安藤19日就在獄中服毒自盡。1949年,共產黨人蘇新發表《憤怒的台灣》一書,指安藤之死並非自殺,而是長官公署秘書長葛敬恩私吞日方繳出的金幣,因此將其滅口。
美國的政治風向,從1970年代尼克森總統向北京私下允諾不支持台獨,1990年代柯林頓總統公開宣布不支持台獨,到了川普、拜登兩位不同政黨總統執政下,美國大力支持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民進黨當局,這個政治風向的轉變,無非是跟著美國利益轉換。
今年是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簽署美中上海公報50周年,當年尼克森與白宮國安顧問季辛吉為了爭取訪問北京,不惜向北京提供蘇聯絕密軍事情報,這些情報機密等級很高,甚至許多美國官員都無從知曉,季辛吉毫不保留,當面向中共簡報這些極機密的情報內容。美國不僅無條件提供絕密情報給中共,也出賣台灣安全利益,取消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定期巡弋台海任務,禁止台灣軍機飛入中國大陸。...
前總統府參軍長孫立人的國民黨黨證,最近在古物拍賣市場出現,這張黨證的登錄資料時間,停留在民國44年5月27日,從此再也沒有更新,留下了孫立人幽居歲月的空白。黨證登錄的最後日期,正是郭廷亮案爆發後,孫立人遭到蔣中正總統解除參軍長職務的前一天,隨後孫立人自由遭到限制,直到1988年蔣經國總統死後,孫立人才恢復自由之身。...
國民政府自1949年12月遷台後,台北政壇曾經充滿詭譎政治氛圍,儘管陳誠生前貴為副總統,又是國民黨副總裁,地位僅在蔣中正一人之下,陳誠1965年3月病逝後,陳誠的妻子譚祥擔心陳誠生前所遺留文件,可能給陳家後人帶來政治紛擾,動手撕去了部分遺留文件,親自寫了字條,告訴陳家後人是她撕去這些文件。
少帥張學良在西安事變後遭政府軟禁,張學良在台灣數十年的幽居歲月,與張群、張大千、王新衡四人結為好友,張群是蔣中正總統信任的近臣,王新衡原本負責監視張學良,四人卻成了莫逆之交,組成「轉轉會」,輪流作東聚會。中國嘉德最近拍賣一批張學良寫給女兒張閭瑛的信件,張學良在這些信件談及張大千有如老小孩,喜歡看國劇名伶郭小莊唱戲,坐輪椅也要看。張大千與張學良的交情好到從巴西寄盆栽到台灣給張學良,盆栽大到要8個人抬上卡車,讓張學良嚇了一跳。...
少帥張學良從中國大陸遷徙台灣的數十年生活,學習英文與信仰基督教,成了張學良幽居歲月裡的功課。曾任駐美大使的董顯光,是張學良的英文老師,指導張學良英文寫作,已過中年的張學良藉著為宋美齡慶賀生日,嘗試寫了生平第一封英文信給宋美齡表達祝賀之意,宋美齡也回信張學良,鼓勵他繼續修習英文,多寫英文信。...
大陸知名經濟學者林毅夫來自台灣宜蘭,1979年5月,他自金門馬山逃往大陸,林毅夫母親1996年病逝,根據李登輝總統幕僚的說法,當時李登輝已經給了林毅夫入台證,林毅夫顧忌來台後可能引發法律與政治問題,忍痛放棄來台奔喪,親自撰寫祭母文,表達哀思。李登輝不只暗助林毅夫,對早年其他各種原因前往大陸的知名台籍人士,李登輝都協助他們返台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