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最後宜靜不是嫁給了大雄,一生相信的執著一秒就崩落」,這是五月天的「錯錯錯」的歌詞。然而對於中國大陸數千萬的五月天粉絲而言,如果五月天的演唱會真的假唱,那麼多年為他們所有的瘋狂、愛恨與放肆,恐怕也將一秒就崩落。 五月天恐正面臨可能是他們成軍20餘年來最大的一場風暴,他們在大陸猶如神一般的存在,不無可能在這一次的風暴中,就此灰飛煙滅。近日,五月天在大陸的巡迴演唱圓滿落幕,共39場的演出,每一場都座無虛席,五月天的魅力似乎不受歲月影響,今年的中國大陸巡迴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大陸多地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大增,兒童門診更是天天爆滿。北京一位母親就在網路上透露,自己女兒發燒40度已經兩天,她在兒科醫院抽號碼牌竟然抽到1600號。還有網友稱,日前在北京大興醫院兒科掛急診,至少要等28個小時,因而高喊「這還叫什麼急診啊!」
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科技封鎖,除了衝擊華為新款智慧型手機推出,還會有什麼影響?11月28日這天,「全勤獎金沒了」登上大陸網路熱搜,原因是很多人這天一早要上班時打不到車了,為什麼會打不到車?因為在中國大陸擁有超過4.5億用戶的網約車業者「滴滴出行」的App崩了!
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生產歸公的共產主義夢想也隨之消失?至少很長一段時間,還有被稱為「天下第一村」的江蘇無錫的華西村做為樣板。不過,華西村創造的「集體主義經濟」神話,在老書記吳仁寶離世後也隨之破滅。近日受到大陸網友關注的「共產村」,則是浙江杭州的古蕩鎮村。
世界級大城市普遍擁有兩座或以上的機場,倫敦甚至擁有六座機場。而在中國大陸,上海(虹橋、浦東)、北京(首都、大興)、成都(雙流、天府)等大城市也都擁有兩座機場。或許因為如此,大陸有愈來愈多城市都在積極爭取晉升為「雙機場」城市。
大陸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廚師王剛,經常在網上發布短影音分享他的廚藝。11月底,他在網上示範如何做出一道好吃的蛋炒飯,結果次日就被迫在網上公開道歉。王剛向所有網友保證:作為廚師,以後再也不做蛋炒飯、也不拍蛋炒飯了。
羽絨衣年年漲,已不是新鮮事,但在大陸近期卻出現「國產羽絨衣賣到人民幣7000元(約3萬台幣)」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不僅不少大陸網友對此爭論不休,還有一群「整頓羽絨衣市場」大學生重新穿起價格低、用料更足的羽絨服「替代品」軍大衣,同時他們也讓花棉襖重回流行。究竟是羽絨衣不斷漲價買不起,還是用軍大衣取而代之CP值更高?
對中國大陸來說,年年此時都在開會和準備開會,這些會議大多以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題。但近日風向有變,中緬開打第一槍之說甚囂塵上,本周狀況卻急轉直下。而中美在拜習會後和緩了近半個月的氣氛,突然掉頭又敲鬥爭鐘聲。 在中方積極打擊緬甸電詐集團之際,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10月27日發起攻勢,鏟除控制果敢的四大家族及電信詐騙集團,卻其背後的軍政府打了起來。同盟軍聲稱在樹林中撿到先進武器,但被懷疑是中方送進,隨後解放軍南部戰區即時在中緬邊境演習,一時間情勢緊張,然而本周卻似乎有跡象顯示,北京要叫停中緬邊境戰。 另一方面,拜習會後中美間的戀愛只談了十餘天,11月25日,中共解放軍稱美國海軍艦艇非法闖入中國西沙領海,11月27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責美方多次以莫須有的安全理由破壞中國企業和其他國家開展合作。 中緬間要戰不戰,中美之間軍事溝通翻了船、經濟也很快翻船。然而中國大陸與緬甸、美國之間的情勢變化,竟可看出中共高層「救經濟」的思路是否轉彎?且看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如何解讀。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大陸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日前表示,目前中國大陸愛滋病經輸血和血製品傳播已經實現了基本阻斷,母嬰傳播和注射吸毒傳播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抗病毒治療覆蓋比例達到90%以上,治療成功比例也達到95%以上。王賀勝稱,愛滋病疫情在中國大陸整體處於低流行水平。
最近,中國大陸上映了一部電影《我本是高山》,它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演的是一位前兩、三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又被中宣部戴上「時代楷模」桂冠,有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全脫貧攻堅楷模」等一堆稱號,還獲得了一枚中共最高級別榮譽「七一勳章」的女老師張桂梅,這是一位在中國大陸如雷貫耳、家喻戶曉,被全民景仰的「人民教師」。 這麼一部以如此崇高的教育者為主題的電影,卻在未上映前就已惡評如潮。各大平台上的負評主要是:「人們都希望看到一個盼望已久的具備共產黨人靈魂的人物,但如果淡化信仰、解構信仰,那就抽掉了這個人物的靈魂...」。《我本是高山》票房究竟為了什麼而低開低走呢,這當中還反映了什麼趨勢?
2011年被稱為是「陸生元年」,政府在立法院修訂「陸生三法」後,開放陸生來台就讀。陸生來台與台生赴陸,一度被視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關鍵機制,根據陸委會官網統計,大陸來台的學位生與研修生目前加總累計已超越22萬人次。
中國大陸近年來掀起開咖啡館的熱潮,僅上海就有超過8000家的咖啡館,成為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但數據顯示,大陸年輕人現在開始愛上喝茶了,而且不是奶茶或者包裝茶,而是相當「老派」的傳統茶。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高樓魔咒」,這個概念是由德意志銀行證券分析師勞倫斯(Andrew Lawrence)於1999年首度提出,因此也被稱為「勞倫斯魔咒」。勞倫斯觀察到,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通常會發生在全球最高摩天大樓建造前後。因超大型工程項目啟動,多暗示政府寬鬆政策與對經濟過度樂觀的氛圍。
消費不足是當前中國大陸經濟主要問題,但在萬物難賣的當下,有一種商品今年卻賣得特別好,那就是「彩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大陸彩券累計總額已經破人民幣4,0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五成。其中,即刮即開的「刮刮樂」成長尤為迅猛,與運動彩券一樣受到時下大陸年輕人的青睞。
近年無人機民用領域應用普及,尤其「無人機編隊表演」似乎大有取代傳統煙火表演之勢,成為各活動吸睛首選。以中國大陸為例,即使疫情期間,2021年無人機編隊表演達高達7228場,堪稱無人機表演第一大國;但與此同時,隨大陸多地近年都對展示形象的「燈光秀」進行限制,及政府財政吃緊,這是否衝擊行業發展,以及絢爛演出是否淪為面子工程,均廣受討論。
日前教育部公告,學生禁帶「蘿蔔刀」到校,引起輿論關注,這個席捲中國大陸、台灣,甚至南韓等多地中小學的新興玩具,成為讓人聞之色變的「危險玩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蘿蔔刀,近期還有如「鼻吸能量棒」、「萌寵擠痘痘」,甚至一種可彈射BB彈的「劈啪筒(或稱噼啪筒)」等有安全隱患的玩具,也一一在大陸網路平台上曝光,讓人擔憂,危險玩具是否已經失控。
中國大陸今年初開始的「拚經濟」,正演變為救經濟。為此當局開始實施「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這一政策說通俗了就是開閘放水,一方面用來救市,一方面用來救勢、救經濟大勢,主要方向是基礎建設大投資。於之有了諸多大項目奇想,代表性的是拚蓋最長高鐵、最大運河;但除此之外,最被熱議的是許多城市不顧財政虧損,依然爭相蓋地鐵,另一個熱門話題則是熱建毛澤東塑像。 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多個城市掀起毛澤東塑像的風潮,背後究竟象徵什麼意義?中國大陸的經濟真的能因此救活?
中國大陸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不少行業陷入「休整期」。與此同時,一個名為「助貸員」的新職業則是悄然崛起,他們遊走在各大CBD(中央商務區),或是透過電話、簡訊聯繫客戶,號稱透過專業「包裝」,即便信用有問題也能協助取得貸款,但得收取一定比例的仲介費。
中美元首的「舊金山會晤」全球聚焦的焦點,可能不是費羅麗莊園的「拜習會」外交磋商,而是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商界的晚宴,全美從金融到科技的頂尖企業領袖都叢集於此,中國的熱潮似乎瞬間又在全球捲土重來。但關於中國與世界的重新連結,還有另一個故事比這個還令人激盪人心,因為在大陸曾經火熱的「中國霸總」小說,如今化身為比「 習總」還狂野、霸氣的超短劇,此刻正在席捲全球。
國際社會普遍關注,卻被北京當局視為「內政」的,除了台海議題、香港問題、新疆問題,另一個就是西藏問題。其中關於西藏,由於中國大陸迄今仍嚴格管控境外人士前往,因此更蒙上一層神秘面紗。現任中共全國政協常委吳英傑2019年擔任中共西藏區委書記時,在被問到何以限制外國人到西藏旅遊時,給出的解釋是:很多外國遊客因不適應西藏的高海拔地區而出事,因此必須要申請特別允許。
讓心愛的寵物永遠陪伴在身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青島農業大學近日宣布,成功「克隆」(Cloning,無性繁殖,台灣譯為「複製」)黑豬與橘貓。特別的是,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全流程採用國產設備、試劑和耗材等,成功複製出豬和貓,象徵中國大陸在動物「克隆」領域已實現全產業鏈本土化。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大陸遊戲直播平台「鬥魚」創辦人兼CEO陳少傑,11月6日傳出已經失聯近3周。如今又過了半個多月,陳少傑究竟人在何方依舊沒有任何消息。一家上市公司負責人竟然就這樣突然人間蒸發,有媒體稱,可能與鬥魚多位主播涉嫌利用直播平台開設賭局有關。
當多數國家都還在探討無人駕駛汽車的可行性時,中國大陸一款大型無人運輸機—「TP500」已宣布進入量產,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更將投入物流行業之列。
中緬邊境地區近月風起雲湧,緬北當地被稱全球詐騙集團大本營,據估有十萬人從事詐騙行為,形成一個獨特的「自治區」,自成一格局且近年不斷坐大,成中緬邊境的燙手山芋。大陸公安近來與緬甸政府嚴打,遣送4千多名詐團份子回中國受審,包括一小部分台灣人。
自2009年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策畫首次「雙11」以來,隨電商產業快速發展,各類購物狂歡節幾乎席捲全球,「雙11」更成為一年一度的消費盛事,也是天貓、京東兩大巨頭上演「貓狗大戰」,比拚「戰報」的秀場。不過,隨著消費趨勢轉型,和官方引導下,「雙11」近年已冷清,不只「戰報」消失,民眾消費意願也不高,如何往更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轉型,成為業界待解的難題。
幾件大事都被安排到了11月15日,這天過去,籌謀數月的大事包括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拜習會」等都算塵埃落定,但就在拜習會前,拜登14日一句「中國真的遇上問題」,一語點破近來中共不同圈子都有「出事了」的流言。 中國知識界認定,中國的主要危機在經濟,甚至正朝整體爆雷發展。這一點可由中國經濟的領先城市—上海、中國房地產的標竿城市—深圳、中國金融最脆弱的部位—高風險銀行,這三個面向來一窺端倪。
以巴衝突10月爆發以來,成為國際上最受矚目的事件之一,大陸11月成為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希望「發揮作用」的企圖亦相當明顯,北京官方顯然不願意放過這個可能斡旋和平進而提升國際形象的機會。 大陸的官方態度力促「停火止戰」,乍看並沒有明顯偏向,但大陸民眾普遍同情遭以色列無情轟炸的巴勒斯坦。以色列駐大陸的使領館近日一則要舉行「打擊網路反猶主義」的研討會引起巨大關注,大陸民間在衝突爆發後是否具有強烈的「反猶」風潮,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中國大陸今年雙十一購物節結束了。但今年雙十一最火熱的話題不是誰賣了多少,而是「雙十一是不是賣不動了?」陸媒調查,有63%網友甚至認為「雙十一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雙十一的冷清,是否直接反映了中國消費不振?這確實是許多人心中的巨大問號,但它的答案並非如此。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就高度重視國家安全,並在2015年將每年4月15日訂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去年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不僅首次將國家安全單列為一個篇幅進行闡述,整份報告出現「安全」和「國家安全」兩個詞彙的次數,也比歷屆中共黨代會的報告明顯增多。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啟程訪美,堪稱是近期國際上最重要的一場外交活動,同時也很可能是習近平歷次訪美當中,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