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

近日川普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政策大轉彎,中國要不要順著台階下,與美國達成協議?目前有兩個判斷。路透

美中台博弈/美中關稅協商僵局 台灣成懦夫遊戲籌碼

川普關稅政策4月2日宣布後,翻來覆去,並沒有經過事先周密籌畫。近日川普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政策更是大轉彎,現在的關鍵是,中國要不要順著台階下,與美國達成協議? 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為讀者耙梳北京做出判斷的兩個考量,以及美中之間為達成協議的讓步,為何可能將台灣捲入其中?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市恐慌,但是為何最後急轉直下,暫停90天,外界眾說紛紜。路透

美中台博弈/關稅背後陰謀論 川普要的是海湖莊園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市恐慌,但是為何最後急轉直下,暫停90天,外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川普政府中市場派抬頭、財長貝森特的意見最後被採納,有人誇讚這是川普高明的談判技巧,但是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在恐慌中,美國公債市場受到衝擊,恐怕將導致金融危機,所以趕快煞車,不過這將催生川普政府現在最想推動的「海湖莊園協議」。

SpaceX目前是全球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的領導者,「獵鷹9號」(Falcon 9)火箭自2015年成功回收以來,已完成將近400次重複飛行。路透

中國發展可回收火箭航太進步飛速 能追得上SpaceX?

全球航太競爭進入新階段,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於美東時間3月31日從佛羅里達州基地39A發射台升空,展開首次飛越南北極的載人任務;為了在航太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國大陸也正加快發展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試圖挑戰SpaceX的領先地位。

中共連日軍演、川普政府準備祭出對等關稅,我們的執政黨還在搞「大罷免」。圖為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則在台東實施「重要目標防護反滲透、反特攻」操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中台博弈/美中和戰打何算盤? 解放軍對台軍演藏玄機

解放軍在台海軍演「海峽雷霆」,名稱就是要告訴台灣,中共正釋放「雷霆之怒」,但重要的是,如何從中美關係下來理解這場軍演?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為讀者解析為何此時是軍演舉行的最佳時機,以及若把這場軍演放在美中對抗消長的戰略下,該如何解讀?台灣有事,美國會不會來救?

中美對抗現在是國際政治中的主要矛盾,就像是冷戰中的美蘇關係一樣,如能達成解決多項雙邊問題的「大交易」,國際逆勢迎刃而解。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把握川普亂局 北京趁機翻轉外交情勢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北京嚴陣以待,可是私下期待,國際局勢被川普搞亂了後,可以趁機扭轉對自己不利的國際局勢。 過去拜登4年,北京面對的是,美國越來越強硬,而且帶領著歐洲與亞洲的盟國,從經濟、安全的全面對抗;川普上任後,則是三個不同的變化局面。北京對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以及對亞洲國家的關係,各自釋放了怎樣的訊息?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美中台博弈/川普亞洲政策要打什麼牌?台日澳嚴陣以待

美國總統川普現在的外交政策,多側重烏克蘭與俄羅斯,間及中東與以色列,亞洲政策還無暇顧及,但是從目前政策的蛛絲馬跡,已經讓亞洲國家嚇得冷汗直流,不知道川普政府會有什麼怪招,有三件事特別值得注意。 無論日本、澳洲或台灣,都要重新評估這場巨變,找到自身安全的正確出路。

商業衛星在俄烏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旦暫停提供,對戰事有巨大影響。圖為民間太空科技公司麥克薩(Maxar)2024年拍到俄羅斯占領下克里米亞貝爾貝克空軍基地,衛星影像顯示被毀的MiG31戰機。路透 / Maxar Technologies

太空「點穴戰」烏克蘭衛星情報被斷 台能不受制於人?

近期國內外有兩件引發關注的事件,背後都凸顯出太空衛星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一件是美國總統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談判不歡而散後,美國一度暫停提供烏克蘭軍事情報,包括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民間太空科技公司麥克薩(Maxar Technologies)都證實停止烏克蘭衛星影像訪問權限;美方手上擁有大量監視、偵察用衛星,是烏克蘭在戰場上的「雙眼」,沒有情報後烏軍如同打盲戰,難以鎖定俄國目標,影響巨大。

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打掉舊制度,卻未提出新架構,使得國際權力結構空前混亂。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疑美論再起 賴政府無法靠喊台美友好回避

影響台灣的國際與國內政治,是三重架構,第一重是國際權力結構:獨霸、兩極,還是多極;第二重是美中台三角,兩岸互動,或是美台關係;第三重是國內政治,兩黨競爭。 這三重架構相互影響,往往國際對台灣的影響較大。川普第二任才50天,國際權力結構空前混亂,各國都出現了對美國的強烈反應。 看看別人,想想台灣;官方至今仍然維持著台美友好的基調,但是民間的「疑美論」已達到空前。

2022年底,NASA執行阿提米絲1號任務,將獵戶座太空船送上月球軌道。圖為獵戶座以太陽能相機捕捉月球和地球同時入鏡的獨特合影。路透/alamy

川普暗示放棄登月?美國盟友擔心中國將掌控太空話語權

2035年太空經濟規模將到達1.8兆美元,年均成長率遠高於全球GDP成長速度;各國每年發射上百顆國防衛星,用於偵察、通訊,又以中國和美國最多,地緣衝突從地表延伸到宇宙。聯合報數位版每周推出「解密太空」系列,帶讀者理解新太空時代全貌,以及台灣在全球太空布局中,將扮演什麼角色。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不僅在地表掀起狂瀾,也衝擊太空。川普和領導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馬斯克上任至今多次以行動、發言質疑登月必要性,近期引發與美國合作密切的歐洲、日本等盟友擔憂,怕計畫生變,更擔心競爭對手中國捷足先登。為何遠在地球平均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會造成各國焦慮?背後牽涉大國之間爭奪商業資源、太空秩序主導權的博弈。

普亭有更大的野心要把北約逼出東歐,就像是二戰後的史達林一樣,與美國達成新雅爾達協議。而這不僅是美俄而已,還要加上中國大陸,全球新秩序由三個強人幕後交易所決定。歐新社

美中台博弈/俄烏戰談和危機延燒 雅爾達2.0就要來了?

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城市「雅爾達」,最近成了國際政治討論的熱門字眼;1945年二戰結束之際,美國、蘇聯和英國領導人在此會晤,避免了大規模熱戰。 此刻,國際權力架構又回到雅爾達時代,全球勢力範圍的分割,恐將由美俄中三國領導人川普、普亭、習近平幕後交易決定,若真如此,台灣的戰略價值將被改寫,「雅爾達2.0」是否很快來臨,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大揮關稅大刀,貿易戰對象掃向所有國家。路透

美中台博弈/各國如何對應川普?歐洲墨國演示相反路線

「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只能逆來順受(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and the weak suffer what they must.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描述圍攻米洛斯前的一場談判時,這句話就是要求米洛斯人臣服的最後通牒。 此刻的世界,面對超級強權美國,以及頤指氣使的新皇帝川普,每個國家都成了弱國,如何對應,就成了每個領導人的必修課。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分析東亞、歐洲各國的因應之道,而普亭如何在美中之間兩面討好、墨西哥的女總統薛恩鮑姆又如何讓川普暫緩加稅成命?

川普過去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初期,曾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當時「川習會」在佛州海湖莊園登場。 法新社

美中台博弈/美中「大交易」走向未明 2問題成角力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迅速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電話,著手俄烏停火談判,並且宣布清空加薩200萬巴勒斯坦人,企圖一勞永逸的解決中東問題,現在剩下來的,只有如何處理中國大陸的威脅,以及印太地區的緊張了。 雖然川普已經兩度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華府,本周三(2月19日)又說了一次,但至今外界仍然還參不透的謎團就是,川普的中國政策,究竟是對抗的,還是和解的?

賴清德總統2月14日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如何因應川普對晶片移至美國生產要求問題,做出回應。記者余承翰/攝影

美中台博弈/攸關國安問題 賴政府不能坐視台積美國化

美國總統川普2月13日簽署命令檢視貿易夥伴對美國的「不對等」措施,再度提到要對晶片課關稅,並再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我們希望他們回到美國」。同時市場盛傳,美國政府正主導將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晶片事業分拆為英特爾和台積電共同擁有的實體,並由台積電協助強化英特爾先進製程,甚至傳出台積電將派工程師支援英特爾。但這樣做是將台積電核心技術「美國化」。 誰也沒有想到,川普上台後,美國要吞噬台積電,半導體是台灣的國家生存問題,此時已到最後防線。總統賴清德2月14日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對外回應,話說得四平八穩,但問題要怎麼做?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將在本文提出深入觀點。

斯里蘭卡總統迪桑納亞克(左)今年1月訪問中國,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舉行會談。斯里蘭卡在會後的聯合聲明首次表示「堅定支持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新華社

18個月內爭取70國支持統一台灣 大陸用什麼當交換條件

英國經濟學人指出,過去18個月來,中國大陸在外交上爭取國際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的「一切努力」,目前已有70國表態支持,不再強調和平統一。報導稱中國用一些好處交換國際支持,中國用什麼交換?為什麼要這麼做?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川普已告知幕僚希望上任百日內訪問中國大陸,盼加深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路透

川普化的美國與全球權力新局 專訪吳玉山談台灣處境

不同於美國傳統外交的結盟策略,以及前總統拜登強調多元民主之意識形態,新任美國總統川普一再向全世界宣告國家利益至上、將不計代價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終極目標。這場在後全球化時代中崛起的民粹主義新政潮,不僅挑戰舊有全球合作秩序、震盪自由主義核心理念,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更將新冷戰推向零和博弈境地,位處風口浪尖的台灣該如何避免淪為犧牲品?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分析川普2.0對全球權力格局的影響。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雖然中美間,在川普第二任剛開始的時候,充滿了樂觀氣氛,但是前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麥艾文,總結了5點北京從川普第一任得到的教訓。路透資料照片

美中台博弈/川普2.0美中互試探 第四公報有可能達成?

川普的第二任美國總統,雖然很多人說,會比第一任更強硬,但無論是公開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他的就職典禮,或在1月20日就職演說中,幾乎沒有批評中國,都是充滿善意的。 北京理想中最佳狀況是「一攬子交易」,包括TikTok所有權、科技管制與關稅,甚至包括台灣與南海議題等,能與美國達成一個Grand Bargain大大交易,其中台灣是最優先議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曾說的「第四公報」,真有可能達成?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中新社

美中台博弈/迎接川普2.0 是否「親中遠美」日本陷抉擇

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如果下一屆川普政府偏離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的政策,他擔心「將導致一些國家說,也許我們需要對中國搞避險策略」,會把一些印太國家推入中國的懷抱。事實上他指的就是,美國在印太最密切的盟邦日本。 從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內閣的一連串行動、以及日本輿論的反映來看,排徊在中國與美國之間,日本還在抉擇中。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日前在佛州海湖莊園舉行記者會,表示不排除使用武力控制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應對川普比抗敵還麻煩 賴政府如何出招?

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自認拜登政府最大的成就,就是拉回歐洲盟國,阻止了中歐經濟的進一步合作。可是川普又回來了,再度揚起關稅的大棒,逼得歐盟必須重新考慮與北京重建經貿關係,在戰略安全方面,川普不僅要求北約盟國的國防經費要提高到GDP的5%,還要停止支援烏克蘭,事實承認俄羅斯侵略所占據的領土,令盟國個個自危。 面對這樣的川普,比對付敵人還麻煩,大家都束手無策,台灣要怎麼辦?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左)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出席就職典禮。圖為兩人2017年在德國漢堡參加G20峰會。路透

美中台博弈/川普習近平欲建立私人管道 誰是關鍵人物

川普選上之後,大家非常注意他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的互動,雖然習近平按照慣例發了賀電,但是兩人一直沒有通電話,或至少沒有見諸媒體。這和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爭相表示與川普通了電話,迥然不同。 目前中美之間既存的20幾個接觸管道,在川普上任前,都已經完全停擺,等候新政府的指示,但是北京在意的不是這些管道,而是習近平與川普之間的私人管道。

圖為2019年,川普與習近平在G20會議期間會面。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統一台灣時間表 美中已存漸行漸遠的歧異?

中國大陸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近期在美國《外交事務》期刊發表文章,一席「北京不會在這期間制定統一台灣的時間表」的言論,2天後馬上被國台辦打臉。即使閻學通的確講出了中南海的部分意向,為何仍被視為「失言」?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將從三個層次分析閻學通的發言,同時點出美中對「台灣問題」的認識為何漸行漸遠…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還沒有就任總統,但國會不敢違逆其旨意,最高法院聽其使喚,根本沒有三權分立制衡。法新社

美中台博弈/川普再登基威嚇加倍 連媒體、國會也噤聲

美國現在的權力中心,在佛州的海湖莊園,而不是華府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的白宮,川普雖還沒有就任總統,但國會不敢違逆其旨意,最高法院聽其使喚,根本沒有三權分立制衡,海湖莊園外,科技大老與外國領袖們,更是排隊候召聽宣。 川普自嘲:「為什麼我上一任時人人都要和我作對;現在人人都要做我的朋友?」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為讀者盤點原因、深入解析…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宣布上任後將對中、加、墨三國加徵關稅,揭開了「交易外交」的序幕。路透

美中台博弈/川普世界弱肉強食 現實主義當道我如何自處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近日在社群平台X上宣布上任後將對中、加、墨三國加徵關稅的貼文,揭開了「交易外交」的序幕,對台灣來說,這是當頭棒喝,川普連親密盟邦加拿大都能夠這樣做,對台灣的高階晶片,以及巨額逆差,當然也可以舉起關稅巨棒威嚇。

美國政界與學界要阻擋中國進口貨,有一整套複雜的想法,始作俑者是居住在北京長達二十幾年的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路透

美中台博弈/川普關稅論背後 搖滾樂經紀人非典經濟觀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競選期間,動不動就說要加關稅救美國經濟,外界常把這種說法單純解讀為川普想「懲罰」外國人,關稅就是他們進入美國市場必須繳的罰款。但在美國政界與學界的後面,要阻擋中國進口貨,卻有著一整套複雜的想法,始作俑者是居住在北京長達二十幾年的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 佩蒂斯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也是智庫美國指南針(American Compass)顧問委員會成員,影響力跨黨派,而他的主業其實是音樂經紀人。究竟佩蒂斯如何解讀過去數十年的全球貿易失衡,又如何影響川普20.的政策?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為您解析。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圖/路透

美中台博弈/川普又當家 美中角力走向大協議或大淪落?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全球震動,但在所有變化中,最不可測的,就是中美競爭會如何演變?拜登執政時,雖然競爭,但也強調合作,設置護欄,生怕競爭會脫序出軌,但川普上台,卻有可能惡化成新冷戰。川普政府的台海政策會往哪個方向去?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為讀者深入解讀。

傳出川普(圖)可望提名沃茲和盧比歐這兩位友台反中大將出任國安要職,似乎可以確定川普在第二任期將對中國擺出強硬姿態,並加強對台軍售。路透

國安外交人事都是對中鷹派 川普2.0會如何打台灣牌?

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已邀請共和黨籍佛州聯邦眾議員沃茲(Mike Waltz)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紐約時報也報導說,川普預料將提名佛州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這兩人都為友台的對中國鷹派,在川普第二任期出任國安要職,對美中台關係將有何影響?

川普第一任總統卸任後,仍與普亭保持良好關係,私下頻繁通話,如今回任勢必重修舊好。圖為2019年6月28日俄國總統普亭(左)和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在日本G20場邊會面。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川普想盡快調停俄烏戰 啟動聯俄制中新戰略

美國共和黨總統當選人川普曾多次說過,上台後,要在24小時內,施壓基輔與莫斯科,安排停火,結束烏克蘭戰爭,背後的想法是戰略新三角關係:改善美俄關係,聯手對付北京。 選前幾天,川普在10月31日接受前福斯新聞主持人塔克.卡爾森的採訪時批評現任總統拜登失策,竟然讓俄羅斯、中國、伊朗、朝鮮聯合在一起,川普接著說:「你永遠不希望發生的一件事就是中俄聯合起來… 我要拆散他們(中國和俄羅斯),我認為我有能力拆散他們。」

莫斯科街頭攤位擺設的俄羅斯娃娃有普亭、川普、習近平的造型。歐新社

賴清德能複製「川蔡通話」賀當選? 川普美台盤算是關鍵

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2天內已有70多國領袖致賀。最引人注意的還是中俄的習近平跟普亭,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電」給川普,雙方大概沒通上話。俄羅斯總統普亭和川普則是隔海喊話相互吹捧,川普暗示會跟普亭通電。台灣在意的是:總統賴清德能否重演「蔡英文驚奇」,和川普通上電話?以川普善變的性格來看,任何可能性都不應排除。但從川普將本求利的商人性格來看,前景恐不容樂觀……

川普順利重返白宮,少了初次執政的磨合期,他已列出諸多待辦事項,驅逐非法移民與打擊通膨,將是他上任100天的優先要務。美聯社

華府直擊/川普2.0無蜜月期 上任百日內「2件事」優先

川普重返白宮的第二任,已列出諸多待辦事項,從他過往的發言紀錄來看,驅逐非法移民與打擊通膨,將是他上任100天的優先要務;此外,展望川普接下來4年執政,最高法院的解釋可能讓川普成為超級總統,聯邦機構生態可能被改變,並將追求效率放在合法合規之前。在大選期間強力支持川普的馬斯克選後會扮演什麼角色?台灣將要付出更多「保護費」嗎?聯合報駐華盛頓特派員張文馨帶來第一手分析。

賀錦麗(左)在此次美國大選中直接鎖定搖擺州,她的戰略鎖定在川普(右)是美國民主的威脅。美聯社

華府直擊/賀錦麗守藍牆後繼乏力 恐川牌因何失效?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鎖定主攻的藍牆搖搖晃晃,開票過程中,賓州、密西根州和威斯康辛州均落後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被視為重中之重的賓州在美東時間6日凌晨2時左右,各家媒體紛紛預估由川普拿下,凸顯賀陣營主打的恐川牌,不敵選民給拜登與賀錦麗政府治下經濟打出的負面分數。

今年美國大選投票前驚奇不斷,到底是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右),還是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左)能在最後出線入主白宮,全世界都在關注。路透

華府直擊/臨陣換將、槍手暗殺 美選最終結局誰來當家?

這場峰迴路轉且充滿爭議的美國總統選舉將很快迎來結局,這是一場考驗美國民主品質的選舉,也必然影響世界其他人的選舉。自民主黨陣前換將以來,幾乎每月都有驚奇,甚至到選前最後一天還有影響選舉的法院判決,恐怕堪稱史上最有戲劇張力的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