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投入早療,對特殊幼兒大有幫助,但融合教育挑戰大。為了讓學前特教生有足夠發展成長空間,像日本、德國有特教專門幼兒園,南韓則著重落實個別化教育計畫,讓家長參與制定,都值得我國借鏡。...
早療黃金時間是6歲前,但目前學前融合教育特教資源不到位,幼教師直指,這等於是放生特教生,也有疑似學習障礙、發展遲緩幼兒,家長拒絕帶去鑑定,近期還有腦麻、無法行走的孩子,竟是以一般生身分進幼兒園,醫療、社福、教育體系,一再漏接。
與108課綱同步上路的學習歷程檔案爭議不斷,近來還出現要價數千元的範本攻略和實作班,多元入學又被質疑是「多錢入學」。學檔商業化的背後,為何考招制度讓家長和學生出現此「市場需求」,更值得省思。
「幼教法」、「教保人員條例」修法後,虐待、體罰、不當管教,園所負責人要連坐並公佈姓名。據統計,台北市已有4起附幼違反新法,校長連帶罰6000元,被罰校長難過的說,猶如被汙名化,打擊很大;有校長直言「吃了啞巴虧」,校長協會主張附幼和私幼脫勾,可行嗎?
受人口老化、少子化、青壯人口外流衝擊,偏鄉國小招不到學生關門、裁併校情形越來越嚴重,嘉義縣有10所國小轉型實驗教育學校,「與太陽同步轉身」、「美林背包客」等特色課程讓人眼睛一亮,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首露面,就是去參訪實驗小學,打著「實驗學校」招牌,真能逆轉招生危機?
教育部「公幼零拒絕」政策明年將邁向30年,然而公幼缺特教師資,也缺設備,加上補助項目各縣市不一,只能靠熱情教師協助尋覓資源,不僅公幼有苦難言,第一線教師陷入壓力鍋,重度特教生的家長想讓孩子上學,也常碰軟釘子。
重度特教生羽葳不能說話也看不到,卻很享受上課時光,小小生命6歲離開人世。媽媽說,這幾年陪伴女兒就學過程很難忘,收到學校送來羽葳畢業證書,他們感動不已。小全媽媽說,重度特教生上學得先跨「兩座山」,公幼零拒絕很看緣分。
公立幼兒園零拒絕政策即將邁入30年,不少特教老師得幫家長尋求資源,甚至陳情爭取補助。遇到熱心老師,孩子到學校是就學而非「就坐」,家長感激、感動外,為何卻要對外散播學校爛?反向宣傳的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公幼零拒絕政策自民國84年起正式宣誓,明年即將邁向30年,不過至今,公共化幼兒園的特教資源仍然缺人缺設備,普遍靠熱情的教師為孩子、家長尋覓資源,學前特教生的教育平權之路,仍得披荊斬棘。
幼兒園出現虐兒案件,等於直接面臨倒閉危機。不當管教案件大多跟老師壓力大、情緒失控有關,想要永續經營幼兒園,對經營者來說,重視情緒勞動、心理健康更重要,國內已有幼兒園開始提供老師教學時喘息空間,照顧好老師心情其實並不難。...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傳,讓不少家長憂心。專家指出,虐兒案件的幼兒園有三大共同性,家長可多加觀察,再加上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減少孩子的受虐風險。
在西方人眼中,舉辦全體學生參加的運動會,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日本的又更特別,沒有個人名次。但是據說,日本運動會起源正是來自西方人,150年前由英國籍軍官發起,保留至今。
日前發生高中生因情感糾紛持彈簧刀傷人事件,家長認為應加強情感教育。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學生的情感互動愈來愈複雜,通訊軟體和社群媒體普及後,雖然讓溝通更即時、便利,卻也增加了青少年情緒管理問題,以及教師教學及輔導上的難度和挑戰。
在台灣,只有特教生有機會在校內獲得職能治療,不僅社會對他們有負面刻板印象,新北割喉案後,外界也發現三級輔導機制存在困境。但人口僅2萬多的日本岐阜縣飛驒市對職能治療接受度高,有學校還首創「職能治療室」。 在這裡,所有師生、家長都可使用職能治療室,商討孩子發展的對策。日本如何做到?
幼教老師不只平日工作忙碌,每年還得完成至少18小時的進修課程,老師們都是用假日研習,若未上完甚至還可能被罰最高6000元。幼兒園補休規定不一,有的給予補休、有的核可時數上限,有的則雖有補休福利,但也因人力不足,看得到、吃不到。資深幼教師建議,入職前,可先詢問。
教師回流訓練是很重要的事,但現行的教師在職進修制度,卻成了政府部門的「成效集點」,有校長說,教師在職進修無強制性,認真的老師自發性參與,不想動的老師連「集點」都談不上,強調時數忽視實質成長的在職進修,恐從雙贏變雙輸。
回應108課綱的變革,教師檢定考試自2021年改為新制,新增20分的素養導向綜合題,新制教檢通過率首年達67%,近2年降至五成多;現今不但出現代理教師荒,也出現正式老師荒,教師檢定是要找出「會教書」的老師,還是「會讀書」的師培生? 「師資培育法」自1994年三讀通過,就此開啟師資多元培育管道,一般大學可申請教育學程、辦理師資培育中心,師培精神改為「儲備制」,然而師培法上路30年過去,卻也衍生師培人力過剩,流浪教師問題,近年又因少子化日益嚴重,產業磁吸效應,師培成了「師賠」,年輕一輩擔任教師意願低,教師品質愈來愈差,成了師資培育的新難題。
去年底引發社會關注新北校園割喉案今天一審宣判,死者父親痛哭「殺人者判刑竟比貪汙還輕」,是誰害家屬承受這撕心裂肺的痛,不只是未成年的加害人,也是制度殺人,管教權弱化造成校園安全大隱憂。校園安全管理不能只有理想更要務實,如何補破網,家長、學校、社會都有責任,沒有人是局外人。
腸病毒幾乎一年四季都可能爆發,沒有後援的父母,請到無假可請只得犧牲一方離職照顧停課幼兒,這如同「生育懲罰」,有媽媽因此發文勸世不要輕易生小孩,這也是台灣生育率低迷原因;專家指出有薪照顧假、育嬰假做為解方,可行嗎?
停課大魔王「腸病毒」等病毒升溫,各地幼兒園紛傳停課,面對學校可能三不五時就停課,許多家長感嘆已請到沒假,一位幼兒園長感慨說,面對流行性疾病,幼兒園態度要非常堅定,卻被家長投訴。秋冬逼近,病毒恐更猛,幼兒園成壓力鍋,有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