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元氣醫聲EP22|主動脈瓣膜狹窄一定要開刀嗎?心臟權威醫師教你護心祕訣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表示,聽心音真的能找出心病。記者曾吉松/攝影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表示,聽心音真的能找出心病。記者曾吉松/攝影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心臟噗通噗通跳很正常,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心雜音」呢?

年輕女性朋友常見的二尖瓣脫垂,以及對於65歲以上長輩致命,且死亡率高於新冠病毒、癌症的瓣膜性心臟病—「主動脈瓣膜狹窄」,都會有很明顯的心雜音,所以都可以透過「聽心音」來揪出疾病。

日前,一名90歲爺爺因為走路喘,沒變法接送曾孫上下課,被醫師「聽」出問題來,接受免開胸、開心的微創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置換新的瓣膜,人生沒有黑白,繼續過著彩色的生活。本集邀請到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與我們分享如何「聽心音找心病,遠離瓣膜性心臟病」!

📣本集重點

  • 04:10:以為只是體力變差,聽心音就能找出心臟瓣膜疾病。
  • 09:06:長者的沈默殺手,主動脈瓣膜狹窄不處理,兩年內死亡率高達50%!
  • 13:44:90歲阿公又喘又累確診主動脈瓣膜狹窄,術後還能接送曾孫上下課。
  • 16:12:開心手術好怕怕?經導管主瓣膜置換術幾乎沒傷口,恢復期更短。
  • 21:54:心臟就是身體的引擎,四大護心祕訣大公開。

📣更多收聽平台

推薦閱讀

主動脈瓣膜狹窄一定要開刀嗎?權威醫助90歲爺爺免開胸、開心治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資深媒體人、台灣嘻達人協會秘書長駱紳。圖/朱韻璇提供

元氣醫聲EP102|不只與老共舞,也能與病共生,嘻達人駱紳第二人生更寬廣

台灣社會愈來愈長壽,以前常祝賀「長命百歲」,但現在更常說的是「健康長壽」,然而當超高齡社會來臨,伴隨而來的是慢性病人口也同時增加,根據衛福部推估,有五成的高齡者自述自己同時有三種以上慢性病,也就是我們不只要與老共舞,更有可能要與疾病共生,儘管如此,還是看到很多長輩面對疾病挑戰,甚至在生病後開創更寬廣的第二人生。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談照顧老、照顧小的三明治媽媽照顧困境、壓力。記者許正宏/攝影

元氣醫聲EP101|三明治媽媽顧老、顧小 全職照顧竟落得「如此下場」?

不少三明治媽媽要照顧老、照顧小,不過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曾提醒,不管照顧生活多辛苦,千萬不要輕易離職、辭職,一定要保有收入來源,不然情況會非常悲慘,到底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來聽聽陳景寧秘書長怎麼說......?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提醒,尚無科學實證支持益生菌能有效除菌,而在篩治期間應避免抽煙,因菸草會增加胃酸,降低抗生素濃度與治療效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元氣醫聲EP100|幽門桿菌恐致全家罹胃癌!免費篩檢、除菌新制保「胃」健康

台灣幽門桿菌平均盛行率約二成,醫師指出,一旦感染,百分之百引發慢性胃炎,造成潰瘍、病變的機率大增六倍,據統計,八成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桿菌,且一人感染,全家中標率也增加二倍。

營養師劉怡里分享,外食也能兼顧營養與荷包。她建議以自助餐為主要選項,因菜色多樣且能自由搭配。記者葉信菉/攝影

元氣醫聲EP99|吃得健康不用花大錢?營養師劉怡里教你吃出強免疫、助好眠

電費漲、股市震、物價飛天…但「吃得健康」不該變成奢侈夢! 營養師劉怡里一次破解你的煩惱,幫助小資族吃得健康又營養: ✅ 冷凍地瓜、茶葉蛋、豆腐也能補足六大營養類別 ✅ 當季芭樂、蘋果比進口水果更有營養還更省 ✅ 晚餐吃雞肉+番茄汁,幫你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 ✅ 外食族也能挑得巧:自助餐、滷味、加蛋加菜小撇步全公開 Podcast還能聽到銀髮族、牙口不好的飲食選擇,還有冷凍蔬菜的真相…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