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美感教育/教授嘆美感教育架空藝術 10年砸62億學得到台灣特色?

許多中小學老師參加美感教育計畫培訓,設計出的教案貼近台灣土地。圖為認識台灣蜂蝶的多樣性教案。記者何定照/攝影
許多中小學老師參加美感教育計畫培訓,設計出的教案貼近台灣土地。圖為認識台灣蜂蝶的多樣性教案。記者何定照/攝影

教育部2014年啟動美感教育計畫,兩期5年62億元,108課綱也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納入核心素養,當背誦型知識透過網路已可快速取得之際,許多人期待美感教育能帶給孩子迎戰未來的能力。

但有學者指出,美感教育缺乏台灣社會歷史脈絡,變成推廣浮萍式美感,第一線老師也抱怨,藝術課時間遭雙語教育排擠。不過,也有老師在實作中,發現數學考10分的學生原來是小天才。台灣美感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今天起推出的美感之爭系列,帶大家一探究竟。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系列文章

美感教育推動遇到教學現場層層阻力,只有少數學校能落實。圖為民族實驗國中,學生正在上「手抄紙美術課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扼殺校園美感教育的凶手們 教部看見了嗎?

教育部2014年啟動美感教育計畫,希望將美感融入各領域,從最佳的實務案例看來,確實很有說服力也動人。只可惜,美好案例多發生在實驗學校等體系,多數一般學校現場往往根本沒發揮空間,不少專業教師甚至不得其門而入。究竟誰是殺掉老師美感教育的凶手?

藝術老師認為,用另外一種學習法,可以幫助老師看見孩子在教室外的更多可能。圖為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學生造舟。圖/詹羽菩提供

美感教育/學生因美感愛上學習 老師發現數學考10分的其實是天才

教育部美感教育計畫進入第十年,雖然有批評聲,但也有驚喜成果。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老師詹羽菩說,最高興的就是看到學生因美感融入各科課程,提高學習欲望,還在實作中意外發現,數學考10分的學生原來是小天才;「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曾成德指出,他們計畫的第一原則就是讓學生背景造成的不平等消失。 詹羽菩說,過去講「藝術」,其他學科會覺得只是藝術人的事;美感可以跳脫既有框架,融入各領域,這也符合108課綱的期待。

美感教育課程往往結合各學科創新,但許多老師覺得難以負荷。圖為屏東市復興國小做跨域美感教育,結合食農教育,認識水牛生命故事。圖/復興國小提供

美感教育/師資不足又遭雙語教育排擠 第一線老師曝:走不出困境

台灣早年中小學美勞、美術課純教創作,在九年一貫教育實施後變為「藝術與人文」課,綜合視覺、表演等藝術學習,又在美感教育計畫啟動後變「藝術課程」。有教師表示,變革立意縱好,但各校藝術教師不足、無力應付各項要求,教學現場也常以智育學科為重,藝術課程被各種不同的學科搶走,現在還遭雙語教育排擠,美感教育難行,擔任美感計畫領頭羊的一位老師,則指最大困境是這個。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