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108課綱實施6年,文理補習班卻多了上千家,其中國小文理補習班就占了6成以上,坊間甚至出現「私小專班」。有家長透露,私中會分菁英班與一般班,如果想進入菁英班,基礎從小就要打好,小一開始補英語,小三補數學,到了國中補全科。補教業觀察,不少家長原以為讀私校能省下課後安親與補習費用,但讀私校反而補更兇。
康橋國際學校小學部每年學費高達35萬元;有私小錄取率更僅13%。但家長趨之若鶩,焦急打聽私小準備要訣,提前卡位就為進私中鋪路。而熱門私小辦說明會與闖關體驗,是對家長和學生的雙重面試。
少子化海嘯持續襲來,連公立中小學都備感壓力,紛紛在新生報到前積極電訪、甚至家訪爭搶「自由學區」生源,就怕學生報到人數若不足,恐會減班導致教師超額。教師多不願「被超額」,調降生師比能解?
明星私校招生大熱門,背後卻隱藏教師過勞、工時過長和薪資待遇不公的勞動處境。新竹一對私校教師夫妻檔,致力地理教育推廣,經營10萬人追蹤的人氣教學粉專,卻因長期承受過重工作壓力,接連辭去教職,控訴私校淪血汗工廠。他們的故事,只是私校體制的縮影,而且很少私校教師可以勇敢說「不」。
114學年度中小學教師甄試起跑,但每年流失的正式教師也很驚人,公費生阿凱(化名)教書第二年就想離職,他賠了20萬元違約金後逃離教職,重考上大學牙醫系,如今薪水翻倍。為何穩定的教職鐵飯碗不再受年輕教師青睞?從教師轉職當牙醫的阿凱,親揭職場「年資決定論」,逼得年輕教師不如求去。
有轉學生到台南市賢北國小,原本數學成績個位數,現在進步到近50分,學校是施了什麼魔法?學校老師透露,他們利用縱貫診斷測驗後,把學生分快、慢2組,進行精準教學,這方法不但不影響進度,進度反而超前,且結合數位工具差異化教學3年,數學平均高於全國平均5、6分。
明星學校擠破頭,各校排序五花八門,有的還另訂管制作業要點,但標準寬鬆不一,各唱各的調。有校長坦言,參酌縣市政府大原則後,鄰近學校「參考來參考去」,就怕惹出爭議。在超級競爭學區,砸錢買房也不一定能入學,想幫孩子卡位,得先搞懂排序學問。
想在竹北升學,家長得在孩子一出生,就搶先設籍;彰化市彰興國中不遑多讓,去年有168人因額滿被拒於門外,有位學生在祖厝出生,因叔叔繼承祖厝,瞬間變成「寄放」,喪失優先入學資格。3月起國中小陸續開放新生登記入學,明星學校祭出總量管制,為何仍擋不住入學之亂?
「我不希望孩子的學習,只剩下成績跟考試。」不少家長拚命讓孩子擠進私中窄門,但畫作「飛向太空」的國三生李九樂,其父親李韋勲過去雖也是「私中產物」,卻不希望兒子再陷苦海,選擇放手和尊重,成了李九樂一圓太空夢的最大推手。 專家學者則擔憂台灣教育的「內卷化」現象,一窩蜂念私中可能會扼殺孩子天賦。
國三生李九樂的畫作,在35國、逾27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高掛在太空站的穹頂艙上。他自幼遊走在私立實驗小學和公立學校,最後雖為了升學從華德福教育回到公校,但體制外教育給了李九樂很多養分。 全台首名學生作品飛向太空的李九樂接受聯合報數位版專訪,侃侃而談自己如何一路自在選擇體制內、外教育。
藝人黃子佼因持有未成年性影像被起訴,兒少性剝削議題引發關注。據統計,兒少性剝削案件數3年內激增近2倍,但黑數可能更多,不只有女生,男生被害比例也在增加。專家指出,社群媒體、手遊演算法精準投餵,如同在「餵毒」,孩子是否遭詐騙裸聊?可從這些項異常行為留意觀察。
網站平台「制服地圖」(Uniform Map)被發現存有大量被盗取的學生校服照片,且架設網站者以此撰寫國立大學碩士論文,是否違反學術倫理?引發熱議,兩名指導教授說話了。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教育部曾於2018年與該網站合辦制服大賞評選活動,教育部也對此表示回應。
如何挽救「網路成癮」的下一代?澳洲政府率先立法,禁止16歲以下兒少使用社群媒體,支持者認為這是保護兒少心理健康的必要之惡,反對者擔憂數位自由受限。台灣是否應該跟進?親職教育專家指出,澳洲立法代表國家對此議題的重視,值得台灣借鏡省思,但也有學者持保留態度。
校園霸凌、升學壓力,私校成了家長首選,近2年,明星私立國中報考人數屢創新高。專家學者提醒,私校高壓課程、同儕競爭激烈,應先瞭解公校與私校差異,不要一窩蜂把孩子往私中送,且要注意「大魚小池效應」,事先做好3項評估,以免孩子學習自信被擊潰。
少子化,明星私立國中招生卻逆勢成長,今年「私校七雄」甚至出現比頂尖大學還難考的超低錄取率。升學輔導專家觀察,有些家長看好明星私中考取頂尖大學比例直逼建中、北一女,孩子小二就開始送私中班。但進入明星私中就代表取得頂尖大學門票嗎?
教官退場,8年間少了約五分之四,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改由師培教師上課,但卻少有學校開出國防教師正式缺,甚至在招聘國防代理教師時,考量的是能否兼行政。有過來人感嘆,為了在考教甄時多一個選擇,花了兩學期十多萬元去上國防學分班,沒想到卻是坎坷求職路的開始。
教官退出校園,由校安人員遞補,但近年校安頻頻亮紅燈;有校安人員透露,他們工作包山包海,要處理性平、霸凌、校園暴力,還要輪流夜間執勤,薪水補助卻雙標,也不是正式編制,比工友還不如,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走了。教官退場校園安全替代方案,有比較好嗎?
近年來,全國中小學掀起教師荒,正式教師、代理教師都缺,偏鄉學校甚至整個學期都在找老師。教師養成路不易,竟有七成取得教師證者卻不願入行,甚至有公費生寧可賠錢也要轉職,是師資培育機制和教學現場脫鉤?還是教師待遇不再吃香?教師荒有解嗎?教育部回應了。
總統賴清德的母校新北市萬里國中,日前有男子未獲錄取代理教師,揚言在校門口放置炸彈,引發各界關注;但事件背後,更該被探討的是代理教師面臨的問題,不接行政是否等於沒工作?內定傳聞不斷,甄選過程不透明,專家揭代理教師五大職場困境,想入此行,先停看聽。
被學生網路「公審」、被要求「正向管教」,還有龐雜的行政業務...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愈來愈大,不少老師心理負擔大到需要諮商輔導協助。教育部2024年起大增教師心理諮商預算,但多數有心理支持需求的老師坦言不敢使用。
台中市修改國中候用校長甄選條款,彰化縣喊出千人大校跨縣市海選校長,台南市今年國中小候用校長甄試,報名人數則是少得可憐;教育現場行政大逃亡,現在大校校長也在大逃亡,台南市長黃偉哲希望能提高誘因,英國校長薪水大小校差一倍,台灣能行嗎?
首都家長期待高,教師教學壓力大,過去台北市是代理教師首選的優勢,也被其他縣市趕上,教師短缺不但影響教學品質,既有老師行政工作也大增;有人提議北市代理年資考正式老師可以加分,校長則認為北市教師應有首都加給,才能留才,對此,教育部回應了。
近年各縣市為降低代理教師比率,大量開教師缺,首都竟湧現「逃亡潮」。有「脫北」老師指出,正式教師薪水、薪級全國統一,在高物價、高房租的台北市任教儲蓄困難,7000多元在北市只能租頂樓加蓋雅房,在高雄能租下整層樓,北漂族積分夠了就想調走。但留下的師資缺口怎麼辦?
小雅學測國文只寫24題單選,自然科也寫不到一半,因為她有閱讀障礙。最新特殊教育統計,高中以下13萬名身心障礙學生學習障礙最多;專家提醒,如果孩子有讀寫字困難,英文b常看成d、q、p就應帶去鑑定,特教老師有改善方法,有名國中生會考拿5G,卻「說」出六級分好作文。
文化幣發行年齡今年首度下修至13歲,將有60萬名國中生可領600點(元)文化幣。國中教師指出,國中生的文化消費習慣可說是一片空白,藝文界人士認為,一齣好看的戲,可能對青少年一生產生關鍵影響,但國中階段考試升學掛帥,如何引導國中生參與藝文,會比廣發文化幣更重要。
教育圈「行政大逃亡」方興未艾,偏鄉學校人力不足,公費生初入偏鄉通常就要接組長、主任,一名初任教師被迫接輔導主任,壓力大到皮膚過敏,下山就診多次不見好轉,加上蠟燭多頭燒,不到半年就賠錢離開;有師培學校提供「售後服務」,由學長姐分享生存訣竅,但專家、學者都認為偏鄉師最不該「初任兼行政」,教育部回應了。
教育部將於114學年鬆綁私立技專獨招比率,有科大校長憂心,有學校可能偷跑,乖乖等到最後辦獨招的反而吃虧,教團則擔心此門一開,為搶生源招生宣傳會成軍備競賽,也有老師指出,教育部此舉,是將招生壓力「甩鍋」給各校;要不要一口氣將獨招比例拉到上限?校方有不同盤算。
台積電落腳嘉義科學園區,嘉科實驗中學去年首招即搶破頭,嘉義高中職第一志願之爭白熱化。傳統男校嘉義高中已招收女生,嘉義女中今年也預計招收特殊班男生,上演「你搶我優秀女生,我也搶你優秀男生」,但學界指出,吸引優秀學生選讀的兩大條件應先完備。
AI教育在中小學校園擴散,教師該如何開設跨領域課程?有高中老師為了設計「電玩物理學」,自己還先參加半導體人才培訓。而學生學習這類課程,除了是將AI素養向下扎根,也有助銜接大學理工基礎課程。...
某國小一名林姓導師,發現班上疑似有霸凌事件,依法通報,卻被校方視為眼中釘,近日更因一篇網路匿名文章,「上面」打算開校事會議讓她入罪甚或解聘。校事會議成為校方整肅異己的「絕妙工具」?過來人建議老師們平時就要做一件事自保,不能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