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線上

勞退月領搞錯1件事 可能讓退休生活變黑白

勞退月領不是活到老領到老,許多民眾都搞錯了,以為它與勞保月領一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退月領不是活到老領到老,許多民眾都搞錯了,以為它與勞保月領一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夏好友趣,留言抽 LINE POINTS


7/18-7/23看本篇文章,找出下列問題的解答並依指定格式在此篇下方留言,即可參加抽獎!未依指定格式回答正確答案,恕不計入抽獎資格。

🔔W3 題目:勞退新制規定除了滿60歲外,提繳年資還要年滿幾年?

▸指定格式:根據勞退新制,等到年滿60歲,加上提繳年資滿「_ _ 」年以上,勞工可以選擇一次領走或是按月領。

現在訂閱,加碼再抽三重好禮!詳細辦法與獎項請見 >>活動公告

莉娟(化名)今年58歲了,雖然還在職場打拚,但隨著距離退休生涯愈來愈近,不免開始盤算退休金可以領多少?該怎麼領?莉娟跟子女們討論,估算自己勞保年金應該可以領到近2萬元,加上她早早參加勞退新制,也可以按月領勞退金,只要保持身體健康,就可以活到老領到老,也比一次領划算,退休保障應該可以「安啦!」要孩子們不用擔心。

勞退新制月領 非活到老領到老

實情真是如此嗎?與許多勞工對勞保與勞退認知相同,莉娟顯然也誤以為勞保、勞退只要選按月領,都可以活到老領到老。實際上,只有勞保老年給付選按月領可以領到老,勞退新制的按月領,是將帳戶總額領完為止。為了避免勞工認知錯誤,勞保局對於請領勞退新制勞工,通常會一再提醒,以免勞工做出錯誤決定。

2005年7月上路的勞退新制,明定勞工只要年滿60歲就可以請領。原本請領規定只要提撥年資滿15年以上,勞工只能選月領,不能一次請領。但是由於勞保老年給付2009年增加年金,等於勞工至少有1個月領退休金,因此勞退條例後來修改規定,讓符合請領條件勞工,即使提撥年資滿15年以上,可以月領也可以選一次領。

提繳年資滿15年 勞工才可請領

以勞退新制上路時間計算,若是勞工在2005年7月1日時就開始加入新制,而且不間斷提撥退休金,則到2020年7月1日,就達到提繳年資滿15年條件,也就是兩年多前開始可能出現符合選擇權的勞工。

勞保老年給付屬於社會保險,勞工達到請領老年給付時,可以選一次請領或是按月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保老年給付屬於社會保險,勞工達到請領老年給付時,可以選一次請領或是按月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勞退新制符合可以選擇月領的勞工愈來愈多,不少勞工也想當然爾,以為勞退新制選月領,就跟勞保老年給付選月領老年年金一樣,活到幾歲就可領到幾歲,因此選月領較划算。

事實上,勞退新制與勞保老年年金大不同。勞保老年給付屬於社會保險的老年給付,勞工繳了多年保費達到請領老年給付時,可以選一次請領或是按月領,兩者都是以勞工投保勞保年資計算請領金額,如果是按月領,的確是只要人活著,就可以一路領,沒有請領期限。

網站可先試算 再決定是否月領

但是2005年才上路的勞退新制,屬於勞工第二層退休保障,而且為了避免勞保可能因為繳費的人變少,領的人卻因壽命拉長領更久,導致勞保破產,因此勞退新制是採固定提撥制,也就是勞工個人退休帳戶完全由雇主提撥退休金,個人可以自提也可以不自提,等到年滿60歲,根據勞退新制提繳年資,只要提繳滿15年以上,勞工可以選擇一次領走或是按月領。

只是勞退若是選月領,請領方式是將帳戶金額以平均餘命計算,平均分配到每個月發給,也就是分期請領概念,直到帳戶金額全數領完,勞工就不能再領,絕對不是活到老領到老。

勞退新制月領方式是將帳戶金額分期領完,一般以平均餘命回推請領期間,然後計算每月請領金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退新制月領方式是將帳戶金額分期領完,一般以平均餘命回推請領期間,然後計算每月請領金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舉例而言,如果勞工請領勞退新制時,個人退休帳戶累計提繳金額(除了雇主每月提繳金額,如果勞工有參加自行提繳,還會加上個人提繳金額)是120萬元,勞工提出申領年齡是60歲,若以平均餘命81歲計算,也就是將帳戶120萬元分成60-81歲總計21年(21x12個月=252個月)請領,等於每個月請領金額是4761元。

換句話說,勞退新制月領方式是勞工將帳戶金額分期領完,一般會以平均餘命回推請領期間,然後以此計算每月請領金額,讓勞工領到平均餘命。如果選擇月領,勞工要有心理準備,等到平均餘命(目前約81歲)以後,勞退新制可能就不能再領了。因此請領勞工做選擇時,最好先在網站試算,確定是否要按月領,再做決定。

預測2024你的閱讀人格! 贈24小時會員試閱,LINE POINTS等你拿!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不僅國內掀起日股的投資熱潮,甚至因而帶動日圓存款增加,日本央行政策還會產生對新興市場資金挪移的連動性。路透

2024投資新布局 關注4大變數 找獲利機會

即將告別2023年邁入2024年,展望來年要如何進行投資理財的新布局?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掌握股匯債市變化的方向,根據專家建議,明年有四大變數,投資人必須密切關注。

國稅局在調查金流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大筆資金流向買保單、繳卡費或是房貸,就會進一步追查是否為贈與行為。美聯社

長輩幫忙繳保費、房貸 記住這數字避免被課稅

你的信用卡費、保險費、房貸是自己繳嗎?還是爸媽幫你付?國稅局在調查金流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大筆資金流向買保單、繳卡費或房貸,就會進一步追查是否為贈與行為,以及要不要課徵贈與稅。尤其年繳的投資型保單,「一筆保險費好幾百萬的都有」,國稅局調查後如果發現要保人不是繳保費的人,屬於贈與行為,若超過244萬元就要核課贈與稅。

現在持有台幣會覺得出國都很好買,除了到美國以外,且台幣偏強的局勢應該會持續到明年1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比甜甜價更便宜?低檔日圓就要這個時間點買

日圓匯價刷新低,愈買愈便宜,年底排特休或農曆春節要到日本旅遊,何時買日圓才是最佳時機?匯市交易員表示,其實不用擔心,日圓低檔還要維持一段時間,日圓對台幣貶值是因為台幣強,所以應該問的是,本波台幣強勢持續到何時,那時才是日圓對台幣可以止貶回升的時間。

「先買後付」近2年在國內盛行,業者認為相當適合非固定領薪的自由工作者。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比信用卡更不會洩漏個資 「先買後付」成網購新選項

數位支付已成國人日常生活中首選支付工具,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60.2%消費者支付習慣以電子支付為主,取代刷卡及現金付款,但由於過去一年台灣網路購物詐騙事件頻傳,統計顯示購物類型詐騙在網路詐騙排名第一,平均每月高達77萬件,其中信用卡資料外洩常成為詐團成功的元凶,這時所謂的先買後付(BNPL:Buy Now, Pay Later)成為消費者另類選項,因為只需輸入手機門號,而不用提供過多個人機密資料。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