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爆爛尾樓危機 預售制度不同是否會衝擊金融安全?
![在台灣購買預售屋,通常需先繳納一成多的訂、簽、開,後續再依工程進度繳納約一成多的工程款,並依法須匯入建商開立的「信託專戶」中,等建案完工後,買方才交屋及辦理房貸。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8/22/realtime/24354763.jpg&s=Y&x=0&y=0&sw=2126&sh=1417&exp=3600&w=800)
近期中國大陸地產商接連爆雷,從恒大、碧桂園之後,甚至還延燒到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大量違約、爛尾樓問題,山雨欲來。在此同時,台灣也有不肖建商落跑,例如北投建案「泊山妍」因建商倒閉,撒手爛尾不管,在北市府緊急介入下,受託銀行及時扣住信託專戶,防止專款任意動撥。兩岸爛尾樓風暴同時來襲,相關不動產壞帳危機,更令人擔憂是否衝擊金融體系。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