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寒冬/官方估餐飲營業額跌幅收斂? 背後原因竟是通膨之痛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當屬內需產業,在2020年疫情初期讓餐飲業營業額超越了2013年SARS的年減幅度後,去年經歷三級警戒,再刷新史上最慘紀錄。2022年,當歐美國家與部分亞洲鄰近國家已經恢復日常時,台灣卻還在「共存」的過渡期,餐飲業因民眾自肅而再度陷入泥淖。不過,經濟部統計處認為,這次不會像過去這麼慘,原因竟然是因為「民眾更苦了」。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