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江西高中生胡鑫宇死亡案引起高度關注,也讓外界開始重視青年死亡問題。廣州大學有一名60歲的教授胡宜安,2000年就在校內開設「生死學」選修課,至今超過22年,從最初不被諒解,到現在教室內一位難求。他在受訪時說,講述死亡,是為了更好地生。
2015年由港星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曾讓不少觀眾掬一把同情淚。這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故事原型是山東聊城農民郭剛堂,1997年在他兩歲兒子被人口販子抱走後,郭剛堂就展開了他長達24年,騎著摩托車數十萬公里尋子的歷程。
耳朵經濟在很多人的眼裡是一個慢賽道,只因他們低估了音頻所具備跨越和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雖然在短影音和遊戲等襯托下,線上音頻行業這些年來一直處在被詬病「小眾」和「不賺錢」的尷尬地帶,但疫情三年中,大陸音頻行業展現出了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特性,其獨特的情感價值更是在過去一年深入人心,成為很多人感覺累了時,隨時停靠的精神港灣。
1月底,中國大陸四川省衛健委宣布省內法規,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取消數量限制,亦即為新生兒登記時,不必具有已結婚且婚姻仍存續的證明,也不管這是生第幾胎,都可辦理登記。正逢大陸國家統計局1月15日公布大陸全國人口2022年首次減少85萬人,全中國都在擔憂人口變化趨勢的時刻,因此備受矚目。...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40多年前,鄧麗君用輕柔溫暖的聲音,歌頌著小城生活的美好。今天,愈來愈多大陸年輕人也開始愛上小城低壓力的小日子,不再留戀大城市的五光十色、紙醉金迷。
中國大陸去年出現60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出生人數不如死亡人數,全年減少85萬人。但如今不只生孩子難,結婚也難;女方收取的「彩禮」風尚,讓大陸年輕人望結婚而興嘆。最近,可能是為了清除結婚的障礙,某些地方開始推動「零彩禮」觀念,但恐難以撼動上千年的老舊風俗。
大陸中央電視台正熱播電視劇「狂飆」,這是一部稀有的「刑偵掃黑犯罪劇」。很多人在追看這部劇,但未留意到這是首度由「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宣傳教育局」、「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政法綜治信息中心」指導製作的戲劇,同時更多人未留意到,電視劇「狂飆」將是中共整風清黨運動「狂飆」的先聲。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用後即丟的「一次性」用品正在被時代所淘汰。環保署今年初就公告,未來飯店旅館、民宿、露營地,都將不得主動提供一次用旅宿用品,包括洗髮乳、沐浴精、牙膏、牙刷等。但當代大陸年輕人近年來反而是逆潮流而行,不少人開始擁抱「一次性生活」。
一個高中生之死,為何會引起大陸全社會關注,甚至讓眾多學生家長陷入集體恐慌?
中國大陸新疆近期宣布設立縣級「白楊市」,市政府所在地選址於新疆西北部塔城地區一個大陸與哈薩克邊界口岸附近。而站在「白楊市」身後的,正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此次設市再次凸顯兵團這個特殊體制在新疆的重要性。作為新城市的推手,這座新城市亦是新疆兵團所設立的第12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