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春節長假後開紅盤,上周加權指數續揚669.73點,周線漲幅達4.48%,帶動台股周線連4紅,日均量更是大幅增溫至2802.43億元;周五漲勢暫熄,短線獲利賣壓出籠,但隨著重要權值股止穩,帶動大盤跌勢收斂,加權指數收在1萬5602.66點,微幅上漲7.5點,漲幅0.05%,續創逾7個月來收盤新高。
2月2日,大陸陝西西安的吳先生發現,他在中國工商銀行的app預約提前還款,至少要等3個月,隨後諮詢中國工商銀行西安太華路支行,對方表示要等至少3個月。提前還貸款要等3個月的這件事情,最近上了熱搜,自2022年開始,提前還房貸這幾個字,已成了熱搜常客,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熱搜榜上出現。今年1月至2月初,這一熱詞已上了3次熱搜。
一名駭客和某不具名政府資安顧問不約而同私下透露,駭客正在暗網上,散布華航第二波個資名單,包括新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童子賢、名人孫芸芸、藝人蔡依林,近日已被陸續洩漏個資、兜售。 2017年,台灣遭受勒索病毒的攻擊次數,就已排名至全球前20%。而7年後,儘管總統蔡英文高喊「資安即國安」,但去年10月至今,陸續爆發超過4起重大資安事件。到底為何強調「資安即國安」的台灣,資安防禦力會如此薄弱?
台灣兩宗電信合併案,終於在農曆春節前獲得主管機關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點頭過關,不過,通過合併只是開始,當5G新電信三雄時代來臨時,電信業者如果還只糾結於5G建設成本高、滲透率低,而不積極開發殺手級應用,恐怕仍難吸引消費者升級5G。在鄰近的中國大陸、遙遠的美國,5G應用卻已遠遠走在前面。
在春節期間大年初四,風力發電加上太陽光電滲透率在史上首度突破三成,不過,這一天比台電一開始預估的「最快初二達到30%」有兩天落差。初二、初三中南部皆無雨,氣溫也低,照理說風光滲透率應該早早突破三成,為什麼為遲到呢?
走過疫情,民眾生活逐漸回到正軌,內需消費回溫,上電影院看電影的行為卻似乎回不去了。影城業者指出,民眾悶了太久,娛樂花費大都流向出國、旅遊、餐飲等,連強檔大片的票房都不如預期,預估今年業績最多也只能回到疫情前的75%,因此業者開始布局多元用途,希望讓影廳能夠塞滿人。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在通貨膨脹壓力降溫下,明確放緩激進升息步調,決策一如市場預期,帶動台北股匯市雙漲,國際美元持續偏弱下,今年新台幣是否就此強到底?
今年信用卡市場重頭戲登場,備受矚目的好市多聯名卡改由北富銀發卡,2月1日正式發行,現有250萬張國泰世華銀好市多卡將於今年全面換發北富銀發行,堪稱國內史上最大的換卡潮。北富銀總經理也首度透露,在這次好市多聯名卡戰役中贏過國泰世華銀的關鍵因素。 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透露,這次好市多聯名卡案比的是權益回饋,沒有土地等其他商業合作條件,因此贏的關鍵就是在「權益回饋」部分,因為富邦非常重視這個案子,兩邊在提競標條件時,北富銀在權益回饋「全部」高於對方,「好市多評估後,還是我們提的權益比較好,也對我們的客戶服務、通路、線上系統等看法較認同。」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1月10日三讀通過,其中修法規定紅單轉讓最重可罰5千萬元,並將發放檢舉獎金等規定引發建築業跳腳,建商指修法名義是打壓投機炒作房市,但重罰卻引爆爭議;此外,限制私法人買屋必須通過審核才能購買,審核過程曠日廢時,恐將衝擊各縣市危老都更的推行。
2023年一開年,台灣電信圈大事件,莫過於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終於通過兩宗電信合併案—台灣大併台灣之星、遠傳併亞太電信,只不過,核准附款條件多,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的合併會否因此破局,尚有變數。不過無論能否成功合併,電信業已開始展開搶人大戰,甚至朝新事業拓展。 對於能否順利娶回台灣之星這個新娘,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受訪時直說:「隨緣」,不過,比起娶新娘,對於台灣大而言,今年更重要的是推出3個科技新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