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國民黨反制大罷免推出兩大公投案,同時啟動全台百場政策說明會,訴求還錢於民、還命於民、還權於民,這三招能否替目前進入二階連署34位藍委的罷免解圍,黨內瀰漫焦慮,尤其面對綠營發動府院黨、側翼、檢調、司法合攻,原本被認為南方無事的南台灣,罷免強度不減反升,雲林張家已明顯感受到壓力。 國民黨及藍委能否突圍,將面臨嚴酷的考驗。
立法院在2023年3月20日三讀通過「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的「菸害防制法」修法,至今已屆滿2年,卻沒有一個加熱菸被納管,到底發生什麼事?知情人士表示,衛福部定的「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設下比立法院修憲通過還高的門檻,質疑有人故意以行政手段踰越法律規定,讓加熱菸納管的法律形同具文,任令走私猖獗依舊。※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南非迫我駐處遷出其首都,今年3月逕行更名為商務部辦事處來施壓;據了解,南非近年來受到中國大陸壓力,屢屢在簽證問題上刁難,小動作不斷,包含2024年在南非舉行的幾場國際會議,我方官員和立委申請簽證受阻未能成行,有與會代表最後竟是在美國南非大使館拿的簽證。
台東縣前立委賴坤成日前接任「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交接典禮上出現有趣一幕,「賴清德」叫賴坤成好好待在台北,不要再回去台東了,縣長選舉就交給民進黨原住民立委陳瑩就好了。賴坤成當場向「賴清德」說,他還是要回去台東,因為要幫陳瑩輔選。當時也在場的陳瑩面對「讓陳瑩選、幫輔選」的橋段,沒有絲毫尷尬,坦然接受,致詞時還謝謝賴坤成「讓」出選縣長機會。 前述段落的「賴清德」是由賴坤成的同學、藝人郭子乾模仿的,並非真正的賴總統,但對話內容卻意外地與實情相符。
大罷免潮席捲全台,多名國民黨區域立委面臨罷免挑戰,藍委似乎已成「爆黑料」的熱點,從北市的李彥秀、台中的羅廷瑋、到新北的葉元之,藍委個人受到負面消息影響,不論真假與否,在民進黨和側翼、網軍,以及親綠政論節目鋪天蓋地的渲染下,勢必強化發動罷免的正當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藍委個人負面影響,無不在升高針對國民黨的仇恨值,下一個被爆負面消息的藍委是誰,黨內人心惶惶。
農曆年後,國防部宣布海軍陸戰隊第66旅改組、海軍專科及陸戰隊學校降編、後備指揮部歸建全動署等一系列改制措施,國防部長顧立雄更宣示將逐一盤點三軍各類型部隊組織編裝,以因應未來作戰型態。究竟國防部這一波調整著眼什麼方向?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接受媒體專訪,直白地指出台灣的能源供應問題已讓美國商會會員感到憂慮,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隱憂,並稱美國是能源出口大國,可以作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無論是在液化天然氣、再生能源或核能。 「核電」無疑是谷立言在專訪中與能源問題相關談話的「新意」,難免讓人浮想聯翩,谷立言話語中的新意,若改由川普說出,「非核家園」立場會否鬆動?不過,僅是想像川普開口要售台核電設備協助台灣能源轉型,民進黨內部就有不同答案,出現「反核」立場要與時俱進的聲音。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3月17日宣布國民黨將提出反廢死、反戒嚴公投。國民黨將依公民投票法第15條第2項規定,由黨籍立委針對重大政策提出複決案,經立法院會通過後,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民投票。兩大公投提案主文及理由書曝光,國民黨並未反對軍法,而在避免台灣成為下一個南韓甚至烏克蘭。在清理街頭和國會路線後,國會這會期朝野攻防重點,仍將回歸民生法案對決國安法案。
大罷免在台北市是一級戰區,國民黨北市黨部不斷喊話民眾黨參戰反制大罷免,而第一階段連署時,民眾黨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也的確站出來「開第一槍」,但藍白反制大罷免在北市卻只聞樓梯響,基層感到「冷颼颼」,原來兩黨在北市各有盤算與隱憂。...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接受媒體專訪時推美國能源售台,包含核電,引發關注;熟悉美國人士表示,主要還是為了台灣對美的貿易逆差。另有一名涉外人士表示,谷立言鼓勵台灣繼續核能發電,其實一直以來都在做。 美國商會3月20日晚間將舉行謝年飯,將邀請賴清德總統與會,預料屆時將再次觸及能源供應穩定會議題...
大罷免潮遍地開花,藍營發起罷免17名民進黨立委的第一階段連署大潰敗,讓藍營內部形同壓力鍋。目前罷免綠營「雙吳」團體已完成補件,不等中選會審查,本周起就要啟動第二階段前置作業。國民黨黨中央方面陸空戰齊發,本周起展開全國各縣市百場問政說明會反惡罷,黨主席朱立倫親領軍宣示推動公投,國民黨反守為攻,究竟能否帶動支持者投出反罷免票?
大罷免潮來襲,原本強調尊重民間自主、擺盪在支持與否的民進黨,在第一階段罷免連署「35比0」後士氣大振。民進黨除了啟動「院長級」的全台「政策說明會」,替罷免增添柴火;接下來關鍵的二階段連署,綠營是否傾全黨之力投入,答案也已經浮現。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起大罷免,賴清德總統究竟支持與否,會不會府院黨總動員,成了近期政壇關注焦點。隨著賴清德總統宣布17項國安策略、民進黨發起下鄉政策宣講,府院黨系統性地發起總攻之式已逐漸明朗,但賴總統過去對於相關計畫進程太過保密,也意外造成了黨內同志間不必要的紛爭。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選上第二屆黨主席後,民眾黨未來走向備受高度關注。為讓民眾黨能在藍綠夾縫生存,黃國昌上任後動作頻頻,不只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還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演講合體。 黨內分析,黃國昌從先前的「小藍路線」,漸漸「親藍和綠」,重新走柯文哲「左右搖擺」舊路,爭取更多中間選民親睞,為的就是要「讓黨活下去」。
大罷免戰進入二階白熱化!行政院對總預算案提出覆議遭否決後,賴清德總統祭出「賴17條」緊縮兩岸交流,再加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管家遭檢方調查,府院黨劍指大罷免攻勢凌厲,總預算大戰結束,朝野仍戰雲密佈。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3月5日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再三強調「台中的事就是民眾黨的事」。盧黃會成為藍白合2.0的起手式,政治影響已在發酵。民眾黨尤其重視台中2026布局,地方有意促成市長藍白合,另鎖定4席以上的議員選區攻城掠地,2026民眾黨在台中能否扎根,攸關都會政黨轉型。
台灣世曦公司董事長施義芳年收入引發關注,近來更傳出重用一名派系大老親信為副總,及另一位不在公司編制內的「地下董事長」。對此,世曦否認該名副總與派系大老的關係,並強調該副總認真負責。另據了解,施義芳上任後世曦營業額水漲船高,同時醞釀購買企業總部大樓,推估總價高達100億元,2024年多名民進黨立委提醒「時機不宜」而暫緩,但世曦近期董事會已拍板,匡列50億元作購置企業總部專款。
賴清德總統上任10個月,部會首長爭議頻傳之外,國營事業人事仍未塵埃落定。大半年來各項爆料滿天飛,每年掌管全台4000多億工程案的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近期更傳出董事長施義芳績效獎金高達26個月、年薪較過去與其他國營事業董座年薪高出一倍以上引發非議,被質疑「肥貓再現」。對此,施義芳霸氣回應:「台灣世曦營業額,在我來之後增加兩倍!」
全台罷免藍委行動遍地開花,如今已有34名藍委連署通過第一階段審核,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幾乎等於藍營區域立委的總和。此一結果讓國民黨內部的壓力、不安急遽升高,黨內主張發動倒閣、國會全面重新改選的聲浪也在近日快速串聯,認為與其被動遭罷免凌遲,不如與對手一對一直接決戰...
今年3月初,澳門舉辦一場兩岸學者交流活動,事後活動焦點主要著墨於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以視訊方式出席。但據了解,針對中國大陸提出先恢復兩岸旅遊,再透過觀光小兩會(台旅會和海旅會)溝通,我方仍堅持小兩會先協商,導致兩岸觀光持續原地踏步的現況,當天會議主辦方拋出重啟「澳門模式」。 何謂「澳門模式」?陸委會是否接球?聯合報數位版訪問專家見解。
總統府日前再次啟動大法官提名作業並接受各界推薦到3月3日止,但總統府並未公布各界已經推薦了哪些人選,目前只有法院、檢察系統推薦名單被主動發布,皆是一時之選。 國民黨立院人士表示,總統賴清德這次再提名7個大法官人選,首要之務是要讓立法院審查後至少能同意讓其中2個出任大法官,達到啟動憲法法庭審議的最低門檻,從現在司法界提出的人選來看,應該可以保底至少通過1人。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主體工程目標2027年完工,連接二、三航廈之間的接駁系統卻在2024年底與承包商成運汽車解約,桃機公司近期內部結算,將對成運求償648萬元。據了解,桃機3月11日舉辦廠商說明會,預算增加約5460萬元,仍將採自駕模式,近百名相關廠商全員到齊,座無虛席,全案預計第二季將再度發包,7月開工。距離上回招標已1年又3個月,全案重新來過。
四接環評在抗議聲中闖關成功,這過程中創下消失的密室、環評七七事變、發言採抽籤等紀錄,被認為是近年「公民參與」反指標,被罵臭頭。加拿大公民參與發言不限時,開會通知、會議紀錄,送到開發案方圓500公尺居民手中,加拿大模式在台灣能行嗎?
太陽花學運走過11個年頭,歷經時代力量、民眾黨等小黨進軍國會,第三勢力逐漸成為國內政壇關鍵少數,連續兩屆都在國會取得8個席次,近期多個第三勢力政黨不約而同提出2026年選戰目標,初步鎖定青年選票及都會選區,而自2022年縣市首長選舉大敗以來,民進黨內部也展開相關檢討。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撕破臉大吵,引發國內重新關注「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接著川普(Donald Trump)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日的前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國民黨人士表示,川普「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性格顯露無遺,賴政府被予取予求;但相同的,國民黨也是角色尷尬。
國民黨推出反廢死公投綁罷免,但要以公民連署方式向中選會提案,時程上恐來不及。黨團推估,由立法院提出公投方式,可望趕在5月23日前通過該案。不過,現行死刑「有條件合憲」,公投無法抵觸憲法法庭判決,中選會也未必會將罷免和公投同一日舉辦,國民黨想祭公投反制罷免,至少要「過三關」。
大罷免來勢洶洶,國民黨以罷制罷重挫後,再提出反廢死公投,希望替遭遇罷免危機的國民黨立委多加一道「保命符」,寄望挾反廢死的高民意,催出反罷免的投票率,但有部分藍委對此存疑,藍營內有雜音,他們的擔憂為何?
國民黨在台東根基穩固,民進黨歷年縣長之役久攻不破,本屆立委也同樣吞下敗仗。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派不分區立委莊瑞雄東漂蹲點,企圖化解地方頭痛的「劉賴之爭」,接著原民立委陳瑩表態參選,每步棋都下得精準且贏得先機,國民黨被動應戰。不過綠營整合也存在未爆彈,藍綠之爭「先禮後兵」、精彩可期。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對台灣政策秉持模糊態度,讓期待美國安全保證的人士感到擔憂;學者與涉外人士均認為,川普無意在此時回答如此敏感的問題,川普對台灣議題的調性,恐怕要等川普見過習近平後,才會逐漸明朗。
民進黨長期在高雄執政,25年前謝長廷南下擊敗高雄第一屆直轄市民選市長吳敦義「開路」後,民進黨幾乎歷屆高雄市長選舉,只要黨內初選出線幾乎頭過身就過,可以「躺著選」,造成同志間刀口向內殺到見骨。近來人氣超高的立委林岱樺競逐高雄市長也惹塵埃,她遭檢調搜索時激動高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雖然事後道歉,這把火卻已撓動民進黨內敏感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