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雙語知多少

本報日前接獲讀者投訴,發現領有上億高額雙語經費的大學端,疑似出現濫用經費亂象,政策成效備受挑戰。示意圖跟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雙語補助太好拿?高教學店騙很大 課程經費全造假

「2030雙語政策」2021年9月正式實施,小學到高教開始在部分課程融入雙語,改變全台300多萬名學生的學習風景。但政策上路後亂象不斷,本報長期追蹤,從國高中偏鄉實施困境、高中雙語班掛羊頭賣狗肉,一路揭開雙語黑暗面。日前又接獲讀者投訴,發現領有上億高額雙語經費的大學端,疑似出現濫用經費的實施亂象,政策成效備受挑戰。

雙語政策積極推展,全台各縣市教甄新增雙語師資缺,又以藝能科為大宗。示意圖。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

會英文就能當音樂教師?揭雙語師資3大黑暗面

影響全台上百萬名學生的2030雙語政策砸下4年100億,從2021年9月開始在現場如火如荼推展,卻也引發不少爭議。《聯合報》追蹤政策發展,近幾個月持續接獲教師投訴,發現雙語政策在高中小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環繞在師資困境,從學科專業不足、教學方式混亂,再到學校消極應對、教師進修被擋,雙語政策落地仍面臨三大執行黑暗面。

國際英語測驗最新報告顯示,18至24歲大學生族群的多益平均成績未達到企業要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教授:填鴨教學若不改 雙語教育會先敗在高教端

英語力在近十年逐漸被台灣中大型企業視為職場基礎技能,但國際英語測驗最新報告顯示,18至24歲大學生族群的多益平均成績未達到企業要求。台灣教育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都將英文列為重要科目,為何大學生的英語力仍達不到企業期待?政府砸下100億經費的「2030雙語政策」有辦法精進大學生英語力嗎?本報專訪政大外語學院前院長、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解析台灣大學生英語力弱化的關鍵因素。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雙語課程強調學生的口說、聽力,教師可從節慶、活動規畫主題式課程內容,增加學生學習意願。圖/林育沖提供 教育

雙語知多少/招生危機變契機 這所小學深耕6年 推雙語3大解方

桃園市桃園區快樂國小曾是一所學生數不多、班級數招不滿的學校。由於地理位置並非落在市中心,且校址鄰近生命園區、殯葬業者多,原本設校規模是六年級36個班,但過去每個年級最多只有3至4個班,招生陷入瓶頸。 不過,導入雙語教學後,快樂國小開始變得不一樣。快樂國小的雙語教學模式超前部署,他們從106學年度即正式導入雙語教學,成功轉型為桃園市教育局認證的雙語創新學校。

有學者表示,雙語政策目前的推動方式,卻是在擴大偏鄉小校的師資困境。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雙語知多少/雙語教育只拔尖不扶弱 偏鄉小校走不出4大困境

2030雙語國家政策正如火如荼在全台推行,國發會、教育部揭示雙語國家的三大目標為:「普及提供、弭平差距、重點培育」,但從經費分配到實施現況,卻看不到政府弭平差距的作為。經費規畫偏重拔尖、扶弱僅佔總額4.6%,且政策、經費運用缺乏彈性、忽略偏鄉小校最迫切的師資課題;此外,部分縣市強推全英語進課堂,不僅教師壓力倍增,學生也難消化。第一線學校無奈:「連一個正式英文教師都沒有,外師不願來、學生聽不懂,談什麼雙語?」

「2030雙語政策」從2021年9月開始投入經費推動,各縣市教育局、各級學校紛紛加入。圖為高市正興國小英語藝術營隊。圖/高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

雙語教育地方政府衝過頭 3大亂象讓師生吞政策苦果

行政院砸下4年100億推動「2030雙語政策」,聘請大量外師、增進本國教師英語力。不過,當雙語教育在政策鼓勵下如火如荼開展,卻發現不少縣市為了追求速效政績、博取家長歡心,用錯方式推動雙語教育,衍生出諸多亂象。

母語人士透過EPIK計劃申請到韓國公立學校任教,與當地英語老師「共同教學」。圖/取自EPIK官網 教育

韓國拯救英語靠這7國外師 待遇高惹議卻成教育解方

台灣正如火如荼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2021至2024年編列的100億經費中,引進外籍教師、外籍英語教學助理就佔30.86億元,是雙語教育推動過程的「重中之重」,但外師是否是雙語教育的治本解方,各界始終爭議不斷。與台灣做法相同,我國最大競爭對手韓國近年也靠引進外師積極推動英語教育,但直至現在,外師議題在韓國教育界仍爭論不休。

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未來等愈來愈多外師投入後,要盡速建立外師的管理、監督機制。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

雙語教育會弱化重要學科?專家破3大迷思、教學習法則

為培養接軌國際的雙語人才,2030雙語國家政策去年9月正式開始實施,從大專院校到國中小學,各級學校紛紛投入推動雙語教育。不過,雙語政策實施至今仍爭議不斷,許多人擔憂雙語教育會弱化學科知識吸收,影響族群認同、母語恐消失。本報專訪長期協助偏鄉學校推動雙語教育的政大外語學院前院長、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深入解析雙語政策常見的三大迷思。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日本近年從教育面著手提升雙語基礎,卻面臨不少與台灣類似的挑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日本強推雙語踩滿雷 死背教學讓學生更不愛英語

台灣從2021年開始執行「2030雙語政策」,藉由4年100億元的龐大經費,讓國小到大專院校共300多萬名學生接觸更多雙語課程。為了培養具全球化視野的人才、提升國人英語能力,日本近年也從教育面著手提升雙語基礎,卻面臨不少與台灣類似的挑戰,值得借鏡省思。

不少新加坡人坦言,會說兩種語言看上去是優勢,但兩種都說不好就成了劣勢,很多人不覺得自己是真正的「雙語使用者」。示意圖。路透 教育

新加坡雙語教育為何淪「半桶水」 英語中文都說不好反成劣勢

「2030雙語國家政策」於2021年9月正式上路,政府豪砸4年100億經費,從小學到大專院校打造雙語基礎工程,希望厚植國人英語能力接軌國際。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在師資不足和課程規劃欠缺思慮的情況下,教育現場叫苦連天,更造成學生聽不懂、學習成效低落的反效果。

雙語政策推動至今,部分高中小已浮現困境,最大的問題是砸大錢聘外師,品質卻良莠不齊。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第一線教師告白:雙語教學4大困境夾殺 政策恐淪口號

影響全台大專院校到小學300多萬名學生的「2030雙語政策」2021年正式上路,政府砸下4年100億的龐大經費,聘用大量外籍教師、培訓本土雙語師資,希望國中小學英文課全英語教學、部分領域雙語教學;高中則鼓勵成立雙語實驗班;大學積極輔導設立雙語標竿學校。 不過,旨在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雙語政策在現場也引發不少爭議。記者採訪第一線教師,發現雙語政策推動至今,高中小已浮現四大困境,教學現場期待政府提出實質作為。

政府推動大學全英語授課,不過目前國內一般大學可進行全英語授課的專任教師,僅占全體18.62%,圖為大學英語授課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中文系教授用英語教甲骨文合理嗎?雙語政策被指為政治服務

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發展藍圖爭議不斷,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已公開澄清台灣沒有要成為雙語國家,但現場亂象並未停止。近期又傳出某北部老牌私立大學中文系延攬具文字學、聲韻學專業的師資,門檻卻是全英語授課。學者及教師直指「雙語政策」是「教育為政治服務」,凸顯學校被官方政策綁架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