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當新冠疫情來襲時,Netflix成為居家隔離打發時間的選擇。但除了它之外,其他競爭同行也分食這塊大餅。而且Netflix也愈來愈像它之前的手下敗將有線電視:價格昂貴、充滿了讓人有選擇障礙的低成本節目。 因此,當用戶想看的節目不確定是在Apple+、Disney+還是Hulu時,憑什麼還要每月支付20美元的貴賓級訂閱服務?
當Netflix、Disney+為了爭搶全球市占,拚個你死我活之際,誰都沒想到Apple TV+出奇不意、放了大絕,用《CODA》(台灣翻譯:樂動心旋律)這部電影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吸引不少消費者關注Apple TV+。蘋果不走全球市場拓荒路線,定調「用好內容吸引顧客上門」策略,華爾街看好,蘋果積極走向訂閱制,這將帶動Apple TV+月租費收入節節上升,正面挹注蘋果整體營運表現。
2011年10月5日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病逝,接棒執行長的庫克起先不被外界看好。如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投資人相當滿意「庫克時代」到來。但是對長年果粉來說,蘋果產品的驚喜愈來愈淡,上個月剛開賣的iPhone 13被彭博評為「史上最弱升級」,新機無亮點。 庫克拓展硬軟體支援iPhone這個核心產品,固然帶來新的營收,評論者認為,這樣的延伸性經營,恐怕讓蘋果的未來成長會有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