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

王立楨與新作《飛行線上》,這是他第六度將訪談空軍飛官所得的故事集結成書。記者程嘉文/攝影

國軍飛官對決美軍捍衛戰士 F-16「放倒」大黃蜂故事在他筆下復活

1955年10月某日,屏東空軍基地的地勤維修官兵,正檢視一架剛從戰場受損歸來的F-47戰鬥機。當天稍早,飛行員李鉅滔中尉奉命偵察福建中部一處疑似新啟用的機場,他為了判斷機場使用狀況,冒險低飛通過,旁邊樹叢中埋伏的共軍高射機槍立刻開火。F-47尾翼被轟出半個人大小的窟窿,更糟的是升降舵卡住不能動彈。眼看座機向地面衝去,李鉅滔腦海突然閃現,20多年人生的「重播」,他死命狠拉駕駛桿,終於在最後關頭,伴隨著一聲金屬斷裂,硬是把機頭帶了起來。 回到屏東,地勤人員赫然發現:升降舵卡住的原因,是垂直尾翼的一根鋁製支架被打斷,卡住操縱鋼纜的滑輪。在李鉅滔大力拽扯下,居然硬把卡住的碎片給拉開。眾人模擬把另一片碎片卡住滑輪,結果沒有任何人,包括李鉅滔自己在內,能夠把鋼索拉動。大家對人類面對生命危險時腎上腺激發出的驚人潛力,不禁嘖嘖稱奇。 李鉅滔的故事,是作家王立楨本月出版的新書《飛行線上》的第一章,也是2005年以來,他第六本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故事為主題的著作。

最新

加圖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卡本特說,對於美國政府在海外大搞軍事義舉,卻沒有能夠達到什麼具體的成果,美國民意是沒有耐心等待的。美聯社

美民調對援助烏克蘭支持度下降 拜登「挺烏到底」會變芭樂票?

美國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於美國政府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軍事入侵的支持度逐漸下滑,2022年5月,60%美國民眾支持軍援烏克蘭,但是到了2023年2月,只有48%支持美國軍援烏克蘭。 加圖研究院(CATO)資深研究員卡本特(Ted Galen Carpenter)說,對於美國政府在海外大搞軍事義舉,卻沒有能夠達到什麼具體的成果,美國民意是沒有耐心等待的,拜登政府宣稱會力挺烏克蘭到底,擊退俄羅斯,可能會變成一張美國民意不認帳的芭樂票。

有「離島網紅」綽號的陳竑任,3月5日傍晚在臉書發布,疑似官兵在沙灘寫字抱怨伙食無肉,只能吃罐頭。圖/取自陳竑任臉書

馬祖國軍「沒肉吃」事件 背後是軍方危機處理與訓練役心態大問題

112年3月6日星期一,國防部到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報告兵役改革相關事宜。報告前晚,一則來自馬祖西莒島的「阿兵哥沒肉吃,沙灘寫字求救」新聞橫空出世,頓時壓過報告主題。翌日不僅立委與媒體爭相追問,網路名人、電視政論節目也搶著發表看法。 然而,前線官兵為何會出現缺肉的狀況?是否已到宛如漂流荒島的窘境?相關問題的背景因素,乃至事件暴露出的軍方窘境,是熱鬧口水之餘,更須正視的問題。

昌斯洛維爾號巡洋艦,已於2023年2月27日更名為史莫斯號。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美軍轉型正義!曾巡弋台海第七艦隊巡洋艦 改名海軍首位黑人艦長

隸屬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母港位於日本橫須賀的神盾巡洋艦昌斯洛維爾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62),近年多次奉命通過台灣海峽,成為媒體報導焦點,對外傳達美方強調台海可以自由航行,並非中共地盤的立場。不過,未來再也不會有昌斯洛維爾號通過台海的新聞:原因倒不是她將要除役或調離西太平洋,而是因為其船名被美國國會盯上,認為有鼓吹種族主義之嫌,因此勒令更名。今年2月27日起,本艦更名為史莫斯號(USS Robert Smalls)。

明年(113)一年期義務役男就開始入伍,但由於目前大部分役男高中畢業後繼續升學,因此113年只有9100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年義務役細節曝光 射擊數大增 刺針飛彈恐操作不到

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天(6日)將針對義務役期延長配套規劃,邀集相關各部會進行專案報告。這也是去年底行政院舉行記者會宣布義務役回到一年之後,行政部門首度正式向國會報告兵役改革措施。對於外界關注的議題,例如一年期義務役將分發到哪些單位?是否會操作先進武器?當兵影不影響就讀大學?軍訓課(國防教育)能否折抵役期?部隊過去被批射擊訓練不足,如今將有那些改善?

擊沉信濃號的射水魚號潛艦(USS Archerfish SS-311),因為信濃號實在太大,艦長第一眼看到時,以為是一座小島。圖/美國海軍檔案照

潛艦軼史/美軍靠潛艇偷襲打贏太平洋戰爭 日軍敗在太愛直球對決

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海爾賽在二戰後表示:以他看來,太平洋戰爭勝利的關鍵,依序是潛艦、雷達、飛機、推土機。綽號「公牛」的海爾賽脾氣強硬火爆,畢生都是航空母艦狂熱支持者,但談到打敗日本的貢獻程度,他仍然就事論事,把潛艦放到最鍾愛的飛機之前。 美軍在二次大戰期間,共使用288艘潛艦,其中201艘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服役。她們在戰時執行了1588次戰鬥巡航,其中1474次是在太平洋,擊沉1392艘敵方軍民船艦。然而自身也損失52艘,占總數的18%。3484名官兵隨艦共沉,再加上潛艦未沉沒的60起人員殉職,總計犧牲3544名官兵。雖然是戰損最慘重的部隊,但也換來極豐碩成果:擊沉日本商船486.1萬噸,占日方總損失54.64%;至於飛機空襲,包括海軍與陸軍,共擊沉274.6萬噸,比例30.87%,只等於潛艦的56%。

國防部公告將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改為「全民防衛動員法」的草案,內容涉及新聞媒體、網路以及記者管控,引發軒然大波。記者侯永全 /攝影

全民防衛戰/全動法修法管控媒體 是以美為師或以敵為師?

國防部公告將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改為「全民防衛動員法」的草案,內容涉及新聞媒體、網路以及記者管控,引發軒然大波。戰時新聞管控由來已久,從美國內戰、兩次世界大戰乃至我國抗戰時期,都有前例;2010年中國大陸的國防動員法,進一步將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資訊網路,列為平時訓練、演練的項目內。此次國防部的修法,似有以敵為師之意。

立委質疑國防部動員規劃內容嚴重脫離現實,每年只有8小時訓練,最基本概念都無法建立。圖為早年將漆彈運動列入軍訓課程的場景。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民防衛戰/16歲學生動員服勤 專家:每年只訓練8小時等於去送死

政府打算重建停擺多年的校園民防系統,將學生納入國防部動員體系。陸軍中將退伍的立委吳斯懷說,動員民眾從事非戰鬥勤務有其價值,但必須釐清,這些校園、地方的防護,和軍警關係為何?成員是否發給自衛武器?如果持有武器,就符合日內瓦公約的交戰人員身分,敵軍便可對其開火。另外每年只有8小時訓練,最基本概念都無法建立,到時要孩子去從事民防、協助軍隊,等於害他們去送死。

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將投入戰時救護武器生產與保鄉戰鬥,有軍訓教官質疑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民防衛戰/16歲學生動員造冊 有家長贊同:但不能有特權、要和升學聯結

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將投入戰時救護武器生產與保鄉戰鬥,由國防部納管。一名軍訓教官表示,國防部戰時要動員這些孩子去作戰,那請問平時有什麼訓練的作法,可以讓孩子戰時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還是不管如何,找人先去當砲灰,讓年輕人在政府的無能下白白犠牲?家長則炮轟政府「別再亂搞」,這種動員召集根本是擾民,「製造恐慌」。不過也有一名身為大學教授的家長表示贊同動員令,但建議國防部和教育部要確實落實勤前教育。他還說,動員令要成功有3大關鍵。

1945年8月6日,美國為迫使日本投降,在日本廣島投擲一個原子彈,據估計造成約14萬人死亡。圖為同年9月8日,一名盟軍記者站在已變成一片廢墟的廣島市中心,遠處為一家電影院殘存物。美聯社

全民防衛戰/學生防護團不直接參戰?從日德慘痛經驗看 仍恐變娃娃兵戰鬥團

政府規畫動員16歲以上在學學生參加戰時各項勤務,包括軍火生產,雖說這計畫馬政府執政時就有,蔡政府沿用,但這個現在由國防部主導,教育部配合實施的青年學生戰時動員方案,卻看見窮兵黷武的日本軍閥在二次大戰末期推動全國總動員的影子。...

教育部日前召集地方視訊會議討論使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16歲以上學生名冊要填入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系統列管運用。圖為早年高中生軍訓課打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民防衛戰/你的孩子戰時要動員?全民防衛令下達學生 16歲以上生產軍火?

中共解放軍去年圍台演習不斷,台海安全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美方協助台灣強化戰力,台灣義務兵役延長為一年,並加強民間動員準備訓練。教育部日前召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視訊會議討論使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16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參與的學生青年服勤動員準備執行計畫的造冊資料,要填入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系統列管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