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川普

美股與台股持續受到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影響,台股上周跌破年線,外資大幅賣超,短期回穩難度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本周台股/台股周跌608點失守年線 輝達GTC帶來轉機?

美股與台股持續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即使通膨降溫,股市仍持續震盪。台股上周跌破年線,外資大幅賣超,短期回穩難度高。專家表示,本周輝達GTC大會雖可能帶來短暫反彈,但市場主導因素,仍是國際政經這項變數,特別是美國關稅政策。投資策略上,專家認為科技股長期趨勢不變,但短期內應關注防禦型股票,如金融與傳產股,以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右)3日在白宮記者會中,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左)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加碼1千億美元的投資,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路透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EP202|台積電砸千億赴美投資 背後面臨哪些現實和壓力?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日在美國總統川普見證下,於白宮宣布對美加碼投資1千億元,預計建造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與研發中心,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魏哲家則表示在台灣蓋11個生產線仍會如期進行,但仍無法平息各界對台灣「矽盾」不保的擔憂和疑慮。 究竟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前,政府掌握多少?美國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台積電又面臨哪些現實困境和壓力?

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打掉舊制度,卻未提出新架構,使得國際權力結構空前混亂。美聯社 國際

美中台博弈/疑美論再起 賴政府無法靠喊台美友好回避

影響台灣的國際與國內政治,是三重架構,第一重是國際權力結構:獨霸、兩極,還是多極;第二重是美中台三角,兩岸互動,或是美台關係;第三重是國內政治,兩黨競爭。 這三重架構相互影響,往往國際對台灣的影響較大。川普第二任才50天,國際權力結構空前混亂,各國都出現了對美國的強烈反應。 看看別人,想想台灣;官方至今仍然維持著台美友好的基調,但是民間的「疑美論」已達到空前。

政治

普亭「原則支持」停火 圖解烏東戰況 美烏俄有何盤算

對美國主導的俄烏停火30天方案,俄羅斯總統普亭13日說,「原則上」支持,但要跟美國總統川普通話討論。川普回應說,樂意和普亭會面或通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認為,普亭其實準備拒絕,只是「不敢」告訴川普。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位於花蓮住處今天遭到搜索,據傳與先前被告發的競選小物案有關。記者曾吉松/攝影 政治

傅崐萁花蓮住家遭搜索 疑與「競選小物案」有關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位於花蓮住處今天遭到搜索,據傳與先前被告發的競選小物案有關,由北檢指揮調查局北機站直接從台北派人下來搜索,花蓮檢調全不知情。搜索當時,傅崐萁及其妻縣長徐榛蔚都不在家。 傅崐萁去年被爆料提供藍營立委候選人各1萬組修容組作為競選小物,小物由花蓮「戰天下」公司負責,政治評論員溫朗東今年2月到北檢告發,傅及「戰天下」蘇姓負責人涉及反滲透法,檢調今天動作,疑與此案有關係。台北地檢署上個月已搜索戰天下公司負責人蘇意舜、戰天下等5處所,11日及今天另外兩度搜索李姓被告花蓮、台中等3處所,檢調全力追查中。

賴清德總統宣布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提出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閣揆卓榮泰(中)今天表示,軍事審判的對象、行為態樣和過去全面實施軍審時截然不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國安威脅17項因應策略 卓榮泰:部會限期考核完成

賴清德總統昨宣布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提出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閣揆卓榮泰今天表示,軍事審判的對象、行為態樣和過去全面實施軍審時截然不同;只有在這樣道路上強化,才能維護自由民主生活。他並強調,各部會應該將賴總統的裁示「限期考核完成」。

魏哲家見川普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三日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左),宣布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歐新社 財經

半導體風雲/憂台積電變美積電被掏空 建廠進程嗅端倪

台積電日前宣布未來4年將在美增加投資1000億美元,這項大投資能否安川普的心?可能還得持續觀察台積電與川普政府後續溝通及動作而定。倒是原650億美元投資計畫中的第三廠,在延宕七個月之後,將在6月舉行動土典禮,外界也將關注美國總統川普是否出席這項典禮……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在白宮與川普(右)不歡而散,倒楣的是自己。法新社 評論

澤倫斯基白宮受辱 台灣學到什麼教訓與現實挑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月28日在白宮公然受辱,大概是近代史盟國元首遭此待遇的首例。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在維也納與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舉行峰會,甘迺迪後來用「此生最糟糕的時刻」形容峰會,可見被修理得有多慘,幸虧不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

美國科學家、研究人員、醫師、病人、政治人物和其他支持者3月7日走上街頭,加入全美30多個城市的「為科學挺身而出」集會活動,抗議川普政府對研究機構進行裁員、削減預算和補助金。美聯社 國際

川普大砍科研經費 不怕美國科學霸主地位讓給中國?

美國川普政府大砍科學研究經費,掀起科學界抗議風潮,抗議者稱川普政府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反科學的政府」,反觀中國政府全力支持科研,正急起直追,一消一長之下,美國的科學霸主地位恐不保?

儘管美國2月通膨率年升2.8%,低於預期,聯準會(Fed)提前降息的機率隨之升高,但市場仍擔心美國出現物價漲且經濟衰退的滯脹情況。歐新社 財經

滯脹危機再起?川普說變就變的關稅讓市場恐慌蔓延

如果要評論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的代表意義,那就是選民認為他主導下的經濟「明天會更好」。然而,他的第二任期執政還不到三個月,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正在放緩,且通膨持續難以消除,停滯性通貨膨脹(滯脹)可能是50年來首度捲土重來。川普高舉的關稅大纛正是罪魁禍首。 滯脹這個令人討厭的概念正在發酵。《華爾街日報》做了分析,《彭博》專文探討,《CNBC》也跟進報導。讓討論這個名詞本身就成為一種指標,期望可以引發一連串行動改變。

中國擁有完整殷瓦鋼(不變鋼)技術,是發展LNG船生產的重要關鍵。新華社 國際

中國漫記/川普用計奪回造船業 難攻破不變鋼技術長城

殷瓦鋼,就是「不變鋼(Invar)」。法國曾壟斷技術半世紀以上,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 川普政策瞄準中國造船,掀起美中貿易戰新風暴;不變鋼Invar是中國關鍵利器,成為遼寧艦背後的地緣政治布局關鍵,美國能重奪產業主導權?難在哪裡?

政治

格陵蘭用選票反川普 圖解議會席次變動、美國有何盤算

格陵蘭議會11日改選,支持緩步從丹麥獨立的在野黨民主黨躍居第一大黨,該黨選前強硬反對美國總統川普掌控格陵蘭的提議。力主獨立、與美國合作態度最開放的方向黨得票居次,總理艾格德的伊努特社群黨落居老三。

印度公布2025年至2026年最新國防預算,金額再突破紀錄,但專家認為面對地緣政治問題,仍有許多隱憂。路透 軍武

印度軍費破表反添疑慮 為川普買F-35恐讓空軍變大雜燴

武器採購牛步,重要武器交付不如預期;鄰居有強大軍事威脅;由高度依賴進口轉為國造;以上講的很像台灣,但不是。 印度有巴基斯坦及中國大陸兩個容易製造緊張、且不好相處的鄰居,軍事戰術及後勤,都得為此準備。看到印度國防自主的難,不由得就想到台灣的不容易。

當許多國家與美國明爭之際,中國跟美國似乎在暗鬥階段。示意圖。美聯社 國際

春哥侃陸/低調應對美施壓 中國暗鬥不明爭在圖什麼?

當一大堆國家與美國明爭之際,中國大陸跟美國似乎在小打小鬧、不吵不談的暗鬥階段。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正逢人大政協兩會舉行的「政治大事」期,今年中共領導層要創造「光明論」氛圍, 一切爭議性話題都要壓低。另一個原因,是來自中國一些美國問題專家的「坐山觀虎鬥」主張。 在這批學者眼中,川普的主要敵人是中國,然而為何對中國來說,最佳狀態就是川普繼續大亂鬥下去?聯合報資深香港特派員李春,耙梳北京的專家智囊如何影響中共決策層的動向。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表示,依法國人取得大陸身分就會喪失台灣身分,但仍須付出義務,包括兵役義務,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擁大陸身分證役男要當兵 邱垂正:仍須盡義務

針對國防部表示擁有大陸身分證的台灣役男仍須服義務役,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天表示,依法國人取得大陸身分就會喪失台灣身分,但仍須付出義務,包括兵役義務,當初是為避免轉換身分逃避兵役。

在與美國總統川普3日舉行聯合記者會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6日再與賴清德總統(左)一同說明對美投資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川普予取予求不只賴政府難招架 國民黨角色也尷尬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撕破臉大吵,引發國內重新關注「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接著川普(Donald Trump)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日的前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國民黨人士表示,川普「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性格顯露無遺,賴政府被予取予求;但相同的,國民黨也是角色尷尬。

現今只有8%美國勞工在工廠工作,是自1939年有紀錄以來比率最低的時刻。路透 國際

川普用關稅逼製造業回流 但藍領的美好時代已難再現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的目的是讓製造業重返美國,為他的藍領支持者創造就業機會。在他的施壓下,確實有不少美國和外國廠商決定在美國建廠,看似達到了目的,但隨著工廠的機械化,製造業需要更高技術的員工,因此即使製造業回到美國,已不可能再為沒有大學文憑的藍領階級創造高薪的工作機會,反而會增加廠商的製造成本、降低產品的競爭力。製造業回流是美國經濟的解方嗎?

2022年底,NASA執行阿提米絲1號任務,將獵戶座太空船送上月球軌道。圖為獵戶座以太陽能相機捕捉月球和地球同時入鏡的獨特合影。路透/alamy 國際

川普暗示放棄登月?美國盟友擔心中國將掌控太空話語權

2035年太空經濟規模將到達1.8兆美元,年均成長率遠高於全球GDP成長速度;各國每年發射上百顆國防衛星,用於偵察、通訊,又以中國和美國最多,地緣衝突從地表延伸到宇宙。聯合報數位版每周推出「解密太空」系列,帶讀者理解新太空時代全貌,以及台灣在全球太空布局中,將扮演什麼角色。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不僅在地表掀起狂瀾,也衝擊太空。川普和領導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馬斯克上任至今多次以行動、發言質疑登月必要性,近期引發與美國合作密切的歐洲、日本等盟友擔憂,怕計畫生變,更擔心競爭對手中國捷足先登。為何遠在地球平均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會造成各國焦慮?背後牽涉大國之間爭奪商業資源、太空秩序主導權的博弈。

美國高階學術人才出走,全球展開高教搶人戰,但台灣卻面臨籌碼不足問題。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高教危機/美國科研人才出走 台灣沒籌碼參與搶人戰?

川普政府削減研究經費,恐造成高階學術人才出走潮,各國開始想辦法搶人。國內大學教授直言,學界還不習慣「國際談判」的套路,就算加薪搶到人,也可能導致「一人獨大」的內部矛盾,私校更因經費短缺難與公校競爭。面對全球人才戰,台灣的大學還有籌碼留住教授嗎?

行政院核定中華航空董座人事案,由代理董座高星潢真除,總經理則由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接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華航人事定案 代理董座高星潢真除、陳漢銘接總座

.行政院已核定中華航空董座人事案,將由目前代理董座的高星潢真除,至於華航總經理一職則由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接任,該人事案已由政院核定,華航今天下午召開董事會後,也正式對外宣布。 中華航空公司前董事長謝世謙年初猝逝後,當時就先由總經理高星潢暫代董座一職;高星潢畢業於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在進入華航服務擔任空服員後,也參加華航第一期自訓機師,經歷副機師、正機師、檢定機師、教師機師等職,2003年加入管理團隊,從基層一線單位到管理階層,在華航服務超過30年,資歷完備具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