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賴政府最近藉國安之名,推出「賴十七條」,宣示恢復平時軍事審判制,還大幅緊縮兩岸交流,瀰漫一股肅殺氣氛;隨後陸配亞亞因被指...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起大罷免,賴清德總統究竟支持與否,會不會府院黨總動員,成了近期政壇關注焦點。隨著賴清德總統宣布17項國安策略、民進黨發起下鄉政策宣講,府院黨系統性地發起總攻之式已逐漸明朗,但賴總統過去對於相關計畫進程太過保密,也意外造成了黨內同志間不必要的紛爭。
2月26日發生兩件涉及兩岸的新聞,一是北京召開年度對台工作會議;一是中共宣布在我南部外海約40浬海域射擊訓練。前者的會議通篇不見「和平」兩字,後者是無預警且是抵近我疆域演習。兩件事是兩岸關係近年惡化的縮影,且有可能更糟。
美國國務院13日更新在官網上的美台關係現況內容,刪除美國「不支持台獨」等文字,新增「兩岸分歧應由和平方式解決,不受到脅迫,且由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法。」
美國國務院13日更新官網的「美中台現況」,相較於2022年5月底的版本,此次刪除了「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並以更嚴厲的措辭批評中國,全文三度提及「中共」,這些改變在舊版中並未出現。外交部隨即回應,稱此舉顯示台美是緊密友好的夥伴關係,外交部長林佳龍更對川普政府表示感謝,強調美方對台重視。
賴清德總統昨天結束出訪南太友邦,返抵國門。此行受關注的焦點之一,是過境夏威夷前往美國海軍亞利桑納號戰艦紀念館時,致敬花圈上署名「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賴清德」。外界多以前總統蔡英文2017年造訪同一地點,致敬花圈也署名「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蔡英文」,強調賴「蔡規賴隨」,但綜觀全局,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從國史館走到總統府,艾琳達一直被人群簇擁,完全是迎接地位崇隆的大人物陣仗。在總統府民主運動常設展牆上,歌頌著她與熟悉戰友的奮鬥史,周遭觀眾敬佩地觀看並聆聽介紹;然而離開這些風華,她回到深坑那僅有兩房的工寮鐵皮租屋。
蔣經國一路提攜王昇,但早有怨言,1975年蔣經國日記,可看到2段批評王昇文字。1983年兩度將王昇貶官前,蔣經國也在日記寫下對王昇的負面評價,王昇到離世前可能都不知道蔣經國對他的真正看法。蔣經國為何對他「憤怒而痛責之」? 資深記者高凌雲從追隨王昇大半輩子的王耀華的書中,看到了王昇許多不同的面向,書中也揭露李登輝曾有意拉攏他。本系列將分成3篇,為讀者揭露政戰特工出身的王昇的一生。...
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接受中廣節目專訪,直接公開呼籲賴清德總統以民主黨主席身分,公開宣示凍結民進黨創黨時的「台獨黨綱」,讓國家認同不再受到被質疑。 對於韓國瑜的公開呼籲,民進黨內不同派系一致表示,「台獨黨綱」是民進黨歷史的一部分,是歷史文件,沒有廢止或不廢止、凍結或不凍結的問題,賴清德不必,也不會隨之起舞。究竟「台獨黨綱」是什麼?為何民進黨內會認為不能廢、不必凍?本文為聯合報數位版讀者耙梳歷史脈絡,深度解析。...
中共解放軍昨天凌晨5時宣布於台海和台灣周邊展開「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並稱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震懾,13小時後,共軍在昨晚6時表示演習各項科目已完成。
正如同我國安人士在一周前所預告的,不論賴清德總統國慶演說內容為何,中共都會照樣啟動聯合利劍B軍演,解放軍果然在14日清晨宣布啟動「聯合利劍B」圍台軍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在東協峰會的記者會上,明白表示賴清德的雙十演講是例行公事,「中方不應該以任何方式將其作為採取挑釁行動的藉口」。這兩則預告新聞都表示,我們和美國都早已知道中共這項計畫,「勿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國安人士和布林肯的談話,都是向大陸表示,「吾有以待之」。
賴清德在國慶演說為傳統的台獨論述添料,加入了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程,主要就是將辛亥革命以及之前的多次起義納入敘事。他說,「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 誰都清楚,那是獨派忽略、忘卻並否定的歷史,在傳統的台獨敘事裡,那是另一塊土地上的內部鬥爭,與台灣的發育、茁長毫不相干。但扛著台獨金孫招牌的賴清德卻將它撿拾起來,在他的史觀裁縫室裡進行重新的剪裁與拼貼,讓它在展示櫥窗裡,成為這一襲台獨衣裳上一個突兀的綴飾。這麼罕見的舉止,實有必要加以探究...
賴清德總統5日在國慶大會大談「祖國論」,國慶演說時直接從「113年前」中華民國創建起算,而非台派常以1949年斷代的「中華民國(台灣)」史觀,更毫不忸怩的在演說中說了8次中華民國,其「擁抱」中華民國、不在意台派心思的程度,可說是歷任民進黨籍總統之最。 令人詑異的是,台派團體並沒有嚴詞批判賴清德接納長達113年的中華民國史觀,國慶典禮上雖有少數「台灣國」人士抗議,高喊的口號是「雙十非國慶,還我Taiwan Nation」;但對照今年國慶籌委會主委、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主視覺拿掉過去8年都有出現的英文「Taiwan Nation」,與過往對蔡英文的嚴厲檢視,台派明顯雙標。
賴清德總統近日在國慶活動的兩岸論述,掀起外界熱議。國民黨指出,從祖國論到昨天重申兩岸互不隸屬,賴總統挑釁、借殼中華民國的做法,恐讓兩岸情勢更加不穩定。黨內也憂心,若無正面反擊,賴一再以擦邊球方式包裝新兩國論,恐會成為國內的主流論述。
賴清德總統在他第一次的國慶演說,以「跨」為主的六大精神貫穿整場演說內容,並高分貝喊出「四個不變」。所謂「跨」就是要包容,以賴的獨斷強硬性格,能先做到包容,跨出第一步,伸出破冰的手嗎?
如果賴清德總統可以冠冕堂皇提「祖國論」,為何藝人林依晨說「我是成都人」就要被千夫所指?
曾經參與太陽花學運靜坐、接拍台灣意識濃厚的公共電視大戲「斯卡羅」的金馬獎影帝吳慷仁,及在太陽花學運、同志遊行及香港雨傘運動等社會運動時常可以見到身影,創作的歌曲曾獲2023年金曲獎年度歌曲的歌手安溥,10月1日當天都在中國大陸社群平台微博祝賀「新中國75周年」,成為綠營支持者口中對北京「跪了」的台灣藝人最新成員。 不過,相比於前些時候藝人林依晨在大陸綜藝節目中說了「我是成都人」引發的風波,吳慷仁、安溥在社群媒體被討論、被批評的熱度似乎少了許多。有台派人士說,「跪了」的藝人太多了,感覺已經有些麻痺了,而且總統賴清德不是說這些藝人在人家屋簷下,不要太為難;與其花很多時間批評藝人,不如多花一些時間防杜小紅書、抖音等中國社群媒體對台灣年輕族群的危害。
今年6月21日,中國大陸多個司法與國安部門大動作連袂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後,各方就預期北京當局必將有後續「懲獨」的行動,然而意外的是,被推上祭壇、作為殺雞儆猴第一案的,不是鼓吹台獨或實質推動台獨的政治人物,而是中共國安部口中的「網軍」。 中共國安部23日就以對大陸發動網路攻擊為由,對我國防部下屬資通電軍3名人員「立案偵查」。何以大陸懲獨第一案挑中的是「黑客」、「網軍」?從中共國安部的發文或許可能略窺一二。
有「零負評女神」稱號的藝人林依晨最近有了「負評」,她最近在中國大陸綜藝節目「心動的信號7」中,與來賓的對話中說了「我是成都人」,讓許多網路鄉民不爽,罵聲連連。 而媒體近期對林依晨「我是成都人」相關討論,正方仍用過往常見的終於舔了、不要回來台灣的敘事方式,反方則前總統蔡英文曾說過的金句「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批評正方,形成各說各話。 但說到底,不管是林依晨、楊丞琳、歐陽娜娜,乃至於五月天、蔡依林、葉瑋庭,說自己是成都人、廣東人、江西人,都比現在是日本人,曾公開說過自己不願再當台灣人的金美齡還更有正當性。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有意推動立法院院會通過「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台」決議,這是台灣獨立的陽謀,是以曲線推動法理台獨,是強將台獨運動奉為圭臬的台灣主權地位未定,橫柴入灶,強硬塞進2758號決議,即是認為這個決議只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但是沒有解決台灣代表權問題。更進一步說,這是否定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合法地位,台灣共和國的合法地位,於焉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