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雜貨店/戰後衛生紙、50年代大富翁…懷舊老物與台灣故事
憶童趣•慶周年
聯合報之友拿好禮
9/4起至9/30,於本篇文章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令您最懷念的童年玩具是什麼,並給聯合報一句生日祝福,即可參加抽獎。▸留言完成後,填寫下方「問卷」確保抽獎資格
▸詳細活動辦法請見▶問卷連結
▸活動結束後透過聯合報LINE通知得獎者,請記得加入LINE好友。
編按:影視產業近年吹起懷舊風,許多經典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IP)紛紛翻拍或發展續作。暌違20年重返大螢幕的《灌籃高手》、改編自日本歌手宇多田光1998年同名神曲的Netflix影集《First Love 初戀》,都勾起不少六、七年級生的青春回憶。懷舊現象從何而來?老物件又訴說了哪些故事?三本選書,帶讀者走進台灣的「時光雜貨店」,從文物、桌遊和台菜,重拾美好舊時光。
物品和文化隱藏著人們的生活軌跡,也能反映時代趨勢和社會氛圍。聯合報數位版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臺灣老桌遊》、《「台灣菜」的文化史》、《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三本書籍,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探索台灣不同世代的共同記憶。以下為涂豐恩第一人稱專訪。
懷舊基本上是「人性」,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頭看過去的美好時光。近年來的懷舊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出版及內容產業極度重視的IP,有些歷久不衰的IP即便經過10年、20年時間,重新包裝後仍能轟動社會,成功背後不只靠老IP和懷舊情感,更是在過去的基礎上做了創新,對文創內容產業很有啟發。
另一個面向則是「舊物」,例如黑膠唱片、底片相機、懷舊電玩等復古老物重返流行舞台。老物興起背後有其背景脈絡,現代人處在大量、工業生產的產品年代,生活中的物品缺乏獨特性,例如手機拍照,大家手機型號都差不多,頂多就是外殼不同,但底片相機無法即時預覽、修圖,拍攝次數也有限制,每次按下快門都是決定性瞬間,每張照片獨一無二,雖然可能拍出失敗的照片,但「拍壞」也是價值一環,等待成像的驚喜感更無法取代,這是舊物的獨特魅力。
聯經出版過許多歷史類書籍,如《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臺灣老桌遊》,以及《「台灣菜」的文化史》,這些書都會觸發讀者的懷舊情感,但歷史和懷舊還是有區別,懷舊是一種感受、氛圍、記憶,有時甚至是錯誤模糊的情感,歷史學者書寫時雖會參考記憶,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證據、文字、影像等佐證,很多時候還會戳破懷舊泡泡,這些書籍當然不是刻意要破壞想像,但希望透過出版帶大家認識歷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臺灣老桌遊》:記錄遊戲文化的百年興衰
現在講到桌遊,大家想到的可能是現代、歐美的桌遊,但在沒有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年代,「桌上遊戲」曾是台灣社會紅極一時的流行娛樂,從晚清、日治到民國,陪伴台灣人走過百年歲月。《臺灣老桌遊》收錄超過100款遊戲、600餘張照片,追溯老遊戲的歷史、桌遊產業的興衰,呈現台灣社會多元的娛樂面貌。
記得第一次和作者見面時,作者拖了一個大皮箱來我們的辦公室,皮箱一打開,裡面全是他收藏的桌遊,作者信手捻來和我們介紹了幾個遊戲,每個背後都有故事。桌遊是娛樂也是商品,除了本身的玩法,遊戲的設計、裝飾和文字,都能反映出時下大家重視的事物、時代背景與歷史氛圍。
例如民國50年代發行的《交通規則遊戲》,圖版中有個搶眼的交通部長正在辦公,身旁還有一部老電話,由於遊戲出版年代較早,裡面的交通符號有些早已不合時宜,如「禁行三輪車」、「禁行人力車」等,遊戲右下角還印有「人人保密、人人防諜」的字樣,頗能窺見當時的社會氛圍。
最知名的桌遊非《大富翁》莫屬,這款遊戲在台灣歷史悠久且從未間斷發行,許多製作團隊亦會在遊戲中加入與時代背景相符的素材,從歷年版本的「機會與命運卡」就能看到許多社會現象與時事。例如民國75年發行的《十大建設》,雖然遊戲玩法與《大富翁》大致相同,但地圖上加入了前總統蔣經國推動的「十大建設」元素,反映台灣社會演變與經濟成長。
《「台灣菜」的文化史》:重新反思台灣菜本質
回憶過去有許多種方式,飲食也是其中之一。飲食會隨著空間與時間不斷變化,從酒樓裡的台灣料理、戰後初期公共食堂、清粥小菜、國宴變遷到當代小吃與夜市,台灣菜展現出各種獨特風貌。《「台灣菜」的文化史》重新檢視「台灣菜」的概念如何被定義、認識與實踐,帶讀者深刻理解飲食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
在台灣百年歷史中,島嶼上的人群來來去去,但直到日治時期才真正出現一套有系統的論述,介紹、說明台灣的特色食物。
從日人的眼光來看,在台灣所見食物,無論在烹調方式、食材種類、味道上,都與日本的料理截然不同,對需要長期居住於此的日本人而言,有必要加以命名、理解。正如同英國人將印度的多種香料命名為「咖哩」,菜餚的國籍往往來自「他者」的出現,「台灣料理」的命名亦是來自初來乍到的日本殖民者。
——摘自《「台灣菜」的文化史》
台灣菜早年一直是以「他者」的角色存在於台灣,日治時代的台灣菜是相對日本料理,戰後則是相對八大菜系,但隨政治變化,「台灣」的概念不斷轉變,逐漸建立起主體性,本土菜系的「本土」定義也更多元,不只是大家想像的家常料理,客家菜、原住民料理等也被納入「台灣菜」範疇中。
飲食文學有很多種類型,有些書籍會不斷告訴讀者什麼是台灣菜、什麼不是台灣菜,或是哪一種台灣菜才是正宗。但《「台灣菜」的文化史》不斷反思「台灣菜」的本質,它既不是鑑賞型的寫作,也沒有告訴讀者台灣菜多好吃,而是以客觀、冷靜的學術角度介紹台灣菜,藉由獨特視角,帶讀者認識「古早味」背後的複雜與多元。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小文物看大時代縮影
時間難以感知,但人們可以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感受歲月流逝、看見不同的生活樣貌。2021年、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成立十週年之際,以館內的收藏和文物為起點,與聯經共同策劃《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今年推出第二冊「時間篇」,由館方人員共同挑選30件最有感的文物,記錄台灣小老百姓的日常。
書中有許多文物跨越時代,也意謂著許多人的人生橫跨了「日常」與「非常」時期轉換。在〈陸季盈日記〉中,就可以看到農村出身的小老百姓陸季盈,是如何受大時代變化影響。日記的時間從1933年至2004年,中間除了1942至1944年間斷書寫、1945年整年未寫外,幾乎未曾中斷。
1945年戰爭結束後,陸季盈似乎想重拾日記撰寫,卻苦於語言轉換,遲至1946年1月才在日記寫下「我由今日開始再實行寫日記」,表明他過去都使用日文,但日文將被廢止,又未曾研究漢文,故遲至今日才再書寫日記,並表示漢文書寫日記是「我們的一個奮發」。先前使用日文書寫的陸季盈,書寫的是屬於日治時期日語世代台灣人的故事,而戰後使用中文書寫,則代表著戰後台灣人中國化的故事。
——摘自《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玉山衛生紙〉,是台灣早年戰後銷售過的衛生紙品牌,背後是台灣在地紙行的興衰史。在我的想像中紙張非常脆弱,衛生紙又是消耗品,卻能被國家級博物館保存,館員還半開玩笑地說這是台史博的「鎮館之寶」。另一個是〈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在醫學尚未發達的社會中,助產士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產婆」是很多老一輩的共同回憶。
從這些微小的文物中,可以看見不同時代的社會縮影、喚起不同世代的台灣記憶。收錄的文物包括衛生紙、日記、腳踏車、床,都是很生活的物品,它們的故事不會被記載在報紙上、官方檔案裡,但日常生活也是歷史一部分,每個人都有機會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懷舊。
更多聯合報數位版「聯合副刊」精選文章,歡迎追蹤訂閱。
【你也可以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