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脈動

在地職人/閩南女孩掉落「愛情陷阱」 讓原民傳統染織變身文創品

林淑莉以「地機」示範傳統泰雅編織工藝。記者胡蓬生/攝影
林淑莉以「地機」示範傳統泰雅編織工藝。記者胡蓬生/攝影

30多年前,還是高職學生的林淑莉偶然到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參觀「巴斯達隘祭典(舊稱矮靈祭)」,被原住民文化深深吸引。林淑莉從小在北部長大、母語是閩南語,因緣際會嫁到南庄鄉成了泰雅媳婦,愛上傳統泰雅染織,還以此拿下「台灣工藝之家」認證。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認同請分享!
9/30前訂閱年方案 抽iPhone 14 Pro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認同請分享!
9/30前訂閱年方案 抽iPhone 14 Pro

系列文章

屏東縣80歲手工電繡師傅邱安妹,裁縫桌看似雜亂,但亂中有序,一抬頭看著五顏六色的線,她笑說「我這裡的線有好幾百種,賣線的都沒有我的種類多」。記者劉星君/攝影

在地職人/80歲嬤手工電繡中英文都在行 不必打草稿比電腦繡更快

隱身在屏東市中央市場小巷內,開業一甲子的「鶯鶯手工電繡社」,80歲老師傅邱安妹坐在裁縫車前,熟練地踩著裁縫車,雙手來回按著布,眼神專注車針間,不到幾分鐘就繡好名字,中文標楷體、英文書寫體,這些字形都難不倒她,邱安妹自豪功夫比電腦繡字還要快,不必畫線打草稿,繡字一氣呵成。

陳逢顯雕刻的黃金十二生肖系列作品,只有1毫米的大小。圖/陳逢顯提供

在地職人/0.1公分黃金12生肖、指甲上微型書 陳逢顯挑戰世界最小雕刻

「風起雲湧天下事,皆在微雕方寸間!」67歲的藝術家陳逢顯,專業是毫芒微刻,以創作米雕、微型書等微型作品聞名,美學底蘊深厚的陳逢顯,能刻出不到1毫米的佛像,長、寬僅0.9公分的「唐詩三百首」。 陳逢顯每年都會用黃金當雕刻材料,創造出最迷你的十二生肖雕刻,只有0.1公分大小。逾30多年來累積120多件作品,廣為國際收藏家、台北故宮、國父紀念館、機關團體等收藏。

苗栗青年職人邱映樺投注心力在手工書的創作與研發。記者胡蓬生/攝影

在地職人/8年級生設計手工書 獨創書扣織進阿嬤茶壽技藝

苗栗青年職人邱映樺高中時找不到心中理想的筆記本,突發奇想乾脆自己動手做一本專屬的筆記本,她利用空檔學習、研究手工書,才發現世上竟有數十種用手工編織書本的方式,大二時她和同學開設了臉書粉專,開始接受客製化手工書的網路訂單。 許多訂單背後都有「故事」,有人想藉訂做手工書寄託情感,或留下重要的回憶,這些情懷讓她決心成為一個「織書人」。

台北市萬華僅存的打鐵店「三秀打鐵店」二代傳人張秀榮。記者侯永全/攝影

在地職人/鐵牛運功散廣告的「艋舺阿榮」 他用傷疤見證台灣打鐵史

8年前,一部家喻戶曉的「鐵牛運功散」長輩篇廣告,讓「艋舺阿榮」張秀榮成為廣告明星,今年已76歲的他是目前全台北市最老的打鐵師傅,為守住這個上一輩留下的老產業,張秀榮幾乎每天早上7點到店裡報到,耐著上千度燒紅砂土的高溫打鐵,一聲聲鏗鏘有力的打鐵聲,手上一道道傷疤,他用職人精神見證「台灣打鐵史」。...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