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理賠

花蓮天王星大樓在地震中半倒,目前進行拆除作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地震險保額最高僅150萬 維護災損權益如何聰明投保?

4月3日花蓮一場大地震,震出不少危機,其中之一是民眾的居住保險不足的問題,不僅最基本的住宅地震險的保險投保率偏低,連4成都不到,即使投保了,最高理賠金額也只有150萬元。而且在餘震期間,很多保險公司不開放承保,一般至少七天,甚至可能延長不承保的期間。 在地震頻繁的台灣,除了地震險基本款,民眾還可以如何投保讓自己得到更多的保險保障?

金管會調高四大幣別責準金後,各大保險公司的利變保障型商品保費並未拉低,壽險業者頂多只是在現有的保費水準下,增加一些理賠項目或理賠方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金管會出招壽險業展開保衛戰 民眾買利變型保單要失血了?

金管會去年11月30日宣布大舉調升包括新台幣、美元、澳幣、歐元等四大幣別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的利多,擬引導保險業者下降保費,讓保單變得更便宜,但民眾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 壽險業者指出,近來觀察各大保險公司的利變保障型商品的內容,的確有改款,但保費水準並未拉低,壽險業者所做的調整,頂多只是在現有的保費水準下,增加一些理賠項目或理賠方式,到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不同類型的癌症險,仍以衝高一次給付為銷售主流,這類保單可讓客戶能一次拿到大筆金額,甚至有保戶放大保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實支險爭議後…部分癌症保單悄下架 癌險怎麼保才聰明?

去年下半年「實支實付險」引爆爭議,進而在去年底掀起一波實支實付險的下架潮,問題最根本的導火線,仍在於如何透過保險來因應癌友高額治療費的經費需求。今年民眾若想購買癌症險,要特別注意什麼?

民眾要先要認知,不同的險種對所謂標準體和次標準會的衡量標準會有所不同,某些險種因為衡量標準不同,不但可能對保戶加收保費,甚至拒保都有可能。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實支險之亂/身體狀況未達「標準體」 想買醫療險該怎麼辦?

2023年底實支實付險的改版下架潮,不僅使得保經代公司、保險業務員及客戶人仰馬翻,之後由於全球人壽等保險公司在核保上曾一度變更核保條件要求為「標準體」,更掀起保戶之間的討論,並高度關注所謂的標準體、次標準體的定義何在?倘若無法達到標準體的等級,保險公司將對保戶採取哪些措施,保戶又該如何突破困境?

永旭保經執行副總吳稼羚。圖/吳稼羚執副提供 聽幕後

白話財經EP126|醫療險實支實付末班車

金管會宣布推動實支實付險改革,但改革尚未啟動,卻先來一波實支實付險下架潮,現在市場上民眾幾乎很難再買到副本實支險,未來要買實支險來強化醫療保險保障,民眾該何去何從?

金管會擬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防堵靠保單賺錢的情況。保險公司掀下架潮,許多民眾想趕搭末班車入手保單。圖為醫院等候批價民眾,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實支險之亂/實支實付險為何一定要改用正本理賠? 關鍵原因曝光

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周五,原本保險業務員已經準備放假,未料突如其來的實支實付險下架潮,使得保險業務員忙得人仰馬翻,甚至從北到南,馬不停蹄為客戶趕件,要趕在停售前的最後一刻完成進件。這次的下架潮,除了保單在理賠條件範圍等細節要改款之外,最重要的共同訴求,就是全部改成正本理賠。 為何實支實付險的改革,第一步必須先從正本理賠做起?據了解,主要是因為現行副本理賠導致保險業者損失率太高,很多壽險公司因現在醫療費用上升,加上副本理賠,實支險賠率已超過70%,就是來自副本理賠的壓力。

未來實支實付險啟動「損害填補原則」的改革之後,將產生三大質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實支實付險改革3質變 趕末班車搶購有「一大障礙」

金管會在12月26日宣布啟動實支實付改革,成為保險公司和保戶的熱議話題,尤其很多保戶想搶搭末班車,但由於保險公司已有一定的警覺性,在核保上更為嚴格,還來得及買實支實付險的商品嗎?此外,整個保險業生態還會產生哪些顛覆性的質變?

癌友團體和健保署近一個多月來集中火力要求保險公司對實支實付的住院理賠開放到門診理賠,雙方僵持不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實支實付險癌症理賠爭議 保險業為何吞不下官方建議?

癌友團體和健保署近一個多月來集中火力要求保險公司對實支實付的住院理賠開放到門診理賠,雙方僵持不下,上周三(11月1日)壽險公會首度召開內部工作小組會議,討論健保署的三大提案,其中關於開放門診理賠的提案,與會全體壽險公司一致反對。 癌友團體、健保署與保險公司,三方之間始終無法達到共識,孰是孰非?最終又是否能找到最大公約數?恐怕要先釐清三大盲點。

疫後險業者對於和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相關的旅平險商品,更加戒慎恐懼,並且進行大改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出國遇意外事故不一定理賠?疫後旅平險大改版 保戶必知4改變

近3年來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之下,不僅期間國門關閉,解封之後因疫情期間「防疫險之亂」導致產險業者慘賠,使得保險業者對於和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相關的旅平險商品,更加戒慎恐懼,並且進行大改版。而其中,就有4大改變,是保戶不可不知的。 至於疫後該怎麼選擇旅平險,保險業者則建議,可以用旅平險作為主險,再搭配意外醫療附約,或者同時搭配意外醫療附約和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附約這2種附約,並依照6大項目貨比三家。

許多重大傷病險、癌症險「一次性給付」的不足,使得民眾透過實支實付險的理賠給付來彌補醫療開銷的需求愈來愈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實支實付10大理賠曝光 常見3腫瘤還有白內障、剖腹產

由於許多重大傷病險、癌症險「一次性給付」的不足,使得民眾透過實支實付險的理賠給付來彌補醫療開銷的需求愈來愈大。根據本報向多家大型壽險公司訪查,大型壽險公司在實支實付險理賠上的前十大項目,其中,除了癌症之外,很多慢性病所引發的病症,也入列實支實付險的前十大理賠項目。

多家保險公司實支實付險的內容陸續改版,即使有住院事實可作理賠依據,近二年給付水準已大幅縮水。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醫療實支實付縮水又變貴!搞懂改版5大重點買保單不踩雷

近來癌友們力爭實支實付險對癌症的理賠能不以住院為限,但除此之外,即使是有住院事實可作理賠的依據,因多家保險公司實支實付險的內容陸續改版,近二年給付水準已大幅縮水。 實支實付醫療險常見的保障有四種主要項目,分別為每日病房費限額、手術費限額、住院醫療費限額、住院日額選擇權等四大項目。至於近二年來市場至少超過半數以上的實支實付險商品已進行改版,各大壽險公司之所以「有志一同」的改版,主要是因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使保戶的平均餘命提高、而且新型態治療方式更加多元,及早發現病況機率也大為提升,因此使得相關自費醫療項目多及費用也比較高,已經偏離早先保險公司的理賠情境模擬及精算的結果,理賠風險已較初始大為提高。這使得壽險公司不得不依理賠狀況調整風險控管,最普遍採取的作法就是停售原先的保單,改推新版本的保單上架銷售。

若治療癌症預算不夠,沒有投保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可用重大疾病險或是重大傷病險來補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買癌症險卻遭不明原因拒保 常見「3大原因」報你知

國人罹癌年紀愈來愈輕,使得民眾開始有提早投保的憂患意識,但問題來了,不少民眾發現,明明本身並非癌症病患,投保時卻遭到保險公司拒保,或保險公司所要求的保費水準比其他保戶來得高,到底原因出在哪裡? 一位大型壽險高層指出,倘若投保戶有這樣的困擾,通常可能有三種原因。壽險高層也提醒,倘若民眾某日突然想要好好加值自己的保險防護網,「請不要一次包山包海地買」…

醫療科技進步速度太快,保險業者無法推測未來醫療技術精進程度及費用結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癌症險保障變少卻變貴 「保障續保」成業者緊箍咒

癌症醫療日新月異,雖然醫藥界已研發出口服藥,免去開刀住院治療,這看似是病人的福音,卻因與保險住院實支實付理賠原則背離,為求理賠給付,部分癌症病人想方設法住院,因而引起爭議,另一個隱憂,則是保險公司未來在開發癌症險等醫療商品上,將面臨嚴峻挑戰。

癌症時鐘年年加速,對民眾而言,要如何投保,才能提防萬一罹癌時發揮最大的效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防癌險藏了哪些理賠眉角?癌症高危險群保醫療險掌握1+2原則

全癌連的病友日前對外控訴,因為健保署全面盤查健保病床供癌症病人兩天一夜的住院情形,使得病友的理賠給付出現困難,高價格的癌症用藥理賠給付恐怕因此斷炊,一時之間引起外界矚目。對民眾而言,要如何投保,才能提防萬一罹癌時發揮最大的效益?

新藥給付慢、給付範圍限縮是當前健保難題。 許多已被國際納入常規準則的治療,在國內大多數病人卻必須自費。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商業保險未能補上健保不足 制度完善前民眾自求多福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在臉書上揭露一名病人處境,她的癌症用藥未獲健保給付,雖有商業保險,但必須健保住院才能理賠,但醫院拒絕她以健保身分住院,理由是健保署強力核刪「不必要」的住院。消息一出,「請別剝奪癌症病人繼續抗癌求生的機會!」全癌連臉書上諸多網友刷一排留言;還有人質疑,健保核刪是為了幫商保省錢? 如果商業保險的理賠準則完全向健保看齊,民眾購買商業保險到底有何幫助? 這不是一位癌友的個人故事,而已是所有癌友的困境…

新單身時代,一個人變老無可避免,建構一個人生活的安全網,及早並適切規畫保險非常重要。圖為門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獨老安全網/實支實付險最好買2張?老後不拖累家人 從醫師角度教你規畫保險

許多年輕時視為理所當然的事,老後都可能面臨挑戰,新單身時代,一個人變老無可避免,建構一個人生活的安全網,及早並適切規畫保險非常重要。一個人面對老後,必須對抗「長壽風險」,並兼顧醫療、長照需求。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林逸婷,被網友稱為「最懂保險的急診醫師」,以醫師的眼光教大家保險規畫。...

日本最大中古車商BIGMOTOR號稱中古車收購數量連6年第一。圖為橫濱港等待出口的車輛,與新聞無關。路透 國際

修車前先砸車 日本車商爆詐財 慣用「默殺」策略為何失敗了

有開車的人都知道,在台灣,汽車進廠維修保養「水很深」,日本也不遑多讓。號稱中古車收購數量連6年第一、兼營驗車與維修的日本最大中古車商BIGMOTOR,向保險公司詐領維修費。公關專家分析,BIGMOTOR的違法行徑並非第一次被揭露,但之前靠「默殺」的策略相當成功。...

保戶面對身心相關疾病的投保和理賠問題,需要多留意相關條款及規定。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白話財經EP112|身心疾病的投保與理賠權益

近年因多起爭議案例,保險業者拉高身心疾病理賠門檻,保戶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有進行身心治療的民眾,投保又該注意哪些事項?

原住民張姓婦人一家族8人被控詐領醫療保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一家8口涉裝憂鬱詐保6千萬判無罪 檢方上訴:被告已認罪法官卻無視

花蓮縣張姓原住民婦人家族8人被控假裝罹患憂鬱症,在各醫院求診,再持不實診斷住院證明詐領6000多萬元保險給付,台北地院查無醫師指證「張婦詐欺」,判8人全部無罪,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全球人壽等5大壽險公司不甘心理賠,聲明上訴,就連檢察官也認為判決違背常理,洋洋灑灑寫的1萬5000字上訴書如今已出爐。這場詐保案司法審判究竟會如何落幕呢?

產險公司歷經防疫險浩劫,對損失率及費率精算警覺性更高,也讓市場出現保費變貴、商品縮水等後遺症。記者侯永全/攝影 財經

保險長新冠/疫後保險變貴縮水 民眾該如何重新配置放大保障?

「今年以來,我們的業務系統大地震!」和泰保經團隊主管謝玲蘭指出,雖然產險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商品、汰換舊產品,但防疫險之亂過後,今年產險公司「保費調整非常明顯」、「非常有感」、「調漲的整齊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