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政府,才會想要查辦人民的言論?對於不符合事實的說法,政府大可澄清就好,然而,行政院長蘇貞昌刻意說了重話,這是要殺雞儆猴,宣告民眾不可批評政府,也預告接下來會動用國家機器來追殺不利政府的言論嗎?
美國總統拜登展開亞洲行之際,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也終於攤牌,表示台灣未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讓民進黨政府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若短期內難以加入IPEF,中長期也不易成為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成員,台灣要如何避免被邊緣化的命運?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總算上路,新北市長侯友宜大聲疾呼許久、中央跟進的防疫新制再添一筆;當初中央不開放的理由是擔心偽陽性及人權,如今不再擔心難道是快篩試劑進化?還是人權不重要了?或是雙北疫情趨穩、南部疫情逐漸攀升才決定啟動?防疫是科學,民選政治人物侯友宜聽專家意見用科學防疫,喊科學防疫的政府卻用政治思維來面對疫情,豈不荒唐。
蔡英文總統有2個數字應該永遠放在心上,55%和255萬。前者是蔡英文2次總統選舉在新北市的平均得票率,後者是在新北市的總得票數,新北市民2次都用壓倒性的熱情支持蔡英文。2022年520就職6周年,新北市正遭逢全台最嚴峻的疫情侵襲,戶籍地在新北市的蔡英文過門不入,「跳蛙」到隔壁的桃園市視察,豈不坐實外界對總統「防疫分藍綠」的質疑,55%和255萬能不心涼嗎?...
拜登一席「如果中共犯台,美國承諾軍事介入」的問答,掀起了拜登亞洲行的最高潮。外媒甚至以數十年來美國對台灣最清楚的承諾,或是拜登跨越「戰略模糊」界限來形容這談話的衝擊性。不過,「瞌睡喬」果然不負眾望,不但白宮、國防部長緊跟著澄清「一個中國政策沒變」,當記者第二天追問拜登「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已經結束了嗎?」拜登自己又重申,「不」,「政策根本沒有改變,我在發表聲明時就說過了」。拜登自己一再反覆「失言」,果然是「戰略模糊」的實踐高手。
最近Netflix「炎上」了,粉專臉書小編日前貼出一則酸買不到快篩的迷因哏,導演楊雅喆開出第一槍表態「Netflix還在公然造謠,我退訂了。Bye」,部分網友立刻蜂擁而上,以現在台灣根本沒有買不到快篩為由,要求Netflix道歉。Netflix雖緊急刪文,但遲了兩天才聲明表示將「深自檢討」。就在網友圍剿Netflix的同時,台灣許多在家照護的確診者卻因清冠一號大缺貨四處求藥卻不可得。從指揮中心轉為「共存」以來,台灣從缺快篩、缺藥物到缺病床,每一樣與共存息息相關的核心防疫物資樣樣都缺,怎麼還好意思出征Netflix要求道歉?
12年前的今天,剛連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黨內勸進下宣布參選新北市長,這場硬仗是蔡英文承擔民進黨黨內重責的關鍵一戰,雖然她先輸了新北,再輸了2012總統大選,但若沒有新北這一仗,蔡英文就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桃園市長提名的爭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和被提名人張善政都道歉了,這盤棋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保單之亂已持續數周,但主管機關始終呈現「放空」狀態,保險公司、業務人員及保戶各有立場,陷入僵局。貪婪的業者、無為的政府與焦慮的民眾彼此牽引,形成系統性危機的「超完美風暴」,金管會如果繼續看天吃飯,台灣恐怕會災情慘重。
總統就職六周年,就在這個日子裡,指揮中心公布今年確診人數跨過百萬大關,死亡也新增五十九例,皆創今年新高。這兩項數字壓在政府身上,任誰都不能輕鬆以待。不僅總統府自己選擇靜默,網軍也沉默以對,只有眼裡相信「政府好棒棒」的行政院長蘇貞昌,還不忘在行政院會裡吹捧著自己的政績,一幅何不食肉糜的心態,全然無視庶民為防疫奔波,生活大亂的苦處,也真是疫情下讓人感到格外突兀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