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基本工資是否會持續調漲,達「連8漲」?今年度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29日召開首次工作小組會議,勞動部長許銘春上周表示,今年基本工資仍會朝調升方向進行,但對CPI恐連2年突破2%,調幅能否比照去年的逾4%,她則態度保留,僅稱將待第三季視總經數據而定,不會提前拍板。
美國兩家地區銀行矽谷銀行(SVB)及第一共和銀行在上周倒閉、銀行業危機又從美國蔓延至歐洲的瑞信集團,愈來愈多投資人預期聯準會(Fed)的升息周期可能結束,23日的FOMC會議可能暫停升息。甚至有人認為最快5月或6月降息,預期年底時Fed的政策利率比現在低整整一個百分點,也就是利率區間會回到3.5%至3.75%。
核二廠2號機預計14日停機除役,外界憂心缺電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表示,核二廠2號機已經40年,依法時間到了就一定要停機,經濟部從去年開始調度相關機組,「都安排好了,不會有缺電的問題」。 另外,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27日召開,決定今年4月至9月電價是否調漲。台電表示,去年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國際燃料暴漲...
行政院主計總處7日將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由於去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預估在基期較高因素影響下,2月CPI年增率可望回落到3%以下。 1月CPI飆升至3.04%,不僅連18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也是自去年7月之後,再度飆升衝破3%,創下半年新高水準,主要是受到農曆春節效應和蔬菜漲幅超乎預期影響,若扣除春節效應,1月CPI年增率應為2.78%、核心CPI為2.70%,和去年12月差不多。
國發會3月1日將發布今年1月景氣燈號,在出口、外銷數據、工業生產指數皆持續翻黑的衝擊下,預估會亮出第三顆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以「像在坐雲霄飛車」來形容今年景氣,他說,今年經濟狀況「起起伏伏」,每月預測都有變化,企業仍要面對一連串的挑戰。他說,一般看來,上半年挑戰較高,企業待年中庫存去化完成後,景氣可能會轉好。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將公布今(2023)年1月外銷訂單。統計處預估,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8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年減35.5%至32.1%,恐陷入「連五黑」。 經濟部坦言,今年外銷訂單比去年更加難以預測,在通膨陰影下,各國央行升息政策效益有遞延效果;再加上美中科技戰持續,都增加全球景氣前景疑慮。科技貨品高基期效應至少要等到今年第二季才能排除,全球終端需求尚未明顯反彈,傳統貨品需求何時回升也要持續觀察。
日前美國1月非農數據和ISM非製造業PMI指數表現亮眼,顯示出美國經濟韌性十足,這動搖了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提早結束升息的預期。但未料Fed主席鮑威爾在上周的講話中措辭偏軟,而Fed官員在公開講話中維持鷹派論調,這讓市場陷入猶豫不決。市場聚焦於14日的美國1月CPI數據。
財政部7日將公布今年1月出口,由於全球經濟景氣雜音仍多,預估出口年增率持續下滑,恐將「連五黑」。 去年出口走勢,從第一、二季年增率高達23.5%、15.4%,到第三季急速收縮至3.4%,勉強挺住正成長,但第四季就轉入下行軌道,年減8.6%,並終止連九季正成長。
明天台股開紅盤,但本周市場最關注的是美國聯準會(Fed)在2023年召開第一次FOMC會議,2月2日凌晨將舉行會後記者會,緊接著是英國與歐洲央行的利率決議結果。目前市場普遍預期Fed將只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歐洲則可能不只1碼。
主計總處本周三(1月18日)舉行國民所得概估統計記者會,並將公布2022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在出口翻黑的情況下,預期將下修去年11月底公布的1.52%預測值,也將牽動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三。 主計總處去年11月底才下修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06%,勉強「保三」,但那是在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1.52%的情況下。結果去年12月出口年減12.1%、連續四個月衰退,11月外銷訂單年減23.4%、是逾13年半最大減幅,且11月景氣燈號也亮起低迷的藍燈,每項指標皆顯示景氣急凍,下修2022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已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