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上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看好AI需求強勁帶動下,本季營收將創新高,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指出,正增產以滿足激增的需求,「我們正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訂單,以重新調整全球資料中心」,「電腦產業正同時經歷兩種轉型(transition)—加速運算和生成式AI。」
泰山經營權之爭進入最後決戰關鍵。泰山公司派針對市場派龍邦提出5月31日召集泰山股東臨時會提出假處分禁止股臨會召開,22日將開庭,法院宣判成為這次股東會能不能順利召開的重要關鍵。 龍邦國際等7位股東以過半股數根據公司法第173條之1召集股東會,認為龍邦所據召集股東會理由並非真實,並迴避提出另6名共同召集股東會的召集人資訊,所以提出假處分禁止5月31日股臨會召開。
金控超級法說周本周登場,本周共有三家金控舉行法說會,依序是中信金、台新金、富邦金。 中信金控法說會本周一(15日)召開,會中將公布2023年第一季營運概況;周二(16日)台新金控的線上法說會將發布今年首季營運情況;周四(18日)富邦金控將提出人壽隱含價值報告。
鴻海將在11日舉行線上法說會,除了公布第一季財報之外,也將展望第二季與下半年的景氣。法人關注重點包括:鴻海電動車開發新進度、iPhone 15新機開發狀況、人工智慧(AI)伺服器的出貨狀況,以及美國墨西哥印度與越南等全球布局的進度。 鴻海4月營收為4292億元,月增7.23%,年減11.77%,與公司預期約略相當,今年前四個月營收為1.89兆元,年減0.14%,為歷年同期次高。
美國聯準會(Fed)將在5月3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市場估計Fed再次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就會結束本次升息周期。但日前第一共和銀行又出現問題,市場又開始擔憂美國銀行業的問題,分析師認為此一最新發展Fed5月暫停升息的可能性略微升高,也有可能會延到6月升息。 無論5月還是6月升息1碼,聯邦基準利率將達5.25%,預計是這一波最後一次升息。
內政部本周將進行平均地權條例相關子法的預告。內政部長林右昌日前表示,此次子法的修正,有兩個重點,一是要根絕不當的惡意的炒作,二是要保障正常正當的經營者。 他說,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正,主要目的是打炒房,尤其是針對不當且惡意的炒房,這是老百姓所深惡痛絕的,之前房價高漲,但從去年到今年,預售屋成交量只剩三成。目前房價是溫和往下走,對整個國家經濟才是好事,而房市問題牽涉貨幣、土地、利率等,必須要有一套多面向的政策方案。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3月外銷訂單數據。經濟部預估3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8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年減23.4%至年減20.2%,恐陷入「連七黑」。第一季1376億美元至1396億美元,將較去年同期衰退20.5%至年減19.3%。...
主計總處11日發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預計CPI年增率應該仍會超過通膨警戒線2%。 今年2月CPI維持在2.43%高檔,加上4月起電價調漲,中央銀行為壓抑通膨,已在3月下旬預先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以抑制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
全民期待的普發現金6000元,除了部分銀行在3月31日及4月1日已提前撥款,多數銀行4月6日起將陸續發放,4月10日起開放民眾前往ATM領現,4月17日起可至郵局臨櫃領取。另針對特定偏鄉則採造冊發放,特定族群則可直接入帳。
今年的基本工資是否會持續調漲,達「連8漲」?今年度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29日召開首次工作小組會議,勞動部長許銘春上周表示,今年基本工資仍會朝調升方向進行,但對CPI恐連2年突破2%,調幅能否比照去年的逾4%,她則態度保留,僅稱將待第三季視總經數據而定,不會提前拍板。
美國兩家地區銀行矽谷銀行(SVB)及第一共和銀行在上周倒閉、銀行業危機又從美國蔓延至歐洲的瑞信集團,愈來愈多投資人預期聯準會(Fed)的升息周期可能結束,23日的FOMC會議可能暫停升息。甚至有人認為最快5月或6月降息,預期年底時Fed的政策利率比現在低整整一個百分點,也就是利率區間會回到3.5%至3.75%。
核二廠2號機預計14日停機除役,外界憂心缺電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表示,核二廠2號機已經40年,依法時間到了就一定要停機,經濟部從去年開始調度相關機組,「都安排好了,不會有缺電的問題」。 另外,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27日召開,決定今年4月至9月電價是否調漲。台電表示,去年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國際燃料暴漲...
行政院主計總處7日將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由於去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預估在基期較高因素影響下,2月CPI年增率可望回落到3%以下。 1月CPI飆升至3.04%,不僅連18個月超過2%通膨警戒線,也是自去年7月之後,再度飆升衝破3%,創下半年新高水準,主要是受到農曆春節效應和蔬菜漲幅超乎預期影響,若扣除春節效應,1月CPI年增率應為2.78%、核心CPI為2.70%,和去年12月差不多。
國發會3月1日將發布今年1月景氣燈號,在出口、外銷數據、工業生產指數皆持續翻黑的衝擊下,預估會亮出第三顆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以「像在坐雲霄飛車」來形容今年景氣,他說,今年經濟狀況「起起伏伏」,每月預測都有變化,企業仍要面對一連串的挑戰。他說,一般看來,上半年挑戰較高,企業待年中庫存去化完成後,景氣可能會轉好。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將公布今(2023)年1月外銷訂單。統計處預估,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8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年減35.5%至32.1%,恐陷入「連五黑」。 經濟部坦言,今年外銷訂單比去年更加難以預測,在通膨陰影下,各國央行升息政策效益有遞延效果;再加上美中科技戰持續,都增加全球景氣前景疑慮。科技貨品高基期效應至少要等到今年第二季才能排除,全球終端需求尚未明顯反彈,傳統貨品需求何時回升也要持續觀察。
日前美國1月非農數據和ISM非製造業PMI指數表現亮眼,顯示出美國經濟韌性十足,這動搖了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提早結束升息的預期。但未料Fed主席鮑威爾在上周的講話中措辭偏軟,而Fed官員在公開講話中維持鷹派論調,這讓市場陷入猶豫不決。市場聚焦於14日的美國1月CPI數據。
財政部7日將公布今年1月出口,由於全球經濟景氣雜音仍多,預估出口年增率持續下滑,恐將「連五黑」。 去年出口走勢,從第一、二季年增率高達23.5%、15.4%,到第三季急速收縮至3.4%,勉強挺住正成長,但第四季就轉入下行軌道,年減8.6%,並終止連九季正成長。
明天台股開紅盤,但本周市場最關注的是美國聯準會(Fed)在2023年召開第一次FOMC會議,2月2日凌晨將舉行會後記者會,緊接著是英國與歐洲央行的利率決議結果。目前市場普遍預期Fed將只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歐洲則可能不只1碼。
主計總處本周三(1月18日)舉行國民所得概估統計記者會,並將公布2022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在出口翻黑的情況下,預期將下修去年11月底公布的1.52%預測值,也將牽動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三。 主計總處去年11月底才下修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06%,勉強「保三」,但那是在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1.52%的情況下。結果去年12月出口年減12.1%、連續四個月衰退,11月外銷訂單年減23.4%、是逾13年半最大減幅,且11月景氣燈號也亮起低迷的藍燈,每項指標皆顯示景氣急凍,下修2022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已在所難免。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日前將年輕世代最為在意的《平均地權條例》與《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排入議程,該修正案被稱為打炒房草案,立法院力拚1月9日順利三讀通過,並在今年第二季上路。 去年12月21日,躺在立法院長達8個月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終於在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修正草案並祭出五大重拳遏止炒房,包括限制換約轉售、禁止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需申報登錄、限制私法人購屋,將嚴懲投機炒作行為,最高可處3年徒刑或併科5000萬元罰金,且限期未改善者可連續處罰。
今年1月起,有多項與民眾相關的權益調整。 每月基本工資,將從25,250元調整為26,400元;時薪部分則由168元變成176元,勞保費率調整為12%。 由於基本工資將調升至2萬6400元,若以今年費率計算,每名勞工每月保費多53元、雇主每月每名勞工增加185元、政府補助保費每月增加26元;職業工會被保險人每月負擔保費增加159元。調漲費率後,預估今年勞保收入將增加209億餘元。
國發會27日將發布11月景氣燈號。預估在出口數據、工業生產指數雙雙翻黑的衝擊下,綜合判斷分數掉分的機率相當高,一旦掉二分,景氣燈號就會從現在代表景氣趨緩的黃藍燈,滑落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 10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未降反升」,主因是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綠燈轉呈紅燈,分數增加二分,這是受到半導體大廠設備進口大增所致。不過,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這項數列受到廠商投資時程、計畫影響,波動很大,之後仍有可能回落。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將公布11月外銷訂單。統計處上月預估,11月外銷訂單同樣不樂觀,訂單金額落在540億美元至560億美元,預估年減14.5%至17.6% ,衰退幅度恐達「雙位數」,外銷訂單恐再陷「連三黑」。 至於2022年全年能否守住正成長?官員表示,接下來11、12月平均訂單金額至少須達到549億美元以上才能守住正成長;但該金額正好位於統計處11月預估的中間值,因此11月外銷訂單將是關鍵。
本周大事主要是美國公布11月CPI以及聯準會(Fed)的利率決策會議、台灣央行召開第四季理監事會議,都將決定未來利率走勢。特別是Fed在FOMC會議(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中將提出全新的利率點陣圖,以及對明年經濟展望和通膨看法。 美國11月PPI(生產者指數)上升 0.3%,高於市場預估的 0.2%。雖然這份報告顯示通膨有正在減緩的趨勢,但投資人擔心,預定在Fed本周決策會議前夕公布的CPI,可能也會高於預期。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6日將舉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台灣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以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人張淑芬,與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都將親臨。 彭博社報導還點名台積電大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都會出席。
本周要關注的國際財經大事主要是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華府演說,及相關GDP、就業數據。尤其是鮑爾談話是否由鷹轉鴿,更會牽動市場投資情緒。 聯準會官員在本月稍早的會議上得出結論,應在不久後放緩升息步伐以減緩過度緊縮的風險,暗示他們傾向於12月升息幅度縮小到2碼(0.5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本周二(11月22日)發布10月失業率。9月失業率降至3.66%,已降到今年疫情升溫前的水準,是近五個月最低,依過去5年經驗,第四季失業率應該還會再降低。 主計總處評估,隨著解封後商業活動恢復,大學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目前國內整體失業情勢已回到今年疫情前4月水準,呈現穩定狀態。不過,近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主計總處表示會持續關注近期無薪假再起後續對失業率的影響。
G20峰會本周在印尼峇里島登場。外界最關注的是中美二巨頭會談,美國總統拜登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坐下來面對面會談,包括台灣問題、美國芯片禁令,以及烏克蘭戰爭和中俄關係,預估都將是主要議題。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自宣布以來,首次談判時間一直尚未出爐,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上周表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回合談判,敲定在台灣時間8日、9日於美國紐約舉行,預計由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帶隊,雙方討論議題涵蓋貿易便捷化、反貪腐、法規實務及中小企業等議題。
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將於11月3日召開,市場多半認為Fed會再升息3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重點將聚焦未來聯準會對於資金緊縮的態度與步伐何時放緩。 另外,本周也將公布公布10月非農就業跟失業率,將牽動市場投資情緒。今年通膨居高不下,美股最大跌幅曾達24%,但期間美國每周連續請領失業金人數仍持續下降,顯示就業市場仍相當強健,給予聯準會繼續緊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