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公布的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10月數字年增率趨緩,再加上美國上上周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超預期進一步回升,創兩年多來新高,市場反應相對平靜。PCE通膨指標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均代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結束升息、明年上半年開始降息的信號。
由於民間投資動能減緩,資本形成明顯不如預期,主計總處在10月底時將第3季經濟成長率下修為2.32%,下修0.22個百分點,如果第4季維持先前估計值不變,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1.55%,下修到1.5%邊緣。 且經濟部日前公布10月外銷訂單,年減4.6%,連14黑,使得以外銷為主的台灣經濟前景看來不甚樂觀。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卻表示樂觀。不過專家認為,加薪幅度追不上物價漲幅,連帶影響部分民眾只儲蓄不消費,可能會不利於台灣內需。
行政院主計總處22日將公布10月失業率;9月失業率為3.48%,較上月下降0.08個百分點,為23年同期最低。10月失業率一般會下降,但要注意今年是否因出口景氣不佳影響而走升。 另外,主計總處23日將發布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主要是公布今年非典型工作者人數。去年非典型工作者為79.8萬人,較前年微增1千人或0.06%,占全體就業人數7.02%,三年來再度回升。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於本月15日在舊金山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場邊舉行拜習會。由於全球經濟面臨許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各方期待亞太地區繼續發揮引擎作用,帶領全球經濟成長。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總裁兼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日前到大陸拜會商務部長王文濤後,周一親自來台主持台中四廠開幕典禮,市場預期梅羅特拉將對半導體與記憶體市況釋出最新看法。 台灣是美光生產DRAM重鎮, 美光高達逾6成DRAM產品由台灣廠生產。台灣廠已開始量產1-beta製程技術,新世代的1-gamma製程首採極紫外光(EUV)技術,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量產。 另外,晶片大廠英特爾11月7日在台北舉辦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將由該公司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親自來台於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 基辛格於今年5月曾訪台,為自家Intel Vision 2023活動站台,當時是他回鍋兩年多以來,第四度造訪台灣,也是他今年第二度訪台,被外界視為來台固樁意味濃厚。
美國聯準會(Fed)在美東時間11月1日(台灣時間11月2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數據顯示,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4.9%,較第2季的2.1%顯著加速,並創下近兩年來最大單季增幅。儘管Fed曾表示今年內會再升息一次,但分析師認為利率按兵不動機率高。 經濟學者也指出,美國個人9月消費支出(PCE)增強,整體及核心通膨率月升幅比8月稍高,顯示消費良好,而潛在通膨壓力溫和升高,估計不會使Fed的立場轉趨鷹派,預料本周會議將再度維持利率不變。
國發會27日將發布9月景氣燈號,由於9月出口轉正,可望推升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只是9月外銷訂單仍未翻紅,要挑戰變燈有一定難度。9月若續呈藍燈,將進入「連11藍」。 國發會上月發布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5分,與7月持平,燈號連續十個月亮出代表低迷藍燈,為史上第二長。已比金融海嘯時期的連九藍還久,並追平2011年11月到2012年8月的歐債危機,以及2015年6月到2016年3月的科技景氣下滑。
台積電第3季法人說明會將於19日舉行。由於法說會前為緘默期,因此台積電上周六運動會後,並未像往年一樣安排聯訪,而是由創辦人張忠謀自行召開記者會,談他對半導體產業的看法。 多數外資預期,台積電第4季營收有望季增10%,毛利率約在52~53%區間;不過,美系外資認為,因英特爾3奈米委外和美國廠N4廠延遲因素,台積電資本支出可能再遞延,今明兩年資本支出均維持280億美元左右...
大陸商務部自4月12日宣布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後,8月17日涉及產品已從立案時的2,455項調整至目前的2,509項,初步調查結果預計最快10月12日出爐。 一般認為,陸方在第一階段會公布初步調查結果,但不會具體公布相關反制措施,有可能從《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中挑選項目下手。
行政院主計總處5日將公布9月物價調查結果,8月CPI年增率2.52%,終結連續兩個月低於2%,達7個月以來新高。主要休閒娛樂需求推升娛樂服務價格,加上颱風來襲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9月天候依然不佳,油價飆高,估CPI會再上升,恐仍超過2%通膨警戒線。
國發會將於27日公布8月景氣燈號,預估在出口、外銷訂單表現皆不如預期的情況下,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可能回落,景氣燈號仍將呈現代表「低迷」的藍燈,恐連十藍。 7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5分,較6月增加二分,連續三個月回升,距離黃藍燈只剩二分。不過,景氣燈號續亮藍燈,已連九藍。當時國發會表示,7月落底訊號較6月更明顯,第4季有機會變燈。
本周可說是全球超級央行周,9月21日這一天,不僅美國聯準會(Fed)要公布最新利率決策,台灣央行也將舉行理監事會議,日本央行則預計於9月22日公布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Fed會維持偏鴿態度、放緩升息,台灣央行也有望維持利率按兵不動。
蘋果預計將在美西時間9月12日上午10點(台灣時間13日凌晨1時)發表新一代手機iPhone 15,由於新機硬體將全面升級,加上全球手機市場疲軟,新機能帶動需求復甦備受關注。 不過,搶在iPhone 15發表前,華為繼上周無預警推出最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後,8日又無預告推出Mate 60 Pro+和折疊式手機和Mate X5兩款新手機,首批預購一樣被秒殺。
SEMICON Taiwan於6日到8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吸引850家海內外廠商參與,展出達3000個展覽攤位,還將邀請台積董事長劉德音出席「大師論壇」進行交流,持續領航全球半導體產業關鍵技術討論。
國發會28日發布7月景氣對策信號,估計7月景氣燈號將連九藍。 上個月發布的6月景氣對策信號判斷分數為13分,較5月略增1分,燈號續亮代表低迷的藍燈,已是去年11月以來連續第八個藍燈。景氣領先指標持續下跌,同時指標則是微幅上升,顯示國內浮現景氣止跌跡象,惟成長動能仍偏弱...
正因為出口不振,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已保不住2%。主計總處上周五表示,由於各國進行緊縮貨幣政策遞延效應干擾全球經濟活動,抑制終端商品需求,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時間拉長,外貿動能降溫,加上去年基數甚高,影響我國商品出口表現。估下半年隨廠商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加上人工智慧(AI)應用興起,帶動伺服器相關產品需求增加,出口減幅可望縮小,預測今年出口4338億美元,衰退9.51%。 經濟部上月公布6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41.8億美元,是今年第三低,年減24.9%,是連十黑。累計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金額為2685.7億美元,年減20.8%,更是13年以來最大減幅。
行政院主計總處18日將發布經濟預測,更新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測。由於出口衰退、投資表現不如預期,全年GDP成長率幾乎確定難以「保二」。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45%,較5月預測數減少0.3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經濟衰退0.72%,顯示經濟動能疲弱。在第三、四季預測不變前提下,今年經濟成長率估降至1.95%,跌破2%大關。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開幕,總部設在高雄,採取北高雙營運方式進行。 碳交所董事長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碳交所是由證交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設立,規畫資本額15億元,初期資本額10億元,證交所出資6億元、國發基金4億元,由證交所負責營運。
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將發布7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估在AI浪潮持續熱燒下,指數可望持續回升,有機會挑戰轉為擴張。6月製造業PMI雖連4個月緊縮,惟緊縮速度大幅趨緩,指數回升至48.3%,終結連三跌,並創四個月來相對高點,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認為,當前製造業情勢可解讀為「五窮並未六絕」,且下半年有望逐步復甦。注意7月是否持續回升,還是只是曇花一現?
美國聯準會26日召開會議。儘管美國通貨膨脹正在降溫,但市場預計Fed今年還會再升息一次。 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分析師中,多數預期本周會是最後一次升息。就連Fed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也表示,普遍預期Fed本周升息,這可能是本輪緊縮行動中的最後一次。柏南克表示:「Fed將在下次會議升息25個基點(1碼,0.25個百分點)」、「7月的這一次升息,很可能會是最後一次」。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0日舉行法說會。法人推估,在蘋果新機加持下,台積電第三季營收有機會季增逾一成,但因終端需求依然偏疲,尤其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疲軟,拖垮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買氣,台積有可能在20日法說會時再次下修全年營收展望。
行政院主計總處10日將公布5月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由於5月CPI年增率回落至2.02%,物價稍有降溫,1至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有機會擺脫負成長。 今年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與實質總薪資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實質總薪資成長率7年來首度由正轉負,受通膨影響,4月兩項數字仍未好轉。
財政部7日將公布最新出口統計,推估6月出口約介於352億至363億美元間,年減14%至16.5%,將是連十黑,預計要到第四季才會成長。 5月出口年減14.1%,主要受外銷產品價格下滑、通膨及升息效應限縮終端需求、存貨水位較高、比較基期偏高等四大因素影響。尤其是指標出口貨品之一的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在5月仍衰退...
7月起,多項新制將上路。最受矚目是年初公告的打炒房策略《平均地權條例》與相關子法、《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內政部祭出五重拳打炒房,包括1、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2、重罰不動產炒作行為,違者將按交易戶數處最低100萬元、最高5000萬元罰鍰;3、建立檢舉獎金機制...
經濟部統計處20日將公布5月外銷訂單。受到全球景氣轉冷影響,科技貨品及傳統貨品都難有好表現,統計處日前預估,5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05億美元至425億美元,年減26.9%至年減23.3%,恐連續九個月衰退,上半年外銷訂單恐難以轉正。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開會,儘管Fed先前雖預示可能在6月會議暫停升息,但是加拿大及澳洲央行日前決議提高利率,讓市場大吃一驚,投資人也擔心Fed有可能像加、澳央行打消升息暫且住手的念頭。Fed是否打住升息,還要看美國的物價狀況,13日美國發布的物價情況將是風向球。
多家重量級金控股東會本周登場,其中新光金經營權之爭最受矚目。目前公司派及改革派互有斬獲,公司派15位候選人已獲兩大外資支持,包括強調股東行動主義的外資機構Insightia,及外資投票顧問機構Glass Lewis。不過,改革派洪士琪拿下三大民間委託書通路商,小型券商的委託書經營也都順利,估計取得四成股權,拿下三分之二股權。
輝達(Nvidia)上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看好AI需求強勁帶動下,本季營收將創新高,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指出,正增產以滿足激增的需求,「我們正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訂單,以重新調整全球資料中心」,「電腦產業正同時經歷兩種轉型(transition)—加速運算和生成式AI。」
泰山經營權之爭進入最後決戰關鍵。泰山公司派針對市場派龍邦提出5月31日召集泰山股東臨時會提出假處分禁止股臨會召開,22日將開庭,法院宣判成為這次股東會能不能順利召開的重要關鍵。 龍邦國際等7位股東以過半股數根據公司法第173條之1召集股東會,認為龍邦所據召集股東會理由並非真實,並迴避提出另6名共同召集股東會的召集人資訊,所以提出假處分禁止5月31日股臨會召開。
金控超級法說周本周登場,本周共有三家金控舉行法說會,依序是中信金、台新金、富邦金。 中信金控法說會本周一(15日)召開,會中將公布2023年第一季營運概況;周二(16日)台新金控的線上法說會將發布今年首季營運情況;周四(18日)富邦金控將提出人壽隱含價值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