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財經

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熱議與風潮,連科技大廠老闆都鼓勵員工使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老闆員工都愛用ChatGPT 企業機密卻恐讓對手看光光

從矽谷到全球,ChatGPT紅透半邊天,人們不但喜歡跟它對話,學生也喜歡拿它來做功課,上班族甚至運用它給出的資訊做報告,各行各業都喜歡這個新應用。ChatGPT屬於生成式AI(人工智慧),國際研調機構Omdia看好今年是生成式AI早期發展階段,大量創造性革新將因生成式AI陸續浮現,因應生成式AI新時代來臨,科技大廠也打算制定相關使用規範,以免員工使用這些AI工具時,無意間將公司機密留在雲端,被競爭對手看光光。

2022年台積技術論壇上,就親自詮釋2奈米製程,強調2奈米相較N3E,在相同功率下,速度至少提升10%至15%;在相同速度下,功耗可減少25%至30%。記者鍾張涵/攝影

低調研發16年 台積電把決戰祕密武器留台灣

「台積已學會與400名夥伴一起合作共舞,但英特爾從頭到尾是一個人獨舞」,台積創辦人張忠謀16日在一場論壇上,引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說法,指出儘管各大公司嘗試與台積競爭,但台積電已建立供應鏈群聚、分工與協同作戰經驗,在技術上具備領先優勢,落後者追趕不易。

台灣美光配合總部精簡人員進行自願離職及裁員,圖為台灣美光位於中科總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合意離職好聚好散 美光裁員10分鐘「領紅包簽名走人」

美國科技業掀起裁員潮,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台灣分公司也未倖免,有台灣員工在社群平台上透露被無預警資遣,明明前1小時還在開會,突然就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交出識別證,10分鐘內走人,也有人PO文指自己年資沒幾年,對「資遣費比分紅還大包」而感到滿意。比起一般企業裁員多採「非自願離職」,要走一段較長程序,還要給預告工資,勞資合意的「自願離職」真的比較好嗎?

林志穎自撞的特斯拉,火勢被撲滅後卻又復燃,是電動車滅火時遭遇的普遍難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電動車火燒陰影 未來電池研發 車廠、新創「就賭這一把」

2022年6月,美國加州一輛停在廢車場的特斯拉突然自燃。9月,美國通用汽車召修14.2萬輛電動車Chevrolet Bolt更換新電池,因為舊車有起火風險。隔月,知名藝人林志穎的特斯拉Model X自撞火燒車,台灣淡水客運電動公車充電時也不明原因自燃,還延燒至鄰近另輛電動公車,兩車足足燒了一個多小時。

聊天機器人ChatGPT風潮,引發各界熱議學生是否可以運用AI輔助撰寫作業、報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ChatGPT也打付費戰 2大體驗「升級」一般用戶需要嗎?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近期爆紅,公開短短一季以來,免費版就吸引上億粉絲,近期火速推出訂閱模式;推特、FB、IG也針對旗下用戶「藍勾勾」推出收費新制。各大平台紛紛改打「付費戰」,民眾真的有必要花錢訂閱?

金融股民多為存股族或退休族,許多是依靠股利收入支撐生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控拿「老本」配息 最怕2後遺症 存股族小心被反咬

去年股債雙跌加上防疫險理賠衝擊,導致不少金控公司獲利大減,影響到今年金控配發現金股利,但金融股向來是股民偏愛的存股標的,為了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部分金控爭取以「法定盈餘公積」或「資本公積」來配發現金股利給股東,形同挪用「老本」來配息給股東。不過,存股族可別只看到配息率就開心,還需留意金控配完息後,股價的反應,與後續是否須增資來強化資本。

有錢人為何愛用私法人名義買房?其中一個好處是可確保隱私、傳承管理家族資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打「私法人」買房 恐衝擊豪宅買氣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堪稱史上最剽悍打炒房法案,其中,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管制私法人購屋,是建商最在意的部分。其中,管制私法人購屋,即未來私法人購買住宅,須符合長期出租、做為員工宿舍、都更危老等用途,經官方許可後才能購買,並限制5年內不可轉售。此舉所為何來?

台灣發電占比中,火力發電包括燃煤、燃氣,仍會是未來主軸,且在短期目標中將占80%。圖為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火力發電「混燒」減碳 揭開混燒之鑰 台電關卡重重

2050年要達到零碳排,對全世界各國來說都是難題,尤其在獨立電網難以支撐大量再生能源、能源原料又大多仰賴進口的台灣,這時候,能降低火力發電機組排碳量的「混氫」、甚至「混氨」等混燒技術,就至關重要。

日本年輕人重視TP值,能花5分鐘快速達到運動效果,絕對不花1小時走進健身房。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Z世代愛TP值 連生活也快轉 催出時效比商機

出生於網路蓬勃發展的Z世代,每天都得接收大量新資訊,為了夠快、夠跟得上流行,「TP值」成了流行新顯學,這也讓他們養成了3分鐘聽完一首歌、5分鐘快速健身、25分鐘看完一集劇集的全新生活習慣。

未來一台自駕車至少需要4000顆晶片, 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上百倍的成長空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終極電動車 1輛4千顆晶片 半導體業將迎來爆炸成長

你知道未來一輛車子會自動開到你想要的目的地,需要多少顆晶片嗎?答案是至少4000顆 !雖然各車廠未宣布時間表,卻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甚至資通訊產業帶來巨大浪潮,業者都想從中找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