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你簽過「器官捐贈卡」嗎?你知道「器官捐贈」和「善終三法」嗎?你知道年滿20歲,就可以透過「公證」來簽署醫療自主權和表達捐贈意願嗎?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談到,令他難以忘懷的個案,她是一位18歲的少女,因術後進食不幸嗆到而離世,原以為器捐是提高她的生存率,沒想到意外縮短她性命,他坦承「這是非常難以承受之重!」 這次,我們邀請到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器官移植醫學的權威李明哲分享一路上的心路歷程,還有,生命末期臨終關懷可以做什麼?器官捐贈、病人自主權、善終三法為什麼很重要?
有些人認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要求的條件嚴格,轉而尋求斷食善終,但現行法規真的嚴格、斷食善終又是好的嗎?本集榮幸邀請到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分享他在臨床遇過的各種故事,以及安寧緩和醫療其實可以涵蓋的範圍,而他也在最後透露對目前生死議題的看法。
一個人住院、接受手術被視為挑戰,因為不只需要陪伴與協助,面對病情轉折和治療選擇,如何做出醫療決定更是一門功課。事先準備,預先沙盤推演,利用病主法接受諮商、預立醫療決定和代理人,可以盡量減少慌亂與遺憾。 如今病主法上路4年,臨床常見的是高齡或重病者參加簽署,但她卻在上路不到2個月就去簽署了,這一切還得從23歲的一場大病說起...來聽聽她的起念和簽署過程吧!
前主播楊玉欣年輕時經常跌倒,直到有一天無法站起來,有同樣困擾的三姊弟才意識到「難道這是一種病?」經檢查確認罹患罕見疾病,被醫生宣判那年,楊玉欣19歲。她的身體功能一點一滴喪失,如今像住在百歲老人身體裡,卻依舊保持光鮮亮麗,她推動的亞洲第一部「病主法」上路4年,現在她又挑戰社會處長工作,許多人擔心她的身體受不了,她霸氣宣告,要做到死的那一天。
生命最後一哩路要一路救到掛嗎?天邊孝子一意孤行造成的悲傷故事,要一再發生嗎?4年前「病人自主權利法」一上路,宜蘭縣消保官王雅琳一家三代五口就率先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書;隔年媽媽中風惡化,醫生問要插管搶救嗎?王雅琳回憶,都簽了預立醫療當下還是很煎熬,此後的母親節再也沒有母親,她想到就淚崩,但要是重來,她還是會做同樣的決定。...
我國「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近兩年,迄今預立醫療決定的人數不到兩萬人,僅占全國成年人口千分之一。簽署的人數少,代表絕大多數國人面對生死毫無準備,一旦意外發生,要不要插管、氣切或急救?自己沒辦法決定,改由驚魂未定的家屬來承擔。
我國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是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專法,已實施近2年,迄今預立醫療決定的人數不到兩萬人,即使已簽署的當事人,一旦關鍵時刻家屬不放手,醫療人員在病人與家屬之間,宛如夾心餅乾般煎熬為難,有家屬揚言對醫護提告、甚至拳腳相向,病人自主善終的權利,在家屬呼天嗆地的叫喊中已聽不見。
「病人自主權利法」去年元月上路,台灣社會邁向「善終」再跨出一步。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趙可式回顧42年前冬天,她收拾了衣物與聖經,做好「殺人入獄」的心理準備後,親手為全身衰竭的父親拔除氣管內管。如今,趙可式身為晚期癌症病人,她經過諮商,已經預立醫療決定「順其自然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