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ove是紐約時報專欄,也譯作「摩登情愛」,由讀者投稿,講述與愛相關的故事,包括親子、手足、男女、朋友之間的各種愛。專欄部分篇章已改編為影集,在亞馬遜Prime Video播出。本報取得紐時授權,隔周精選一篇刊出。 【精彩劇透】爸爸是個全球出差的人,我和姊妹偶爾拿他長時間不在家開玩笑,說他可能在外另有個家。多年後我們發現,真有另外一家人存在。
「給我保管,長大再給你」?大家小時候是否有壓歲錢直接被家長收走,存起來的經驗?如今作為父母,是否也是比照辦理?親子之間在使用壓歲錢時,經常產生衝突,因為孩子會說:「那是我的!」有些家長會讓小錢變成孩子的小金庫,有些家長則認為,小孩的紅包是小孩自己的資產,雖然小朋友的零用錢或是一般的花費都來自於父母,「但小孩的紅包不必然就是父母資產大水庫的一部分。」
一名國小教師分享,曾有孩子在課堂上學到關於紅包的運用與管理,回家後跟爸媽爭執紅包所有權,爸媽反認為學校老師過度干涉。越來越多孩子將「紅包」視為長輩的「贈與」,但如何合理的處置,親子需要有共識,可與孩子討論「合理的額度」交由孩子處分,家長藉此觀察孩子金錢支出是建立在「需要」還是「想要」?理財專家建議,先幫孩子開專戶存壓歲錢,存到一定金額,可考慮基金定期定額,孩子若臨青少年期,可以參與管理帳戶。
住在美國的傑克與妻子結婚近20年,共同育有4個孩子,兩人離婚時,最小的女兒才1歲。傑克說,前妻再婚後,小女兒較喜歡繼父,長大後變得更討厭與他相處。專家指出,某些情況下,親子疏遠的決定明顯是由某一方做出,但是父母與子女切斷關係的源頭是誰先下手,往往更加模糊不清。儘管如此,疏遠不等於老死不相往來,再度相聚和解很常見;這些父母在等的可能是孩子先做出改變。...
在歐美,越來越多成年兒女因各種原因不再與父母聯繫,使得重要節日本該三代同堂的熱鬧餐桌,頓時冷清不少。相較之下,父母主動與孩子斷絕往來的情況則不太常見。一個可能原因是,他們比起成年兒女更難與人開口談這種「家醜」。然而這種情況確實會發生,痛下決定的年邁父母往往獨自承受傷痛。無論在東西方,社會總是賦予家長崇高的使命,但專家說這種無條件的愛是非常有問題的。...
日本步入超高齡化社會,不過防誤踩油門、偏離車道等科技輔助普及,加上愈來愈多不適合開車的老人把駕照繳回,不再碰方向盤,長輩駕車死亡平均件數逐年遞減。然而放棄開車這件事,永遠是父母與子女的修羅場。...
大陸有一篇經典課文「媽媽喜歡吃魚頭」,被視為母愛的象徵,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時空背景、生活條件都發生改變,這類行為已不再被主流社會倡導,大陸年輕一代之間,更興起一種「再苦不能苦自己」的育兒觀,他們拒絕父母對兒女「自我感動」式的付出,認為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愛自己,更不應該以此對兒女進行情緒勒索。
新北市文林國小「開外掛」辦實體銀行,辦得跟真銀行一樣,開辦之初有人擔心學生變功利,反對聲浪不小,但畢業行員回饋,上了國中發現不少同學花錢不手軟,1000塊好像不是錢,無法體會這筆錢的份量,難道不曉得爸媽賺錢辛苦?家扶中心扶助的大專生說,上過理財課後更懂規劃,若有打工,一年可儲蓄好幾萬元,加上補助金,畢業後就有一筆錢能買摩托車。專家指出,理財概念光說不行,實戰體悟才是關鍵。
很多父母不和孩子談理財,也不給零用錢,只給一張儲值悠遊卡支應基本開支,用錢再找大人商量出錢。專家喊話,別再當小孩的財務長,親子理財不可或缺,除了身教,家長更要在生活中機會教育,建立正確金錢觀,攸關未來銀行怎麼看待孩子的信用,五作法一關鍵,養成孩子妥善自主處理財務能力,當金錢的主人。...
「如果有3個蛋糕,一定會讓身為長子的我先選」、「我的玩具是弟妹的十倍多」、「長子房間特別大」,日本福井縣辦過名為「地方長男」的座談會,做為家中第一個兒子,似乎享盡好處。引起學者好奇,一個家庭的長子未來發展真的比較好嗎,會不會是扶不起的阿斗呢,追蹤得到了答案。
大學開學,各校都可看到爸媽,甚至阿公阿嬤提著大包小包陪著孩子入學,宿舍管理員、老師儼然成為安親班老師,孩子有沒有上課、吃飽穿暖都要問,許多媽寶、巨嬰大學生幾乎無法生活自理,遇到各種問題就是打電話找爸媽,再讓爸媽致電給學校協助解決,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特質會養出巨嬰大學生?又要如何才能教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衛福部國健署2001年起推行母嬰親善政策,內容多半跟哺餵母乳有關,包括不給配方奶、每天24小時親子同室,雖立意良善,但過度強調母乳的不可替代性,醫院為達評鑑標準也強推母乳種種好處,忽略新手媽媽的身心需求,也給少奶的女性壓力。
出版業面臨寒冬,全台書店倒一堆,台北市重慶南路書店街凋零。值得關注的是,書店進駐建案接待中心,卻在近年湧現蔚為風尚,變成熱門打卡景點,搖身成妝點門面、助攻銷售的招式,連地產界都稱奇;另看準台灣人愛美食,接待中心的異業結盟還包含餐飲、品酒等,賞屋之餘,邊吃邊拍照,業者分享這幾招最收攏人心。
近來不少名人夫妻因離婚爭奪孩子親權、探視權的新聞,屢躍媒體版面。經統計,國內逾85%離異夫妻都是協議離婚,因沒法院介入、缺乏專業協助,以致雙方無法深入討論將來如何探視、教養、維繫親子關係等問題;夾在父母中間的小孩也被推上火線,面臨忠誠兩難,民間團體多年前就推動「共親職」、「合作父母」,強調夫妻離異仍是「親職同盟」。
中選會今發布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公告。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本次選舉共有9種地方公職人員選舉,11月26日投票,預估選舉人數近1930萬人,首投族約有76萬人,將選出1萬1023名地方公職人員。 九合一選舉預計在全國設置1萬7648處投開票所,動員超過30萬名選務工作人員,候選人登記日期從8月29日至9月2日。此外,立法院3月25日三讀攸關18歲公民權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1條之1條文修正案,中選會定11月26日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
近期不少公園的遊戲場還拉起封鎖線,家長、小朋友都抱怨「看得到、玩不到」;縣市政府解釋,礙於法規要求,須經指定檢驗機構勘驗合格才能開放,但檢驗機構量能不足,許多遊戲場完工後,仍苦等不到檢驗。「還我特色公園聯盟」理事長張雅琳指出,一次檢驗費至少上萬元,很多縣市因經費不足,乾脆拆除舊遊具,遊戲場改作其他用途,更傷童心。
疫情衝擊各文化產業,視覺展覽產業比起人際接觸勢必更密集的表演藝術產業,雖然受創較小,仍歷經天翻地覆。尤其是自籌款比率較高的場館,為生存更必須卯足全力,疫情下忙碌程度可說是疫情前的三倍。
疫情共存、暑假來臨,加上交通部觀光局悠遊國旅補助方案7月15日上路,各大業者鎖定親子度假商機,不僅和角色IP合作,或與網紅教師、學校單位、博物館等合作,推出住房、特色遊程體驗,更特別打造專屬孩童的遊戲空間,讓客房變身一間間兒童FUN玩遊戲室,力拚暑假檔期住房率與平均房價「價量齊揚」。也讓原本位於都會區的商務型飯店和郊外的休閒度假型飯店界線越來越模糊。...
炎炎夏日,親子一起去超涼的室內場館、來個小旅行最棒了。近年來,全台場館多元、越來越豐富、有趣。如台中科博館的幼兒科學園、...
現代社會發展多元,未婚產子的情況越來越多,在缺乏法定制度保障下,一旦發生繼承事件往往糾紛不斷,台中林姓男子與溫女交往產下一子,兩人沒有結婚,小孩出生沒多久,林男撒手人寰,林的房產暫時登記在其母名下,多年後小孩長大想要回房產,林母翻臉不認孫,雙方只得對簿公堂,法界人士說,這類未婚產子不管將來是否結婚,起碼先透過認領程序保障小孩的法定權益,可以避掉日後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