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獨立參選總統連署起跑,郭辦公布三波連署站點增加到31個,苗栗縣連署總部9月22日大張旗鼓成立, 由前縣長徐耀昌擔任榮譽執行長,國民黨同日下午祭出黨紀,對徐耀昌做出「開除黨籍」最嚴厲處分。郭台銘逆風向前,但地方政治盟友受重傷,連鎖效應受注目。 國民黨人士表示,郭台銘連署啟動,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結束訪美行程返台,郭接下來的連署成果和民調支持度,將牽動侯友宜的民調乃至10月可能觸及的藍白合作。
民眾黨中央評議委員會日前開會,以黨內「廉政準則」規定,決定將遭檢方以貪汙罪嫌起訴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處分停止黨權,直到判決確定無罪前,都不得聲請恢復黨權。外界多解讀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切割」,目的在止血、救民調。有前民眾黨幕僚說,表面上民眾黨是依黨內規定行事,實際上除了救民調的表面理由,也代表柯文哲下了要與郭台銘切割的決心。 不過學者認為這些說法都有「過度解釋」嫌疑,並指郭台銘真正的窗口是柯文哲無法切割的「她」…
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接連爆發住豪宅、搭名車、親友干政等爭議,讓民眾黨內炸鍋,近日不少支持者打電話到黨部開罵,批評高虹安對民眾黨傷害大;就連柯文哲近期到各地走訪時,不少地方人士建議柯要處理高虹安,逼得民眾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出手,暫停高虹安黨職,一方面要切割高虹安止血,同時幫柯文哲清理戰場。
「你對我非常重要,沒有你在,就沒有我。」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最後一站,在舊金山僑宴即將結束時達到最高潮。26年前,侯友宜任台北市刑大隊長時,自南非武官卓懋祺官邸中救出的卓家男嬰查克突然出現在會場,兩人溫馨擁抱,也為侯友宜訪美行畫下美麗句點。 侯友宜訪美8天4城市的「對話與深化的友誼之旅」結束,22日清晨將抵達台灣。若把訪美行程稱之為「考試」,侯友宜行有「三大科」,分別是智庫、政界、僑界,其中配合華府行程安排「外交事務期刊」在18日凌晨零點刊出侯的投書,成為侯後往論述基調,背後則煞費苦心...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獨立參選總統昨天(20日)正式展開連署。受訪時郭台銘表示,連署第一天,支持者的踴躍程度「有點超乎我的想像」;郭台銘競選辦公室未說明連署目標份數及達標時程,熟悉連署作業的國民黨人士表示,郭台銘要藉連署在非綠整合中扮演角色,連署份數一定要超越過關門檻的「兩倍」,能否達標,連署啟動後兩周就能見真章。 然而國民黨祭堅壁清野,之前已經開鍘中常委范成連,中央考紀會明天下午將開考紀會議處公開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選總統的苗栗縣前縣長徐耀昌黨紀處分案,最新被鎖定的是,屏東縣議長周典論、中常委周孟蓉父女…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結束華府行,美國學者不約而同使用實質討論來形容與侯友宜的對話。 在3天的密集拜會中,侯友宜閉門與拜登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和智庫學者座談,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客座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和傳統基金會亞洲中心研究員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會後均以substantive(實質)來形容。...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及其副手賴佩霞獲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為2024年總統副總統被連署人,原訂19日開放已設置完成之連署站點供民眾連署、收件,但郭總部宣布暫緩開放,以對工作人員實施防護措施演練,加強對連署人的個人資料保護,最快20日正式對外開放。政壇人士表示,郭台銘團隊對外宣示重視連署人的個資保護,不惜「浪費」一天寶貴的連署時間,這個動作是對的,但能否因此化解民眾心魔,在詐騙集團猖獗的現在,將自己的身分證影本交付出去,持保留態度。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9月14日啟程訪美,美國在台協會(AIT)強調美方重視公平性,不會偏袒任何一位參選人;因此侯友宜本次雖然會到訪華府,但在此「公平對待」原則下,無緣進入白宮與國務院。不過,回顧2011年國民黨執政時期,當年競選連任的前總統馬英九因有總統身分,依照美方原則不能進華府,因此派分身、台灣加油讚執行長金溥聰訪美;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是以總統參選人身分訪問華府,卻未受到任何限制。...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 現身為政黨總統參選人造勢的僑宴,2.5小時全程參與。她不僅釋出願意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對話的訊息,也在致詞時期待蔡英文總統派人赴美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反映的是拜登政府面對台灣明年總統大選的微妙態度。她那短短5分鐘的演講預留了伏筆,以追求美國利益最大化...
2024年總統大選逼近,鴻海創辦人郭台銘9月17日與搭檔賴佩霞一同前往中選會登記連署,要在11月2日前完成近29萬份連署書,對於沒有政黨奧援的郭台銘來說,將是一大挑戰。郭陣營內部人士認為,為了趕在11月前能討論與藍白合的可能,恐怕10月中旬就必須收集到足夠的連署書,以證明實力。
巴西進口蛋衍生的「圖利」與「食安」雙風暴延燒大半個月,農業部長陳吉仲再度成為眾矢之的。過去民進黨內對於陳吉仲涉及的爭議,大多是護航、緩頰,但蛋蛋危機之火愈燒愈旺,眼看要燒到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賴嫡系人馬的立委林俊憲也隱忍不住,公開點名農業部說清楚,綠營內部憂心選情的不安及對陳吉仲危機處理不滿的情緒正在悶燒,一位南部綠委焦急地說:「選前任何爭議事件沒處理好,對選情一定會有影響!」 面對進口蛋爭議延燒,陳吉仲17日下午傳出請辭獲准,行政院4小時後才發新聞稿稱陳吉仲曾口頭向行政院長陳建仁表達願負起責任;但行政院表示:「現階段陳部長有責任持續向各界釐清所有質疑,並將進口蛋政策進行通盤檢討」,「沒有請辭獲准情事」。同時間也傳出賴清德競總及中央黨部對陳吉仲的動向並未第一時間掌握。隨著22日立法院即將開議,「小英男孩」陳吉仲的去留不僅牽動藍綠大選攻防,也正掀起綠營內部派系之爭…
「我對於北京的意圖,不會存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對美國支持台灣的安全,也不會視為理所當然。」這段話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紐約與「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座談時首度提出;緊接著,侯在中午「外交關係委員會」(CFR)午餐座談時,更提出一份報告,顯示台海危機連三年被列為潛在衝突第一級,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將衝擊美國國家利益、牽動印太區域秩序,以此強調兩岸應加強對話,才能降低衝突。 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以「和平鷹」形容侯友宜與傳統深藍「和平鴿」路線,做出區隔。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首站到紐約,行程都刻意保持低調,一場與地主紐約市長亞當斯的會面,事先未列在行程上,侯與隨行成員秘密前往,與亞當斯見了面。這場被形容為「簡短巧遇」的會面,讓侯友宜訪美行首站就「低調有亮點」,幕後其實有文章。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提名找資深藝人賴佩霞擔任副手,加上金鐘獎昨天也宣布賴佩霞以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總統候選人「林月真」角色入圍最佳女配角,引發話題性討論。對於「郭賴配」造成的「浪」,立法院朝野有一致共識,均認為有十足「娛樂效果」,各界對賴佩霞的好奇,確實讓郭台銘近來被邊緣化的處境,昨天重新站上浪頭,但同時也認為,賴佩霞這波掀起的浪,無法持久...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宣布連署參選總統副手搭檔是藝人賴佩霞,賴佩霞在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中飾演總統候選人並當選的林月真,如今躍出銀幕成為真實世界總統大選的副總統連署參選人。據了解,賴佩霞的出線,不但跌破外界眼鏡,且確實很「意外」,推薦賴的是郭台銘選戰重要諮詢幕僚、「新新聞」前總編輯楊照。...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明天(14日)傍晚啟程展開8天訪美行程,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明天上午則將公布副手人選。侯訪美華府行程美方針對行政部門設下嚴格的框架,侯能否在框架內取得突破,為總統選情加分,是此行焦點;郭台銘副手到位共同申請成為總統選舉被連署人,即將啟動全台連署行動。侯、郭隔海互別苗頭,競合逐漸白熱化。...
新竹市長高虹安近日接連被爆跑行程坐私人豪車,入住由「好朋友」李忠庭承租的市價5000萬元豪宅套房,新竹市文化局前局長錢康明透露李忠庭沒在新竹市府任職,卻頻頻找市府首長在市府外談事情,甚至高虹安被質疑「掰」理由要求法院審理她的博士論文涉著作權案改期,高虹安曾為近期被討論度最高的政治人物,應不為過。 高虹安種種爭議受關注的原因,在於高虹安能否在新竹市站穩腳步,牽涉她背後兩位老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與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在2024年大選的選情。到目前為止,郭台銘仍相信高虹安是清白的,柯文哲則說不知道詳細情節,也沒辦法回應,柯會否與高虹安切割?態度微妙。
從明(13)日到17日,是2024總統大選法定連署申請日,據了解,已宣布將獨立參選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將在14日前往中選會遞交被連署人申請書,並公布副手人選。不過對副手人選是誰,郭台銘陣營仍保密到家。不過目前傳出的口袋人選有3人,其中一人過去與郭台銘互動最多,完全符合郭台銘開出的「女性」、「能力強」以及「有公益經驗」等副手條件,且與郭台銘的交情程度,能配合「隨時得退選」這樣特別的要求,被認為「可能不是首選」 卻是「最佳救援」。
有民調指國民黨提名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逐漸站穩第二,民眾黨提名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近來受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指收受豪宅、豪車等爭議影響,氣勢減弱,傳出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有意出面擔任藍白合、甚至整合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桶箍」,非綠陣營整合時機已到?不過學者認為,藍白合、非綠整合最大的難題,是在真正談成藍白合後,現在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人,不僅可能不再支持柯文哲,甚至可能因為失望轉而藉投票「教訓」柯文哲。...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自宣布獨立參選2024總統,似讓藍白皆繃緊神經,盼加速藍白合,降低郭台銘參選的效應之外,亦進一步邊緣化郭台銘,讓郭在大選中的角色「越小越好」。然而,對比歐洲左派、右派大體而言基於理念的結盟,國民黨、民眾黨如果合作,於外界看來不免像是共同爭奪執政權,爾後分食政治利益的「分贓大聯盟」。再者,藍白若合,是否又將衍生出憲政運作問題?種種課題皆須克服。又,藍白整合的過程,應如何避免淪為分贓,完成建築在理念和共同價值之上的結合?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如何整合外界霧裡看花,郭陣營早在宣布參選前,大舉吸收前柯營幕僚與輔選團隊,包含民眾黨前副秘書長陳建璋、前黃珊珊核心幕僚張家銘、以及曾替柯文哲2018年市長選舉、民眾黨2020不分區選舉、黃珊珊2022年市長選舉操刀文宣與輔選的黃建東,傳出都已進入郭團隊服務,被解讀是在替「郭柯合」鋪路,非綠整合的各種組合,似乎又傳出新可能,不過柯文哲陣營不以為然表示,用人才流動解讀郭柯整合,是言過其實,郭董若想藉由這層關係整合柯文哲,恐怕打錯如意算盤。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連署參選總統催化「藍白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6日中常會談話提出在野合作「堆疊」論,在理念政策部分更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隔空接招。黨內認為,朱、柯舖陳藍白合已有默契,雙方在立委選舉的合作,民眾黨新竹市立委是否提名是觀察指標,至於總統大選的合作,仍要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後的支持度,估計最快10月才會明朗。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最近「有感政見」連發,其中「80歲以上長者申請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65歲以上長者繳稅級距在20%以下者免健保費」兩項討論度最高,驚動其他總統參選人「拿香跟拜」,民進黨賴清德說巴氏量表有檢討必要,行政院也即時討論朝多元認定方向放寬,衛福部也說會將沒收入、沒財產65歲以上長者納健保費補助對象;民眾黨柯文哲陣營則說早將巴氏量表納入政見,只是侯友宜搶先一步宣布。 拿香跟拜也好、被搶先宣布而扼腕也罷,總之,侯友宜最近確實搶得話語權,不少人私下評論「終於會選舉了!」侯友宜的目的何在?無非是想藉此提升其民調支持度到穩定第二、非綠最大咖,以搶得非綠整合主導權,徐圖逆轉勝,算盤打得輕巧,但距離目標仍遠。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走訪花蓮,與花蓮立委傅崐萁同台,傅崐萁表態「支持侯友宜」,象徵兩人破冰。侯在去年九合一大時疾呼「黑金不能復辟」,被認為是劍指時任黨中央選策會成員傅崐萁,傅與藍營地方派系一直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保持密切互動,因此侯今天花蓮行成為觀察指標。藍營人士透露,其實不只是花蓮,包含雲林、苗栗等許多地方派系,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及藍營人士穿針引線下,也已經在朝團結的方向前進,非綠整合漸露曙光…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期接連拋出觀光、老農津貼、癌症基金、80歲以上廢巴氏量表等政策,昨再提出65歲以上民眾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排富後全額補助健保,還不忘酸民進黨在他公布政見後都「拿香跟拜」。據悉,侯團隊決定採短打策略,找出可以超越執政黨和其他總統參選人的政見主張,抓到對人民真的有用,又可以讓社會有感的政見出擊,目標是在9月14日訪美前讓自身民調坐穩第二。 另一方面,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宣布啟動連署,但他拋出的在野陣營喝咖啡談整合仍沒下文。國民黨中常委范成連3日陪同郭台銘造勢,國民黨昨立即開鍘,對范做出停止黨權2年的處分。黨內也已點名在范成連後的下個觀察對象是「她」,不會容許違紀行為形成骨牌效應。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來在民調中穩定領先,8月下旬在部分民調中支持度甚至破四成,沒想到同時間綠營發生兩件可視為挫敗的網路事件,不少網路鄉民譏諷綠營「是嫌賴清德的票太多嗎?」 第一件是立場親綠的網紅醫師「小劉醫師—劉宗瑀」對先前發文質疑有「錢錢立場」的百萬訂閱YouTuber「許伯&簡芝—倉鼠人」道歉了;第二件則是民進黨籍新竹市議員楊玲宜在網路發文宣傳為選民爭取裝設爆閃燈,吸引長期關心交通問題的YouTuber Cheap留言建議,卻演變成Cheap杠上楊玲宜,力挺Cheap的聲量還多一些。 其實不只這兩件事,過往深受網路鄉民、年輕人喜愛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近來貼文也屢被「檢討」;民進黨立委賴品妤「摔倒」影片,網路言論卻是譏諷的多,同情的少。民進黨擅長的「網路戰」優勢不再,發生什麼事?
宣布投入2024年總統大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副手是誰?媒體近來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的蛛絲馬跡,進行一波「郭台銘副手」的流量操作,前立委、電視節目主持人陳文茜、雲朗集團總經理盛治仁都被點名,最近傳出的人選則是名模林志玲,愈傳愈離譜,逼得郭台銘自己都出來澄清「副手找林志玲」傳聞,指找副手是很嚴肅的事,不要亂開玩笑。郭台銘急尋副手,相對之下,藍白陣營卻似乎不急,原因何在?
非綠陣營最近出現新變化,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投入總統大選,以獨立參選人身分進行連署。民進黨定調將此事視為國民黨家務事,要求黨籍民代對連署等後續選務不參與、不評論,但黨內仍密切關注藍白整合情勢。除了郭的連署與民調情形是觀察指標,綠營更關注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私下評估柯的「三高」,每一高都可能牽動2024選戰發展。...
2024總統大選可能演變為「四腳督」大戰,在野整合進度不明,情勢詭譎。依規定,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要登記連署最後期限是9月1...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原本規畫出訪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甚至考慮二度訪美,不過,隨著選戰逐漸加溫,加上在野黨整合問題持續被關注,民眾黨內評估,柯今年4月就已經訪問過美國,新加坡去年底也才去過,沒有選前非要再參訪的必要性,強調並非行程安排不順利而不去。柯文哲接下來行程將以國內為主,勤跑各地基層,還計畫要仿傚前總統馬英九的「這一招」,希望突破南部疏於地方經營的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