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到美國展開為期12天的「經濟科技開拓之旅」,行前透過其辦公室表示此行不談政治,而是要談永續、科技、經濟發展,希望透過自己長達40年的在全球科技業及國際經貿的經驗、知識及人脈,希望尋得台美合作策略,強化台灣與世界經濟緊密合作及在地緣區域衝突下的供應鍊角色。
蔡英文總統29日率團出訪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及貝里斯,預計過境美國紐約、洛杉磯時發表演說、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前總統馬英九則早一步在27日啟程,到大陸進行「祭祖之旅」。同一時間,意欲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啟程訪美;三人出訪受到高度關注之餘,反而讓藍綠總統候選人呼聲最高的侯友宜、賴清德成了「邊緣人」。
2024大選逼近,國民黨定義這次總統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未來總統候選人的兩岸論述備受關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任後積極拓展黨務外交,國民黨智庫近月更密集討論兩岸論述,盼能夠為未來的總統候選人在對外關係以及兩岸關係上開路,以助國民黨明年順利重返執政。
民進黨立委初選登記上周截止,最後共有15個選區必須初選,將於4月17日至5月初進行民調。立委初選結束後,將處理艱困選區徵召,大約5月後陸續底定。不過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最大的難關,將是不分區立委提名,大約在10到11月左右開始討論名單。依照往例,各派系都會有人進入不分區,但賴清德主導下的不分區到底會如何安排「政治組」名單?
民進黨立委初選,不少人違反「誠信條款」,仍有待黨中央拆彈,而對綠營來說,下一顆選舉未爆彈,是黨主席賴清德上任後親自拍板的「學倫機制」。民進黨2024年提名參選人應簽署學位論文學術倫理聲明書,但據了解,因為林智堅論文案效應,有些參選人怕碩博士論文被「放大檢視」,已在私下評估,乾脆不以碩士以上學歷登記參選,避免學倫爭議。
國民黨昨天拍板2024總統採徵召方式提名候選人,用「徵召」不用「初選」,不但提前啟動提名作業,也等於排除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參加「初選」的非黨員資格問題,徵召提名過程勢須將郭台銘納入,除非郭台銘和新北市長侯友宜能整合出一組人選,否則「郭侯大戰」恐提前開打。高雄縣前縣長楊秋興表示,國民黨徵召如果排除郭台銘,就等於提前宣布民進黨的賴清德勝選,侯友宜若離開新北市長,結局將是「韓國瑜2.0」。
近期政壇相當熱鬧,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因為黨中央先前公布的「誠信條款」原則性建議,在立委提名部分與黨內派系產生微妙的競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因先前公布的「選策會」成員風波,忙著修補與「最強母雞」新北市長侯友宜的關係,上演同台擁抱團結戲碼。
在各方批評下,國民黨中央決定停止「立法委員選舉策略會議」運作,改回歸以「中央提名委員會」決定2024立委、總統提名事宜。傳出國民黨中央擬邀國民黨執政的台北、新北、桃園、台中4都市長參加該委員會運作,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核心幕僚認為,不論侯是否參選總統,侯都是「當事人」,黨中央應該要有更周延的考量。桃園市長張善政的核心幕僚則表示,應該會配合黨中央的運作。至於台北、台中,幕僚則強調加不加入運作不是問題,扮演的角色才是關鍵。...
國民黨選策會名單被質疑「黑金復辟」,讓黨內陷入猜忌,有人批評這是朱立倫的「毀黨計畫」,也有人認為新北市長侯友宜算計太多。黨內議論,向來對黨事務保持距離鮮少表態的侯友宜,這次搶先對朱立倫出重拳,出的卻是「七傷拳」,七分得意,三分毀黨、毀自己,恐讓自己2024徵召出線計畫生變。
副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央提名策略小組召集人、屏東縣前縣長潘孟安陪同下,今天上午親自完成2024年總統黨內初選登記,並發表簡短談話,號召台灣隊「Team Taiwan,挺台灣」,團結一致,持續壯大台灣,讓他有機會站到第一線「拚經濟、護民主、強國防、保和平」,守護台灣的民主、和平與繁榮。但這番說法能彌平外界對他兩岸路線的疑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