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周報

拜規不一定賀隨 「賀錦麗外交」會是什麼樣貌?

經過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線上投票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左)確定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她並於6日宣布競選搭擋為現年60歲的明尼蘇達州長華茲(右)。路透
經過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線上投票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左)確定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她並於6日宣布競選搭擋為現年60歲的明尼蘇達州長華茲(右)。路透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民主黨準總統候選人賀錦麗過去不以外交見長,如今接棒出征,其對外事務立場格外受矚,若入主白宮將如何重塑美國外交?

看點2:

孟加拉6月恢復一度廢除的公務員職缺配額制度,引發學生示威,迄今已逾300人喪命,執政長達15年的總理哈希納倉皇出逃,為孟加拉帶來了岌岌可危的權力真空。

看點3:

以色列接連暗殺真主黨及哈瑪斯高層,中東緊張局勢快速升級,美國、卡達與埃及等斡旋國呼籲以哈雙方「緊急談判」,但隨著哈瑪斯強硬派代表辛瓦上位,停火協議能有多少進展仍是未知數。

不被拜登陰影束縛 賀錦麗外交將更著重人權面向

經過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線上投票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確定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她並於6日宣布競選搭擋,是現年60歲的明尼蘇達州長華茲(Tim Walz)。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將於本月19日至22日在芝加哥舉行,屆時將正式提名兩人為正副總統候選人,並由候選人發表接受提名的演說。

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委託馬利斯特學院(Marist College)於本月1日至4日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賀錦麗的支持率達到51%,領先對手川普3個百分點,主要獲得受高等教育之白人女性、非裔、拉丁裔等群體的支持。在議題方面,川普在經濟和移民上較佔優勢,賀錦麗則在維護民主、美國的全球角色及墮胎等議題上更受歡迎。

後續觀察點

•延續主流路線-賀錦麗作為副總統雖然有十多次的外訪經驗,但並非以外交政策見長,出訪和發言基本上是受白宮主導,而非反映其外交理念;拜登本身就是一位累積有50年以上外交政策經驗的老手,當初會選擇賀錦麗搭擋是看中她的族裔代表性及國內政策背景。如今賀錦麗接棒參選,在接下來剩不到90天的競選期間,以及若選上後的執政初期,可預期在外交政策上會暫時延續拜登路線,但隨環境變動,她肯定會針對政策有所調整。

以賀錦麗過去4年副總統身份的發言紀錄,來預測其未來外交政策未必準確,不過她的外交理念與拜登應該差異不大,包括繼續堅定對烏克蘭和台灣的支持、維持對北約和盟邦的承諾、與中國大陸維持競爭而非衝突的關係等。

•逐步走出新路-如果賀錦麗當選總統,她的風格會與以往男性領導人強調美國利益和強硬作風不一樣,律師出身的她,可能會更關注人權問題、婦女和兒童的處境。其次,她所用的人也會不同,未來若上台,也許會暫時留任如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安顧問蘇利文等拜登身邊的外交大將,但一段時間後,應該就會換上自己的人馬。

此外,賀錦麗是加州民主黨人,屬於黨內的自由左派,與拜登的中間派意識形態不同,雖然此刻為了選票和團結會往中間移動,但她仍然比較接近自由派的想法,例如日前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會談中,對加薩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強調不能對苦難麻木,這與拜登政府避免公開批評以色列的做法形成對比,也被視為對年輕選民和阿拉伯裔對美國偏袒以色列感到不滿的回應。

•副手挑選考量-賀錦麗對副手的選擇,也反映其對加薩局勢的關切。原本熱門人選賓州州長夏皮洛學生時代曾是激進的猶太復國主義者,賀錦麗擔心在民主黨代表大會上可能會引發爭議,因此棄夏皮洛、選擇華茲作為競選搭擋。

不過華茲面臨的挑戰是,其早年在中國大陸的工作經驗及相關發言,被共和黨貼「親中」標籤。事實上在2016年之前,美國的政治人物幾乎都與中國大陸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發言也較為正面,直到2018年後反中言論才開始增多,經過疫情的影響更為明顯,包括經濟競爭、國家安全等問題在近幾年逐漸成為焦點。共和黨方面雖會質疑華茲的立場,但效果可能有限,應不至於對選情產生過多負面影響。

賀錦麗挑華茲當副手 大砲型發言會嚇跑中間選民嗎?

川普選錯副手 賀錦麗挑華茲「左左聯合」是明智選擇?

孟加拉學運演變成血腥暴動 印度正密切觀望情勢發展

孟加拉因公務員職缺配額制度引發長達數周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造成至少300人死亡,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5日請辭出逃印度,長達15年的執政生涯劃下狼狽句點。總統辦公室隨之宣布解散國會,並在與學運領袖及軍方協調後,任命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領導臨時政府。

背景(粗體):配額制度將56%公務員職位保留給特定族群,其中30%給予1971年參與孟加拉獨立戰爭的退伍軍人親屬,這項「任人唯親」的制度在2018年曾一度被廢除,但今年6月又被下級法院恢復,令學生大為光火,在7月1日展開封鎖行動,示威潮隨後一路延燒;7月16日鎮壓首次造成人員死亡後,抗議招聘特權轉為要求哈希納下台的政治危機,其獨裁作風招致公眾怒火,不少抗議人士指現在不只是工作配額問題,而是為後代子孫爭取自由生活的奮力一搏。

深度解析

•憤怒蔓延主因-孟加拉學生示威看似起因於公家職缺給予優惠配額制度的小事,實則是對經濟壓力及政治不滿的龐大民怨。孟加拉1971年自巴基斯坦獨立時,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哈希納2009年上台後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6%,平均每人所得甚至在2021年超越印度,很大程度得益於以女性為主的工廠勞動力所推動的成衣出口業。

她在去年承諾要把整個孟加拉變成一個「繁榮發達的國家」,但政府數據顯示通膨率在2023-24年上升至9.73%,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且全國約有1800萬名年輕人失業,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各方對差別待遇的憤怒一觸即發。儘管抗議爆發後,最高法院在7月中旬裁決取消了大部分配額,仍未能平息騷亂,對經濟現狀的不滿,加上哈希納近年來日益獨裁,都是引發動盪的因素。

•南亞動盪頻仍-南亞國家動亂屢見不鮮,2022年斯里蘭卡也因空前經濟危機而爆發動亂,從當時抗議群眾攻入總統府、衝進總理私宅放火、闖入國營電視台等,可以看出背後也有對政治的不滿,時任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與胞兄馬欣達·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佔據高位十幾年,與哈希納統治孟加拉15年如出一轍;鄰國巴基斯坦也有類似情況,去年亦爆發多起大規模動亂,這些國家未來的發展值得繼續觀察。

•政治庇護可能性-1947年英屬印度被分割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終在印度支持下,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自此兩國關係密切,印度政府曾在1975年孟加拉動盪期間,提供還未當上孟加拉總理的哈希納庇護,她掌權後自然投桃報李,持續和印度打好關係。如今哈希納遭逢困境,新德里當局或會考慮暫時接納她,但也擔心若給予政治庇護,恐會導致與孟加拉新政權的關係生變,在此考量下印度可能會讓她到其他國家尋求庇護,例如英國,以擺脫這個棘手問題。

滅門血案塑造了她 孟加拉總理哈希納轉向反民主之路

印度核武戰力大躍進 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藏玄機讓中國如坐針氈?

中東逼近開戰邊緣 斡旋方急叩以哈重返停火談判

在中東局勢緊繃之際,主導斡旋的美國、卡達與埃及8日晚間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以色列與哈瑪斯15日在杜哈或開羅重返談判桌,以敲定加薩停火和人質協議,即美國支持的加薩3階段停火協議提案。對此,以色列證實將派出代表團參加會談,哈瑪斯則尚未回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消息指,伊朗正考慮取消報復以色列,以換取加薩停火計畫。

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黨的威脅持續逼近,或於幾日內攻擊以色列,報復以軍擊殺真主黨內最資深指揮官蘇克爾(Fuad Shukr);真主黨旗下《消息報》(Al-Akhbar)以頭版暗示,報復目標可能是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軍情總部或其他重要情報基地。

背景:去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雙方進行了多輪談判,但自去年11月達成短暫停火並換取部分被扣押人員獲釋之後,再無進展。美國總統拜登5月底公開發布由以色列和美國共同制定的加薩停火提案,第一階段是為期6周的「全面停火」,期間以軍從加薩人口集中地區撤離,並釋放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取婦女、老人和傷者等部分被哈瑪斯扣押的人質,以及部分遇害人質遺體;第二階段為雙方就永久結束敵對行動的條款進行談判,包括釋放包含男性士兵在內所有剩餘人質,以及以色列軍隊將從加薩全面撤軍;第三階段則包括啟動「加薩重大重建計畫」。

深度解析

•停火協議變數-哈瑪斯前領導人哈尼雅(Ismail Haniyeh)原是停火談判的首席代表,當時與以色列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停火與人質交換囚犯協議,但7月31日在伊朗德黑蘭下榻處遇刺身亡後,政治局主席由「強硬派」代表辛瓦(Yahya Sinwar)接任,在其領導下,停火談判能否順利進行仍有待觀察。

•陷多線戰事危機-除了加薩南部的哈瑪斯之外,以色列還面臨北部真主黨、東部葉門胡塞武裝組織及伊朗威脅,如果真的發生攻擊,將會是多方面的協同作戰,屆時以色列必然會進行反擊,形成螺旋式的衝突升級,這是各方最不願意看到的,美國和中國大陸最近一直在疏通此事,試圖避免演變成一場全面的戰爭。

•憂心報復後果-以色列在德黑蘭策動刺殺對伊朗而言是極大的羞辱,外界預期伊朗這次的反應,可能會比今年4月報復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還大,不過伊朗能否承受後果需要慎重評估,加上若停火談判重啟,這件事可能還有轉圜餘地。

外傳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懇求該國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不要對以色列進行直接攻擊,且警告這將會對他的總統任期造成毀滅性影響,還可能削弱伊朗經濟,甚至導致國家崩潰。

二戰後美國海軍最激烈的海戰 紅海危機為何拖7個月仍無解

標準飛彈史/首個擊毀目標非敵機 用神盾艦對抗伊朗成美軍黑暗回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歡慶4周年!闖關168好禮大放送!中獎機會超高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