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九個月不到,台北市觀光傳播局長陳淑慧成了蔣萬安市府團隊首位下台的局長,陳淑慧9月25日轉任北市府參事,遺缺由副秘書長王秋冬接任,王仍兼任副秘書長。陳淑慧曾創造台東熱氣球熱潮,被譽為「熱氣球之母」,蔣萬安看重她的觀光專長重用,陳上任後幾場大型活動也都創造人潮,如今幕後推手卻黯然離開。 多位台北市議員質疑陳淑慧與議員關係不佳、在市府內的跨局處溝通也有問題;走過風風雨雨,陳淑慧表示,「觀光不是靠一個人完成,而是要靠一群人……」
台南市政府日前高調舉行記者會,宣布廢除9場漁電共生執照,市長黃偉哲並在臉書上強調要確保有養殖事實才有電,絕不容許掛羊頭賣狗肉。然而據了解,遭撤照的林姓管理人曾強硬拒絕查核委員進入現場查核,市府早在7、8月就已經撤照卻未對外公布,如今台南市府是被迫出手公布撤照訊息,更傳出市長黃偉哲在記者會隔天下令市府噤聲,唯恐掀起輿論批評。 對此台南市政府經發局駁斥,強調撤照是依法行政,按程序辦理。農業局廢止業者農業設施容許、經發局廢止再生能源設備登記後,隔日隨即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既已主動開記者會,何來後續「不准對外談此事」之說?不知這種傳聞從何而來?
民進黨拚戰2024大選,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民調支持度長期領先。不過,民進黨內高度憂心立委選情,黨內人士坦言,現階段距離國會過半的57席,仍有一段差距。除了寄望賴清德扮演選戰領頭羊,黨內認為還有三張「隱藏王牌」,包括8年執政始終維持過半的支持度的總統蔡英文、「會做事」的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此外,黨內也高度期待由「她」擔任賴清德副手,爭取更多青年選票,成為總統立委選戰的最強「催票機」。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期間,以「台灣在極端之間的路線,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兩岸避戰方案」為題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並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等四大智庫閉門演說,在台灣被許多人認為與民進黨政府親近的學者、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侯友宜「有備而來」(well prepare),引發討論。 不過近日卻有部分大陸學者在多個媒體及網路平台發表評論,指責侯友宜的3D戰略首要提到的是「威攝」(Deterrence),避談九二共識、不提兩岸一中,在美國終於露出「倚美謀獨」真面目等。但國內學者表示,北京或許會對侯友宜「3D戰略」的說法不開心,但也應該知道侯友宜有選舉需求,應該可以忍受,聯合報數位版帶讀者一探國內學者的深入解析...
近期多個媒體、民調機構發布2024年大選民調,概同指向三個趨勢。一是無論是民進黨頼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的「三腳督」,還是加上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四腳督」,賴清德均為領頭者,且領先其他候選人有一定幅度。國民黨與民眾黨兩黨合不合得成,一方面是權力分配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對自身發展的憂慮。藍營和白營,對於合作後的發展,各存疑慮。...
2024總統大選剩下不到5個月,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民調穩定領先,非綠整合八字還沒一撇,說了很久的藍白合,始終沒共識,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誰也不想當副手,但現階段,他們都爭著當「民調老二」。 然而民調玄機多,光是市話、手機或網路等不同調查型態的影響,就各有說法;就目前多家民調機構所做出的民調中,市話、手機各占多少、或者採用電話調查還是網路調查,對各個參選人的民調結果,也呈現出不同影響。
經濟部組改將於明日(26日)正式生效,其中工業局改制為產業發展署,副署長一職竟傳出,擬由去年曾深陷桃色風暴的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的核心幕僚、現任經濟部技監鄒宇新出任,其人事決定出人意料。據悉,該人事命令仍在行政院簽核,近期就會對外正式公布。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到立法院專案報告進口蛋事宜,卻沒有消弭民眾對進口蛋的食安疑慮,蛋價重回專案進口前的價位,且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有民調指出,進口蛋爭議已影響讓陳建仁的施政滿意度與不滿意度首度「死亡交叉」,民進黨、總統蔡英文的支持度也都呈現大幅下降趨勢,而農業網紅「Lin bay 好油」林裕紘因遭側翼出征等至停更,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至今也未表達看法,也被部分人士視為民進黨民調下挫原因。 然而為何有民進黨人士認為,進口蛋爭議應不至於再擴大,藍營又該如何做,才能逼賴清德對缺蛋、缺電等民生問題表示看法?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美行,闡明國民黨對美立場,提出「攻堅理論」談兩岸關係、在矽谷談台灣科技產業布局,呼應美國「友岸外包」政策,此行侯力甩親中標籤,目的就是要讓美國安心,強調國民黨重返執政,美方關切的一切議題、利益皆能獲保障,不隨政黨輪替而改變。 明年底美國亦要迎接總統大選,在拜登政府的評估中,台海絕對不能成為不穩定因子,否則將嚴重影響拜登選情,故美方需要穩定台海局勢,同時維持美國利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務實台獨」雖轉向,但仍充滿不確定性,疑賴論發酵,美方不敢承擔風險;而當侯友宜提出的承諾能比肩民進黨,美國有何理由繼續對民進黨暗送秋波?
前總統馬英九2018年出版「八年執政回憶錄」,書中有一個章節叫「那些照顧馬英九的長輩們」;列出了兩位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吳伯雄,及監察院前院長錢復等人,但2023年錢復出回憶錄第四卷,引述馬英九父親馬鶴凌的談話,說馬英九對年長者均有反感,「表面上禮貌周到,內心對年長者的意見,不會接受,也有反感」。對於錢復的說法,馬英九基金會表示,馬很敬重錢復,對其看法沒有評論。 而書中關於馬英九的描述,也意外掀起藍營「大老」們的波瀾,生氣、抱怨、更正,此起彼落。
俄烏戰爭開戰至今,俄羅斯面臨後繼無力的窘境,向北韓(朝鮮)尋求協助,金正恩親訪俄羅斯,會晤俄國總統普亭。西方一向將中國大陸、俄羅斯、朝鮮視為「軸心國連線」,倘觀察金正恩和普亭的會晤結果,符合俄朝雙方所需,是否將提供中國大陸若發動台海戰爭,友好國家可能如何協助的範例?
專案進口蛋爭議延燒,農業部長陳吉仲19日請辭獲准,盼為這場風暴止血。據了解,農業部無法及時化解爭議,讓蔡英文總統大為不滿,號稱「小英男孩」的陳吉仲,還曾被蔡總統「訓斥」。正值總統立委大選期間,進口蛋之火燒出綠色執政與選情危機,綠營內部認為,陳吉仲下台早已是必然,但能否因此平息「蛋蛋危機」,恐還需時間觀察。
新竹市長高虹安因任立委期間助理費爭議被起訴貪汙案,法官10月11日將傳喚她開庭,若一審判有罪就得下台,高同時背負資策會指控她博士論文侵權的官司,台北分庭審判,高虹安可說是訴訟兩頭燒,加上近來她在新竹市長任內諸多引發爭議作為,都可能還有後續其他官司纏身。以目前貪汙和著作權兩罪的性質論,案子輕重有別,她決定與資策會調解,專心於助理費案,或許是高虹安目前司法戰的第一要務,但能否守住市長寶座,仍有好幾個關卡待闖……
在「沒有請辭獲准」短短2天後,農業部長陳吉仲就變成「請辭獲准」,昨天一整天的鋪排,成了下台的「前奏」。不過回顧這整起請辭事件,最具戲劇性的兩大未解之謎,一是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的「怒批黨內放話」,到底是指誰?動機又為何?第二個則賴清德在整起事件中的角色為何?是背後的影武者?還是根本狀況外?
新竹市長高虹安屢成話題風暴,8月才因助理費涉貪官司遭起訴,9月又被爆搭名車、住豪宅,甚至是男友疑似干政等爭議。新竹市府多名從前市長林智堅任內留任至今的政務官都表示,儘管高虹安處理市政果決、專業,私底下也有柔軟親和的一面,但待人處事還是不夠圓融穩重,公私分際拿捏常失分寸,「非典型政治人物」行事作風,把自己推上輿論浪尖。...
農業部長陳吉仲因進口蛋爭議,昨天傳出向行政院長陳建仁表達歉意,並願負起責任。行政院在4小時後才澄清,沒有所謂陳吉仲「請辭獲准」情況。而陳吉仲請辭未獲准的「微妙」處,在於行政院的澄清是在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公開替陳吉仲抱不平之後才發出,且蘇貞昌發言直指「有人放話」,令人聯想到陳吉仲的「不准辭」與民進黨內派系競爭有關? 民進黨派系人士則說,陳吉仲的「不准辭」應還不是最後定論,立法院22日開議當天就排定由行政院長陳建仁就進口蛋事宜進行專案報告,若准陳吉仲在這個節骨眼辭官,反而無官一身輕,陳吉仲是否真的保住烏紗帽,還是得讓子彈飛一會兒。
獨立機關壓力大!監察院長陳菊詢問監院所屬機關審計部做出的審核報告,引發議論。立法院下轄的預算中心、法制局也都曾因「槍口對內」,遭受來自朝野立委的壓力,民進黨立委甚至曾嗆法制局,想當第114席立委(立院共113席立委)。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更曾直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誰都管它不到,它也什麼都不管」,時任NCC主委詹婷怡不久後即黯然請辭。...
「台大欺騙了大家!」台灣大學社科院院長蘇宏達對校方提出最沉重的控訴,起因是去年撼動政壇的林智堅與陳明通學倫案,此案在九合一縣市長大選延燒,重創了民進黨的選情,也造成台大校譽受損,如今仍餘波不斷。 然而,台大9月12日舉行年度「名譽教授、卸任主管暨退休人員茶會」,校長陳文章逐一頒發紀念品給今年度退休人員,被捲入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倫文抄襲案的國發所前教授陳明通竟也名列其中,引發校內議論,蘇宏達也當場表達不滿。蘇宏達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質疑當年台大生命科學院郭明良教授疑似違反學術倫理案,台大是將審定報告書全文上網,為何現在對待陳明通學倫案卻不能?對此,台大則給予了回應。...
新竹市是民眾黨執政縣市,也是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故鄉,民眾黨內部原本評估,有機會可以拿下新竹市立委,突破民眾黨區域立委零席的困境;柯文哲原本屬意胞妹柯美蘭參選,遲遲未表態的柯美蘭,今總算表態有意參選立委,要爭取民眾黨徵召。只不過,民眾黨籍的新竹市長高虹安連番爭議,恐衝擊新竹立委選情,黨內更出現反對柯美蘭參選新竹立委的聲音,認為如果民眾黨堅持提名,恐怕讓民進黨漁翁得利,破壞藍白合氣氛,讓柯文哲是否徵召柯美蘭陷入兩難。
政府近年擴編防空、制海飛彈部隊,又配合徵兵成立5個步兵旅。隨著單位擴增,官兵人數理應配合增加。然而學者卻發現,在明年國防預算書中,志願役員額數比今年遽減5000人以上。對此軍方官員承認,其實並非一年暴跌5000人,而是近年都達不到招募目標,但國防部先前粉飾太平,導致預算人數與實際人數落差愈來愈大,白白浪費預算額度。今年在部長邱國正指示下,國防部才承認現實,編列較接近實情的數字。這也代表,明年重新徵召的一年期義務役士兵,很可能會被派往主戰部隊去「填洞」,而非國防部宣稱的,分至二線守備單位。
核四的興建,正好碰上國際間反核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當時台灣的黨外運動,也以反核四作為突破口。1991年,反對核四興建聲音不斷,有反核人士就坐在負責施工的龍門施工處前搭了一個棚,大街上也貼滿許多反核布條。後來,甚至引發了暴力衝突。對參與核四的工程人員來說,那也是個不堪回首的年代。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投入2024總統大選,14日宣布副手為演員賴佩霞,碰巧賴演出的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預計10月28日在公視首播。不過依「公共電視法」規定,公視節目不得做為「政治宣傳」,該劇能否如期播出引發爭議,讓公視高層傷透腦筋,也掀起政治人物演出電視劇觸法與否的討論。
2004年9月,時任新加坡外交部長的楊榮文在聯合國大會發表反台獨言論,引起台灣與新加坡「PLP」風波。當時民進黨政府的外交部長陳唐山,因為不滿楊榮文言論,對著獨派團體公開批評新加坡是鼻屎大國家,用閩南語罵新加坡拍北京當局的馬屁。楊榮文近日又來到台灣發表公開演說,這次依舊表達了對台灣獨立是否可行的懷疑態度,只不過這次民進黨政府低調以對,沒有再用粗話批評楊榮文。...
黨內初選失利未獲民進黨提名的現任台東立委劉櫂豪,近日卻在台東街頭掛起數個大型看板,細數自己從2012年起擔任立委以來的政績,但沒有寫「期待再會」,反而是敏感的「優質連任」。有人認為劉櫂豪有脫黨參選可能,更多人猜測劉櫂豪想要「喬」一席不分區立委。不過民進黨派系人士斷言,兩者都不可能...
2000年總統大選,代表民進黨參選的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為台灣完成史無前例的政黨論替,而民進黨的反核立場,讓核四成為當年新政府必須立即面對的問題:停建還是續建?後來核四停建問題,也演變成扁政府上台後第一次朝野對立的重大危機。不過關於核四一路走來始終坎坷,2000年的停建,其實只是其中之一。...
核能發電長年來在台灣社會備受爭議,核四廠重啟議題吵了數十年,每到大選都成為藍綠攻防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不僅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曾拋出「核電備用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提出第一任期內將完成核一、核二、核三安全延役,並推動核四安全重啟。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也曾說,如果要台積電,「恐怕沒有辦法不要核四」。 核四廠命運多舛,甚至連工程回憶錄《述說龍門:核四,我們的故事》一書,在付印後又全部被收回,如今將重行出版,書中揭露,核四廠雖然在核三廠之後,確為台灣第四座核能發電廠,但正式的名稱卻非核四,而是「龍門核能發電廠」,這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
2024總統大選開打至今,非綠整合成公認的勝選方程式,其中國民黨、民眾黨的合作被期待可極大化非綠選票,促成政黨輪替。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雙首長制、責任內閣制,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主張聯合政府,看似隔空有呼應,但關鍵在於,若真能照藍或白喊出的口號進行,且藍白真能合作勝選,選後雙方共組聯合政府,究竟如何分配權位? 歐洲時有理念相近的右派政黨或左派政黨,組成左派聯盟或右派聯盟,進行共同執政。我國如今可能出現聯合政府首例,歐洲經驗也許可借鏡。
核能發電長年來在台灣社會備受爭議,核四廠重啟議題吵了數十年,每到大選都成為藍綠攻防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不僅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曾拋出「核電備用論」,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提出第一任期內將完成核一、核二、核三安全延役,並推動核四安全重啟。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也曾說,如果要台積電,「恐怕沒有辦法不要核四」。 核四廠命運多舛,甚至連工程回憶錄「述說龍門:核四,我們的故事」一書,在付印後又全部被收回。聯合報數位版特別重讀台電核四專書,為讀者爬梳核四不為人知的過往,解讀核四的前世今生…
政治人物不只活躍於議事廳,近來也有不少勇於挑戰戲劇舞台,有的客串、有的擔任要角。舞台上聚光燈一照,民代化身正義使者,有助提升知名度與形象,但也要小心讓選民心生「不務正業」的作秀感。政治人物登上戲劇舞台,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加分還是減分,就要看分寸的拿捏與掌握。...
YouTuber「好棒Bump」受託前往柬埔寨救援,發現詐騙園區就像科學園區,位於柬埔寨七星海灣,裡面有很多詐騙公司,且在警方、公部門有內應,即便拿了公文和贖金,仍不見得可以順利把人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