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全台大罷免如火如荼進行中,國民黨中央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研商優先法案,攸關公教人員年金停砍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案,目前未列在國民黨優先法案項目中,而藍營智庫、立院黨團高層近期不斷透過私下管道,安撫軍公教基層,盼軍公教團體能共體時艱。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政治獻金與京華城案被檢方起訴後羈押至今,北院日前裁准柯文哲暫時解除禁見至其父親柯承發告別式3月10日當日。柯文哲政治落難後,一舉一動仍牽動著民眾黨未來,甚至是朝野政壇走向。 柯文哲今年初被起訴後正式請辭黨主席,還透過直播向小草喊話,「不希望因為自身司法案件,干擾民眾黨發展」,更指名推薦黃國昌任黨主席。據了解,除此之外,柯文哲在進入看守所前,也曾託付黨內大老給黃國昌兩點指示...
2016年5月20日,賀陳旦成為蔡英文政府第一任交通部長,他將降低交通事故死傷列為首要施政重點,上任後就邀衛福部、警政署開會,檢討交通事故認定標準,並隨即修正交通死亡統計標準,將統計標準從「24小時內死亡」改為「30天內死亡」,接軌國際,也反映交通事故嚴重性。對於本報揭露近來道安統計成為數字遊戲,他說,「這是一場系統性的偏差」。
去年7月,交通部舉辦到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報時,警政署揪出高雄市有28件交通事故致死案件未報,高雄市以這28件仍有疑義為由暫未建檔,至今只釐清9件死因,仍有19件仍待複驗中。究竟這28件為何被列為有疑義?本報為了解事故查處來龍去脈,取得高雄市交通事故查處情形,也盼中央政府與各縣市能共同取得一致性作法。 根據本報調查,去年7月31日,交通部舉辦到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報時,內政部警政署曾提醒,經比對法務部檢驗紀錄,截至去年7月查核高雄市,總計有28件交通事故致死案件未報,要求高市府依規定建檔。不過,記者截至2月底再調閱資料,高雄市僅補齊2件。
為洗刷「行人地獄」汙名,去年起,每月初由交通部長召開道安會報,公布中央及各縣市數據指標、改善進度,交通部長陳世凱接任後更進一步公布未改善縣市。但隨著國內重視道安績效程度提高,這場各縣市「競賽」白熱化,成為一場趨吉避凶的數字遊戲,甚至進而政治化。 多年來,地方政府在警政系統建檔的交通事故死傷數字,都有各式各樣美化數字的「都市傳說」,近半年來類似情形卻愈來愈具體,尤其各縣市對於A1類交通事故(24小時死亡)如何建檔、何時建檔的標準不同也備受討論,進而影響到交通部每月公布的A1、A30(30日內死亡)評比似有失真可能。 記者為此調查各縣市處理方式發現「各縣市定義不同」是關鍵原因,其中又以高雄市最獨樹一格,如何制定更細緻與客觀的事故死亡定義、登錄時間與方式,除了牽動每月評比的公平性,也攸關如何在改善方式對症下藥。
藍白聯手刪減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數位發展部首當其衝,被大砍35.82億元。數發部長黃彥男說「就像跟詐騙集團舉手投降」,加上近日又傳出「台馬海纜」兩條皆斷,然而就在1月15日「台馬3號」海纜斷裂後2天,黃彥男1月17日率數發部官員前往外島視察,但地點不是馬祖而是金門;在視察之後黃彥男等一行人還特別「多留2天」,參加19日的「金門馬拉松」,且被清楚拍下身影,是否公器私用,已引發數發部內部爭議和立委關切。
聯合報前駐美特派張文馨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準備大爆發之際,抵達華府;歷經川普首次執政的最後一年的美中角力與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莊暴亂事件,迎來拜登上台,去年主跑美國總統選舉,見證川普復仇成功,意氣風發準備重返白宮。外派任期已隨著拜登準備離任一起結束,如今,將這四年多的經驗轉化成不同的採訪篇章,讓讀者可以一探國際鎂光燈下、鏡頭後的面貌。 華府作為美國與世界的政治中心,穿梭在華府的外國記者大軍自成一道風景線;美國匯聚諸多國際記者,美國政府早累積一套運作模式,來回應國際記者五花八門的要求。
綠能垃圾成為台灣推動風力發電的燙手山芋,聯合報數位版獨家直擊台電棄置風機葉片長達10年。長期追蹤廢棄物汙染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當政府沒有指定「最佳處置方式」,業者就會以「最便宜的方式」處理,甚至進而造成環境汙染,2018年屏東鍇霖土資場案就是慘痛案例。他也呼籲風機大廠聯合自組回收工會,落實生產者責任。
聯合報陽光行動日前報導風力發電垃圾來襲,台電公司當時強調拆卸葉片均妥善保存。不過,聯合報數位版直擊,鄰近台中高美濕地的台中港務公司轄區,草地上遍地散落廢棄風機葉片殘骸,甚至已爬滿藤蔓雜草,彷彿再次複製廢棄光電板景象。從空中俯瞰,一支支廢棄後難以裂解處理、回收再利用的風機葉片,儼然「葉片墳場」,原以為即將到來的綠能垃圾災難,恐怕已是現在進行式。
馬英九前總統第三次訪陸,事前外界並沒有察覺到徵兆,相關行程安排也保密到家,幾乎是滴水不漏。雖然這次訪問已不如前兩次般受到輿論關注,但是關心兩岸關係的圈內人幾乎都同感困惑的關鍵問題是「大陸為何此時要邀馬英九訪問?」 解開這個謎題,還得從「時間點」下手。
立法院20日闖關選罷法、財劃法、憲法訴訟法三大案,朝野立委當天上演激烈攻防,民進黨團前一晚突襲立法院封鎖主席台,立法院長韓國瑜一度想開國際記者會譴責,但藍營立委花兩小時清場後,韓國瑜才打消念頭。 而事實上韓國瑜還備妥其他大絕招,只是藍營已順利奪回主席台,因而沒用上……
一個預算高達17億元新台幣,攸關國門的「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旅客運輸系統工程(PMS案)」,廠商得標1年後遭解約,如今桃機要重啟招標,當原計畫才剛胎死腹中、台灣自駕技術未臻成熟,重新招標要如何擬定?是否衝擊三航廈啟用?聯合報數位版調查此案過去3年始末,五大因素環環相扣,恐怕也是我國公共工程長年陰霾。
桃園機場「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旅客運輸系統工程」(下稱PMS案)2023年底由成運汽車以17億元得標,卻因與下包商理立公司糾紛難解,桃機公司2024年12月19日發函成運公司,終止雙方合約。聯合報數位版掌握,就在解約前,行政院長卓榮泰、外交部長林佳龍曾關心此事,讓成運、理立終於在12月16日敲定三方案,為何3天後卻是解約收場?
立法院12月20日一口氣過關「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三大法案修正案,藍綠火車對撞,曾一度邊打邊喬的折衷版本也陸續曝光。綠營希望韓國瑜「喬法案」,藍營則感到焦慮,認為韓國瑜對綠營較為優待,而居中穿梭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則夾在藍綠鷹派之間左右為難。 據了解,韓國瑜19日晚間面對民進黨立委夜襲立法院,深夜召集幕僚研商2方案。...
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晚間宣布內閣新成員,國安會諮詢委員馬永成將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未來將銜接府院全社會防衛相關工作,問題是,這項任務原本是政務委員季連成負責。這項人事案發布後,不少曾經參與會議的人都笑了。究竟過去半年,賴政府的全社會防禦工作發生什麼事?
近期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領銜以及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莊瑞雄共同領銜,分別提出「外役監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法案,陳玉珍要將外役監遴選規定修正成「受有期徒刑之執行逾3個月」,王世堅、莊瑞雄版本則修正成「受有期徒刑之執行逾6個月」,還擬放寬外役監條例第21條「返家探視假」規定。 陳玉珍及王世堅、莊瑞雄不約而同關心起監所受刑人的「人權」問題,只是單純巧合?對此藍、綠、白立院人士第一時間反應皆是「又有哪一個『大咖』要被關了?」
台灣與英國完成通航談判,打通台灣飛航西歐空間,但是談判過程一波三折,我方爭取英航成立子公司,與我長榮航空談判航權後,為了降低英國承受壓力,我方採忍辱負重,極力低調,異地談判,連發布雙方通航,都要挑選新年假期,降低外界政治熱度,英亞航與長榮航空1993年3月順利通航,法德兩國也緊接與我通航。
台灣旅客前往英國旅行的飛航班機十分方便,但30多年前,沒有這樣便利的航班。幕後居間斡旋,促成台灣通航英國的大功臣,是當時駐英代表戴瑞明。戴瑞明出版回憶錄,揭露當年與英國談判通航祕辛,英國顧忌北京,明知台灣經濟實力,遲未同意通航,又遭遇香港集團擔心波及港台航線利益,暗中杯葛英航與台灣談判,最後究竟如何突破?資深記者高凌雲為讀者揭露這段磋商過程。
賴清德總統人事任命爭議接二連三,就在勞動部發展署公務員霸凌事件,勞動部長何佩珊一連串荒腔走板的表現再請辭獲准後,民進黨內才正討論執政團隊應有所警惕時,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接任勞動部長,再次顯示賴團隊對於用人小圈圈的堅持。黨內也示警,這恐怕將衝擊2026年選戰。...
新北市為全台最大票倉,國民黨拚交棒、民進黨想翻轉,就連民眾黨也想著發揮少數影響力。在國民黨方面,目前檯面上時常被點名的包括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立委洪孟楷,根據幾次公開的民調顯示,又以李四川勝算最高。儘管李四川並未表態是否參選,但早就被藍營內部視為不二人選。
國民黨11月24日將在桃園市舉辦全國黨代表大會暨130周年黨慶活動,但議程上的討論事項沒有多少人在意,更多人關注是否有所謂的「反朱」勢力在臨時提案出招,為2025年黨主席選舉時朱立倫的連任路上搬出大石頭擋路,台中市長盧秀燕及其子弟兵如何在場外合縱、串連,才是關注重點。 「反朱」勢力會不會出招?還無法確定,但從近期「盧系」立委的發言,黨內解讀,只要朱立倫不做出「這項」選擇,「擁燕」勢力可能反倒成為朱立倫連任黨主席的助力。但盧系立委的說法,也引來其他黨內人士雜音…
立委黃國昌日前爆料台鐵公司耗資4.8億招標的平交道遮斷機,安裝後卻頻繁異常。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表示,台鐵已經公司化了,應落實公司治理精神。他並提出3點提醒,要求台鐵改進,其中之一便是應成立一級法制單位,在法制單位中增加「合約管理部」,扮演幕僚單位角色。...
不僅攸關納稅錢怎麼花,也與台鐵安全性緊緊相連。日前立委爆料一起台鐵耗資4.8億更新的平交道遮斷機(升降桿)頻繁異常,威脅用路人及乘客安全,而台鐵則強調「運作正常」。本報實際前往第一起遮斷機異常的現場—台鐵花蓮港支線調查發現,這根本就是台鐵招標順序先後顛倒所致。然而,這只是國內眾多採購案中的冰山一角。...
美國總統大選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獲勝,預計在明年1月20日宣布就職。過去總統都會指派立法院長組跨黨派「祝賀團」赴美,今年賴清德總統是否會依照慣例,指派立法院長韓國瑜參加?這不僅成為賴清德燙手山芋,也可能成為朝野下一波角力戰。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在臉書上恭祝川普「王者歸來」,引發韓粉暴動要韓國瑜「再戰2028」,由於過去少有立法院長發文祝賀美國總統當選人,韓國瑜此舉引發政壇聯想。據了解,立法院明年1月恐有不少預算要審,預算案確實堆積如山,但韓國瑜不排斥組團赴美祝賀,仍在等賴清德來函邀請。...
日前,聯合報數位版獨家報導長異發動機維修公司,去年底遭歐盟航空安全總署(EASA)訪廠稽查,發現疑似品管違規,長異一度遭停工,民航局也裁罰懲處,但復工後,長異又發生更嚴重違規事件,停工迄今,恐被撤照關廠;長榮航太合資成立的長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國內公共工程採購長期以來都有不少亂象,聯合報數位版揭露公共工程「爛尾廠商」成效差、弊案多,卻還能一再得標,近來又添一起。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爆料台鐵耗資4.8億元買遮斷機,一家國產廠商得標卻頻繁發生異常事件,台鐵承諾2周內交報告卻還未交。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台鐵原本還想在另一起13億元標案追加1.9億元解決問題,而如今爭議還未落幕,該廠商已再度拿下北捷20億元電力與煞車系統標案。...
華航去年遭駭客攻擊,會員個資接連外洩,其中包含台灣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個資,今年3月暗網又再釋出會員個資。華航宣稱已加強資安管理,不過,藍營立委接獲爆料,華航正經歷一起難纏的資安糾紛,時序可以追溯到6年前,是否曾因此導致資安空窗?華航強調此為合約爭議,與資安無關。但台灣官方才宣示成為「資安堅韌之島」,任何破口都不能掉以輕心。
攸關未來百年土地正義的國土計畫法,昨天在立法院首度召開公聽會後,朝野攻防也進入冷靜期,相比法案上路日期是否延後,如何解決現階段困境才是關鍵。雲林縣政府提出增訂「農業補償」條文,據了解,官方擔心將成新的「錢坑法案」,熟悉國土法學者提出兩大可行的修正方向,包含調整主管機關、農政差別補助,就看賴政府推動決心。與會人士也私下揭露多年前主責機關不為人知的一段祕辛。
今年是鄭成功誕辰400周年,中國大陸在8月盛大舉辦鄭成功文化節相關活動。無獨有偶,台南市政府主辦的「台南400+」今年也以基督教宣教在台400年為主軸舉辦特展。東西文化的對比下,是否為賴政府欲傳達的歷史觀,引發政壇聯想。而「鄭成功文化節」因邀請多個台灣宮廟參與,也被國安單位盯上是否進行「宗教統戰」。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親自操盤下,固樑成功。國民黨將此戰設定為「2026年地方大選第一戰」,朱立倫再添戰績,明年連任黨主席主場優勢更加鞏固。黨內形容,朱立倫穩紮穩打,黨員自有評價,面對反朱聲浪,朱也不會畏戰、懼戰。國民黨人士表示,朱現在的戰力倍增,信心更強,除非台中市長盧秀燕出馬,否則黨內再有雜音,眼下現實是「誰能挑戰朱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