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Podcast

中國大陸在線音頻市場的收入,預計於2026年進一步增長至人民幣1204億元。圖/取自網易 國際

快時代的慢商機 陸「耳朵經濟」崛起 關鍵在「沉浸感」

耳朵經濟在很多人的眼裡是一個慢賽道,只因他們低估了音頻所具備跨越和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雖然在短影音和遊戲等襯托下,線上音頻行業這些年來一直處在被詬病「小眾」和「不賺錢」的尷尬地帶,但疫情三年中,大陸音頻行業展現出了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特性,其獨特的情感價值更是在過去一年深入人心,成為很多人感覺累了時,隨時停靠的精神港灣。

大陸民眾在浙江一家書店的有聲閱讀空間聽書。圖/取自人民網 國際

你用耳朵追劇了嗎? 陸有聲書百億市場 助出版業逆襲

隨著科技帶動傳播方式的演進,如同Podcast於台灣普及,在中國大陸,有聲閱讀市場也正在快速成長,在通勤、閒暇時間用耳朵聽書、追劇正成為越來越多大陸民眾的日常,據官方統計,2021年,已有約三成的大陸成年人養成了「聽書」的習慣。

學校午餐除了好吃、營養,更可以有感官品評、食物烹調消費等食育意涵。圖為屏東市鶴聲國小營養午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49|雞排不是重點 營養午餐其實可以教更多

台灣學校提供午餐,可回溯到1950年代。學校午餐在「營養」、「好吃」之外,更可以有感官品評、飲食品味,以及食物選擇、烹調、消費等食農教育意涵。日韓鄰國在這方面已經走得很前面,台灣的營養午餐,還可以教更多。

小說家懷觀(左)與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夫婦自寫自賣奇幻小說《劍魂如初》大受好評,國內外翻拍影視邀約不斷。記者季相儒/攝影 生活

經濟學博士神鵰俠侶自寫自賣小說爆紅 各國競相邀版權

台灣原創奇幻小說「劍魂如初」(圓神)系列近年屢創紀錄,在台出版前就獲韓劇「鬼怪」原著的出版社相中買下南韓版權,又開創VR及AR劇場,國內外翻拍影視邀約也不斷。創造這場IP(智慧財產)里程碑之旅的,是一對經濟學博士夫婦,由妻子懷觀創作、丈夫馮勃翰推廣,「神鵰俠侶」聯手打下文創一片天。

Podcast的火紅造就「聲音經濟」,eMarketer預估,Spotify今年在美國Podcast市場的廣告收入將達到1.91億美元。路透 財經

Podcast戰場白熱化!美Spotify超車蘋果 台迎聲音變現元年

Podcast火紅了兩年,不僅造就許多Podcaster新星,全球市場也有新變化。在美國,Spotify已經正式顛覆蘋果,成為美國最大Podcast平台,而在台灣,光是2021年,台灣Podcast整體收聽量成長200%,市場預估,不管是聽眾、還是收聽量,今年仍會有雙位數成長,「聲音經濟」將快速成長。

聽幕後

周年同樂會︱你給我記者+郭崇倫班底 尬聊要有多尬啦?

聯合開Pod開播一周年,喔編跟邊編接到棘手任務,要跟報社國際新聞第一把交椅郭崇倫副總無主題式聊天,想到挺冒冷汗的,到底要多尬啦!?倒是一起吐了不少苦水呢…

歷史學者史景遷是英語世界最知名的中國歷史學家之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31|史景遷,最會說故事的漢學家

史景遷是英語世界最知名的中國歷史學家,也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漢學家。 他擅用文學筆調,從歷史細節建構出近代中國的經濟社會進程。他在英美締造的暢銷書紀錄,可見他為西方世界塑造出對中國的理解。 他的書在台灣出版,卻並非理所當然。

聽幕後

周年同樂會︱主持群在「遠方」的「讀饗時光」

聯合開Pod開播一周年,你想聽「遠方」的氣質主持人,進入「讀饗時光」模式,大聊美食嗎?節目製作八卦秘辛,都在「聯合開Pod,一周年同樂會」。

亞都麗緻天香樓復刻古菜「蟹釀橙」,是源於南宋飲食古籍《山家清供》。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28|在21世紀吃一場宋朝飯局

古人的烹調技法、燒菜設備都不如現代人,古人的飲食可能不如現代人這麼豐盛、這麼變化多端,但透過文人的筆,記錄下來的飲食典籍卻能開啟21世紀飲食工作者的想像。 亞都麗緻天香樓復刻南宋古菜,主廚楊光宗如何從傳統中找到新意?如何讓現代人吃得習慣?

高等教育是人生和職涯的重要投資,出國留學也是許多人重要的生涯規劃,圖為紐約大學(NYU)於洋基球場舉行畢業典禮。 路透 聽幕後

遠方 EP50|赴美攻讀商學院碩士 居然唸掉一棟房子?

高等教育是人生和職涯的重要投資,出國留學也是許多人重要的生涯規劃,但在追求學術成就的同時,也要思考清楚必須付出的成本,不要讓自己陷入巨額債務的風險當中。 本集遠方邀請留美商學院碩士Eva,闡述她赴美在曼哈頓攻讀學位的親身經歷,期間花費換算相當於台灣一棟房子?如果人生重來?她會不會再孤注一擲呢?

《遠方》問世以來,已經錄了48集,春節期間這特別的一集,首次邀請兩位主持人對談,一起來談談彼此錄音過程有甚麼值得分享的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遠方 EP49|有虎自遠方來 年度特輯暢聊幕後花絮

遠方問世以來,一直是由兩位主持人隔週輪流主持,各自選擇許多來自遠方的主題,已經製作了48集,春節期間這特別的一集,首次邀請兩位主持人對談,一起來談談彼此錄音過程有甚麼值得分享的呢。

繼2008年後,北京將再度舉辦奧運,並且將成為世界上唯一曾先後舉辦過夏季奧運與冬季奧運的城市,也是中共打造新形象最佳時機。 法新社 聽幕後

遠方 EP48|想重現「萬邦來朝」盛況 習近平真能打造「零意外」的北京冬奧嗎?

時隔13年多,北京將再度舉辦奧運,並且將成為世界上唯一曾先後舉辦過夏季奧運與冬季奧運的城市,也是中共打造新形象最佳時機,習近平真的能排除所有抵制與不同意見,打造「零意外」的北京冬奧嗎? 本集遠方邀請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副主任林則宏,談2022北京冬奧,能否複製2008北京奧運的成功,向世界重塑「大國崛起」的正面形象。

「南村有歌」系列音樂會,由舞思愛(圖)等年輕歌手詮釋「滾滾紅塵」、「梨花淚」等老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24|南村有歌 哪一首能代表你的時代?

「南村有歌」老歌音樂會,從邵氏電影的「黃梅調」唱到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讓人想起了一個又一個我們走過的年代。由年輕歌手老歌新詮,會唱出什麼懷舊之外的味道?

身為特派員,能寫能拍還要能夠剪輯影音是基本配備,圖為聯合報前駐東京特派員陳世昌採訪日本自衛隊時,手持攝影機留影。 圖/陳世昌提供 聽幕後

遠方 EP47|特派記者最前線VIII(上)-駐日31年見證兩場重大天災 看日本處理福島食品及輻汙水的天真

40年前台灣動蕩不安,陳世昌辭掉在台灣的新聞工作赴日本,在新環境從零開始學日文、後來取得日本的學士及碩士。31年的旅日生涯,歷經無數重大事件,阪神大地震與三一一大地震親赴災區,見證日本安全的神話崩塌。 本集遠方邀請聯合報前駐東京特派員陳世昌,分享他採訪兩場震驚全球重大災害的艱困故事及感想。

水雷可空投、可繫放,可沈底、可飄浮,更容易造成無差別殺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部隊鍋 EP47|水雷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兵器? 無差別殺傷端看佈雷者良心

水雷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武器,可追溯到美國南北戰爭,一旦用到,已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 若是兩岸軍事衝突無法避免,必須以快速佈雷艦封鎖己方港口,才能阻止敵軍進港、輜重登陸。 掃雷艦一買就必須成對買,才能兩艦協力拖掃雷網,配合直升機、水下機器人、高頻聲納偵測水雷位置,最終破壞敵方水雷。 水雷可空投、可繫放,可沈底、可飄浮,更容易造成無差別殺傷,解鈴繫鈴,佈雷者戰後有沒有良心把水雷清除? 這個問題「知易行難」,二戰時的美國、二戰後的伊朗是同一級的,因為都無法保證清乾淨。 只能待水雷賞味期過後,被海水自然腐蝕。

伊比利火腿的風乾過程大有學問,火腿師需觀察每一條腿的細微變化做出調整。圖為火腿師在火腿風乾的最後一年,用骨針檢查火腿。圖/陳又瑜提供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23|探索神級食材 伊比利火腿的一切

西班牙的伊比利火腿(Iberian ham)被譽為與魚子醬、松露和肥肝齊名的高級食材。 這集藉由西班牙百年火腿廠專家的解說,從產地到飼養方式,認識伊比利火腿背後的美味道理。

資深藝人方芳(前右二),秀出中國大陸居住證引發熱議。圖為當年方芳在知名綜藝節目「連環泡」演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遠方 EP46|藝人高調秀對岸居住證 是統戰、情懷還是市場考量?

曾獲金鐘獎最佳女演員、最佳綜藝主持人獎的資深藝人方芳,日前在抖音影片宣布領取「台灣居民居住證」,為何她要特地宣示領證?居住證與設籍又有何不同? 本集遠方邀請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召集人黃國樑,來談藝人領證的背後,是內心深處的歸屬感,或者是市場考量?

總統行政專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部隊鍋 EP46|台灣的空軍1號是高齡新機 該換嗎?要換哪一款?

行政專機不止是空軍1號,美國龐大專機編制,全球飛透透! 遠東航空曾租用的波音757,後來成為美國總統專機之一,你我或許都搭過,比川普等美國政要還早。 台灣早期有中美號總統專機,名稱一語雙關,既是蔣中正+宋美齡,也是中華民國+美國的友好證明。 行政專機,是國軍最沒有戰鬥氣息的機隊,但她們運補無數。 籤運好的「金馬獎」官兵,往返台灣與外島可能都搭過波音727,其中編號2722的波音727-109被改裝為總統專機。 但元首遠程出國還是要租民用大型航機,所以空軍需要總統專機嗎?如果需要,要選福克?ATR?還是其他機種?

輔大民生學院沿襲修道院釀啤酒傳統,研發「神父啤酒」。圖/輔大民生學院提供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22|為什麼神父要釀啤酒?輔大要研發調理包?

比利時的修道院早在西元5世紀就有釀造啤酒的紀錄。21世紀天主教輔仁大學民生學院沿襲這個精神,研發「神父啤酒」。修道院傳統在現代大學校園的意義是什麼? 後疫情時代,餐旅相關科系學生,又要具備什麼因應全球變局的新能力?

張文馨派駐華盛頓後,親身體驗從川普到拜登政府的施政風格轉變,圖為張文馨在白宮大門留影。 圖/張文馨提供 聽幕後

遠方 EP45|特派記者最前線VII-搖滾區看一刀未剪川普實境秀 台美關係史上最佳真相是什麼

在美國總統川普任期的最後一年時派駐華盛頓,見證了美國疫情最嚴重的階段,以及親身體驗從川普到拜登政府的施政風格轉變,台美關係到底是不是史上最佳? 特派記者最前線本集邀請聯合報現任駐華盛頓特派員張文馨,來談他的華府第一手採訪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