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稍早步出白宮,目前正搭乘專機「陸戰隊一號」前往安德魯空軍基地,準備參加在當地舉行的告別典禮。這場典禮舉行時間比拜登就職典禮早了4小時。川普預計會在告別儀...
美國正副總統當選人拜登與賀錦麗將就任美國總統與副總統,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晚再次代表國民黨表達祝賀之意。江啟臣表示,現在全球面臨諸多重大挑戰的關鍵時刻,他衷心企盼美國能扮演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的角色,並...
路透引述知情官員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在卸任前的最後幾小時,特赦前競選顧問、前策略長巴農(Steve Bannon)。巴農去年8月因涉嫌利用「我們築牆」(We Build The Wall)運動在網路募...
根據美國防部國民兵局局長霍坎森(Daniel Hokanson),12名國民兵遭到解除總統就職典禮相關維安任務。此前,因擔心典禮遭到內部攻擊或其他威脅,美聯邦調查局(FBI)對進駐華府的2萬5000...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就職典禮將於20日舉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國會暴動事件影響,當天不開放民眾入場。國會廣場18、19及20日都會點亮56盞燈柱和即將近20萬支旗幟,象徵無法親自參加就職典禮的民眾。5...
美國總統川普19日公布預錄告別演說影片,除了祝福新任政府成功也譴責6日發生的國會暴動,他同時也提及自己的「運動才正要開始」。彭博資訊報導,川普在影片中祝福本周上任的新政府能成功確保美國的安全與繁榮,...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19日在國家廣場林肯紀念堂倒影池旁悼念因新冠肺炎病逝的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累計逾2420萬人染疫、超過40萬人喪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CNN),拜登以感謝在紀念堂...
美國總統川普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20日將離開白宮,川普表示,當天一早就會離開華府,不會參加繼任者拜登的就職典禮,打破150年來卸任總統在白宮迎接新總統的傳統。CNN報導,依據傳統,即將卸任的總統都會在...
美國國防部官員指出,因擔心總統當選人拜登就職典禮遭到內部攻擊或其他威脅,促使聯邦調查局(FBI)對進駐華府的2萬5000名國民兵進行身家調查。美聯社報導,FBI的大規模行動反映出6日國會暴動後華府對...
雖然拜登1月20日成為美國第四十六位總統後會將施政重點放在防疫、經濟與氣候三大領域,但外交危機可能等不到他把這三項問題解決才會爆發。在各項外交危機之中,又以美中台外交危機特別嚴重,他的國安團隊有必要...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計畫上任後首先訪問英國,他認為,他與英國首相強生「承擔全世界的命運」,所以有必要修補關係。強生帶領英國脫歐,但拜登反對英國脫歐,而且對祖先居住的愛爾...
美國「野獸日報」報導,穿戴牛角、毛帽等奇特服飾,並在臉上塗鴉闖入國會大廈的亞利桑那州33歲男子錢斯利14日傳出尋求總統川普特赦,並聲稱自己「應總統之邀」參加活動。錢斯利辯護律師沃金斯寫道,錢斯利「接...
川普13日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被國會二度彈劾的總統,華郵披露他對盟友沒幫他強力辯駁充滿怨氣,矛頭現在對準御用律師朱利安尼,更使出一記川式老招:拒絕再付律師費。兩位消息人士透露,川普不只指示助理停付律師費...
原訂十四日(台北時間)訪問我國的美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臨時被國務院叫停,由於事出意外,原因不明,傳到國內更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事實真相也許一時之間無法釐清,但很多美國民主...
美國聯邦眾議院13日下午展開彈劾美國總統川普的辯論,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率先上場,她說,「他(指川普)得走人,對這個我們共同所愛的國家來說,他是明顯和立即的危險。」波...
美國軍方高層譴責6日國會暴動事件,提醒軍方有義務支持和捍衛憲法並拒絕極端主義。該聲明強調,美國在國會遭到川粉闖入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份12日發布、由參謀首長聯...
紐約時報12日披露,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告知同僚,他相信川普總統犯下可被彈劾的犯行,也樂見民主黨國會議員推動彈劾,相信此舉可容易將川普從共和黨清洗出去。據指麥康諾告知川普,將在選舉人團投票後確認拜...
美國副總統潘斯12日晚間表示,他將不會動用憲法第25修正案,解除總統川普職位。華盛頓郵報報導,潘斯在致眾議院議長波洛西的信中表示,上周並未屈服於壓力以「行使超過我憲法賦予的權力,以決定選舉結果。我現...
美國國會6日發生暴動事件,引起全球關注,而總統當選人拜登將在20日舉辦就職典禮,維安工作將是一大重點,代理國會警察局長皮特曼(Yogananda Pittman)11日發表聲明說,國會山莊屆時將不會...
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指出,總統川普和副總統潘斯近日進行自國會占領事件以來的首次會晤,兩人同意在剩餘的任期內共同努力,意味著潘斯將拒絕立即罷免川普的請求。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這是自上周川粉闖進國會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