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小米復興/痛心原住民文化消退 她走遍部落找到小米熱銷祕訣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曾擁有200多種小米品系的台灣,栽種面積已從1952年的6736公頃遽減為2022年的91公頃,幸好近年略增。圖為石坂部落收藏的小米。記者何定照/攝影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曾擁有200多種小米品系的台灣,栽種面積已從1952年的6736公頃遽減為2022年的91公頃,幸好近年略增。圖為石坂部落收藏的小米。記者何定照/攝影

小米與原住民部落文化息息相關,保種也是文化傳承。近年在保種人努力下,加上需求量趨增,小米市場逐漸穩定,不少小米辣椒、小米貝果等加工特色產品大受歡迎。

專家認為,要讓小米農產和部落文化永續,關鍵在必須持續創造需求、推廣食農教育。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來自排灣族土坂部落的藍保說從自己從嬰兒時期還背在父母背上時,就跟父母一起種小米。記者何定照/攝影

小米復興/因思念父母意外成保種大戶 他們如何靠種小米傳承原住民文化

小米曾是原住民主要糧食作物,在祭典、部落文化也扮演重要角色,但如今漸式微。魯凱族的歐春香從屏東霧台嫁到台東金峰的排灣族部落後,因思念父母種起魯凱小米,意外成了文化傳承的「保種大戶」。 但小米難種、產量少,也難成單一經濟來源,有人還得兼做水泥、建築工。原住民「保種人」們,為何願意如此艱辛負起傳承使命?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