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鍋

部隊鍋 EP106|解析全動法爭議 16歲真的會上戰場? 最大問題恐是沒與時俱進

國防部全動法預告引發爭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防部全動法預告引發爭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即收聽 按下方播放鍵↓

國防部預告全動法修法草案,引發輿論譁然,媒體管制、16歲造冊動員成了最被關注的焦點。但一切爭議的源頭,恐是在修法思維沒有跟上時代。

如今網路深入所有人生活,假新聞來源往往都不在媒體上,且資訊流通早已沒有時空的限制,只管制媒體,會有用嗎?16歲以上造冊動員加入防護團,在現代社會環境與戰爭模式中,真有作用?

📣本集重點

  • 06:55:全動法因應時代變遷要修法,學者卻認為精神還停留在抗戰時期。
  • 21:48馬祖沙灘寫著沒肉吃從網路傳到新聞上輿論炸開,戰時媒體管制真的做得到?
  • 40:00:防護團本來就有這制度,但現在的環境真能組得成,最標準的抗戰思維套在現代的例子?
  • 49:49:從教召改革、恢復一年義務役、軍購方向的轉變到動員法修正,我們真離戰爭越來越近?

📣更多收聽平台

 

3/13~3/26聯合開Pod首次跨界合作,帶你聽精彩幕後!活動期間,訂閱聯合報數位版年方案,即可抽萬元律動機!增廣見聞也儲值健康👉現在了解

📣推薦閱讀

全民防衛戰/你的孩子戰時要動員?全民防衛令下達學生 16歲以上生產軍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討論數: 0
修法 戰爭 義務役 國防部 馬祖 軍武

系列文章

空軍第一代女飛官孫慧君(右起)、米蜀珍、銀素慧、陳鳳賢,卅年過去後,再次回到她們的娘家松指部聚首話當年。記者林俊良/攝影

部隊鍋 EP119|專訪國軍初代女性飛官 解密飛行員養成之路與心路歷程

聯合報記者專訪國軍初代女飛官,四位成長背景都不相同的人,因為各種因緣際會,都成了飛行員。 在當年資訊相對不流通之下,以及訓練過程、服役值勤的壓力,飛行員之路是酸甜苦辣,來聽聽四位女飛官的心路歷程。

戰術個裝有哪些?軍事專家帶你一一開箱各式裝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部隊鍋 EP118|戰術型個裝有哪些?防彈背心、戰術包、裝彈器一次開箱

戰術型個人裝備不只機能性要夠、材質要好,更要能多方面擴充,穿了比不穿還好?個裝最貼身的防護背心,到底是防破片還是防彈,哪個名字才對?為何說個裝承載系統最要不得的是「整齊劃一」?不常見的裝彈器又有什麼功能?軍事專家一一大揭密。

F-18大黃蜂艦載機。路透

部隊鍋 EP117|F-18大黃蜂艦載機與陸基戰機有何不同?台灣適合艦載機嗎?

解密艦載機的設計與功能,粗勇外表下是細膩的思維。而陸基戰機又為何物?操控性一定勝過艦載機嗎?再回到最基本的話題:台灣適合或需要艦載機嗎?似乎有一款大黃蜂家族的戰機能補上缺口...

行政院研擬擴編警政署保二總隊,被解讀為恐將被訓練成第二陸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部隊鍋 EP116|保二總隊真能成為第二陸軍嗎?警察與軍隊的戰術有何差別?

行政院研擬擴編警政署保二總隊,被解讀為恐將被訓練成第二陸軍,甚至有傳言會學刺針飛彈、到陸軍受訓。 但警察真的能經過訓練就成為軍人嗎?兩者所用的戰術是否一樣?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