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沱江艦/下】量產版塔江艦為何造愈多卻愈貴? 關鍵在增加彈量卻暴露隱憂...

沱江級的量產計畫,原本分三階段,到2036年全部交船,蔡政府今年拋出海空戰力加強特別預算,將沱江級量產改為兩階段,提前在2026年完成。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發現,原本規畫第一批量產3艘的總金額是164億元,如今整批11艘(其實應為10艘,因第一艘塔江艦已經成軍)卻要592.7億元。馬文君質疑,過去國防部對美軍購最常用的理由,是以量制價,如今同樣的塔江艦,怎麼造愈多價錢愈貴?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