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人生逆轉學/駱以軍之妻鄭穎經歷產後憂鬱 低潮時遇故宮文物獲救贖

學者鄭穎多年前曾罹患憂鬱症,在低潮時刻是故宮文物救贖了她。圖為鄭穎很喜歡的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她表示每次看水仙盆,都覺得自己被溫柔包圍。記者蘇健忠/攝影
學者鄭穎多年前曾罹患憂鬱症,在低潮時刻是故宮文物救贖了她。圖為鄭穎很喜歡的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她表示每次看水仙盆,都覺得自己被溫柔包圍。記者蘇健忠/攝影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學者鄭穎在故宮施施然向我走來,神態舉止宛如身後「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中,把玩文物的古典美人。望著周遭讓她心醉的故宮文物,鄭穎悠悠訴說多年前多重壓力下罹患憂鬱症的過往,在她最低潮的時刻,竟是故宮文物救贖了她。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6/30前訂閱年方案
輸入折扣碼 vip50 現折50元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6/30前訂閱年方案
輸入折扣碼 vip50 現折50元

系列文章

舞蹈家吳義芳以從小歷經的困境為養分,將所有傷痕視為生命的美麗刻痕,持續把更多如何巧用身體的領悟傳遞給學生與大眾。記者胡經周/攝影

人生逆轉學/舞蹈之路曾被醫生判死 吳義芳總在身心逆境中找回平衡

雲門舞集1993年復出首演《九歌》,擔綱「雲中君」的吳義芳在兩名舞者肩上舞出8分鐘不落地的傳奇。如此輕巧平衡源於他12歲起就得天天踮腳尖、身體忽左忽右的,踩著單車幫母親送30公斤的貨。 大三時,他一度因腰椎椎弓問題,被醫師宣告終身不能跳舞。吳義芳是如何不服輸自我調理,不僅多年後仍在跳舞,更將獻上全球少見的60歲獨舞。

作曲家張玹曾在美國音樂名校休學後的頹廢人生谷底,讓他近來即使歷經恐慌症等折磨,也不再害怕。記者邱德祥/攝影

人生逆轉學/走出恐慌的大霧 作曲家張玹透過音樂找到療癒力量

作曲家張玹有股超齡的悠然自在,許多時候還閃著鋒芒,彷彿用禮貌掩住心底的桀驁不馴。外界難免以為這是他近年名字大量曝光、從雲門舞集到京劇天后魏海敏都合作過使然,他卻說關鍵是自己很早就失敗過。是那段在美國音樂名校休學後的頹廢人生谷底,讓他近來即使歷經恐慌症等折磨,也不再害怕。 也是在休學期,他開始接觸佛法,把佛法視為作品的燈塔。雖然即使有燈塔照路,生活仍難免有黑暗顛簸,但他已越發知道如何因應,在運動、規律作息、靜坐抄經以及不斷創作中,一遍遍回到人生音軌,譜出療癒自己也療癒他人的樂章。

藝術家涂維政用3D列印等手法,在各國因應當地神話做出各種大型仿考古遺跡,普獲好評,但當年他曾經因為人生一連串的重大打擊,險些無法繼續創作。記者季相儒/攝影

人生逆轉學/走過人生三大衝擊後崩塌重生 涂維政以仿考古凝聚眾人記憶

2004年,還在念研究所的涂維政榮獲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在極大的肯定後,他卻半年無法再做出作品。他的第一個兒子在獲獎前一個月病逝,年僅4歲;而兒子病逝前一周,他岳父辭世。當妻子幾乎陷入崩潰,涂維政必須專注安撫,根本沒時間處理自己的創傷。 在桃園的住家工作室談起往事,涂維政第一句話就是「我現在很幸福」。當夫婦倆創傷終於化解,第二個兒子走入他們人生,面容和長子神似到有如「把兒子生回來」,家庭在小暖男愛的光芒下重回笑語活力;涂維政因長子開啟的藝術家生涯,也與社會乃至國際連結,持續放送凝聚人群的能量。...

金鐘獎影后王琄雖已過6旬,身姿仍然俏皮可人,她坦言從一個「沒有故事的人」變得對人生深有體會,都得感謝曾經的婚姻。記者曾原信/攝影

人生逆轉學/婚姻讓她壓力大到崩牙 金鐘影后王琄靠不完美成就演技新境界

那年,從小家庭和樂、「沒有故事」的演員王琄走入婚姻,沒想到人生起伏很快跌沓而來。她開始暴瘦,害怕回家,壓力大到不自覺把牙磨到裂掉崩掉,自覺好像一隻羽毛被拔光的籠中鳥。偏偏,她那在現實中常指點旁人迷津的知名命理師丈夫也幫不了她。 選擇離婚、掙脫婚姻框架後,現在的王琄早已跨出更多框框,甚至把許多演員依賴的「情緒記憶」拋開,以自己領悟的表演法連贏三座金鐘獎。但這些獎她其實也不在意;她在意的,是每回開演前深吸一口氣,像海女潛進大海深處進入演出時,有否又找到還未被開發的關於表演的祕寶。...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