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掃描

流通商戰/日本人氣超市來台3天狂撈800萬 百貨商場開超市有何致勝關鍵

去年來台試水溫的日本連鎖人氣超市樂比亞(LOPIA),近日在宏匯廣場展出第四店,開幕3天就有超過800萬元業績。圖/宏匯廣場提供
去年來台試水溫的日本連鎖人氣超市樂比亞(LOPIA),近日在宏匯廣場展出第四店,開幕3天就有超過800萬元業績。圖/宏匯廣場提供

去年來台試水溫的日本連鎖人氣超市樂比亞(LOPIA),近日在宏匯廣場展出第四店,開幕3天的業績就超過800萬元。而同樣開在百貨商場的超市,包括微風集團、新光三越、遠百體系等,都有自己體系的超市,業績也都有不俗表現。百貨商場裡開超市,與一般超市有何不同?致勝的祕訣又是什麼?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金秀賢來台喊卡後,相關代言包括印有金秀賢肖像的三款鮮食、咖啡杯、杯套,以及購買聯名商品贈送文件夾、明星小卡等限量周邊,恐將全數報銷。圖/7-ELEVEN提供

流通商戰/金秀賢事件延燒 找品牌活動代言人是雙面刃

在南韓爆出爭議的頂流男星金秀賢在最後關頭來台見面會行程喊卡,高雄市府及業者都鬆一口氣,反映出超商、超市找品牌、活動代言人其實是雙面刃,雖能帶動話題與業績,但一旦出包,就會對品牌形象造成重創,不少業者都吃過大虧。

台灣百貨商場數量飽和之後仍持續成長,如何在品牌與餐飲外提供差異化體驗,成為業者的最大挑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流通商戰/百貨商場開不停 鬥完精品、餐飲還能比什麼

台灣包含百貨、購物中心與社區型商場的數量已經超過上百,同時每年以超過10家的規模在新增,但當商場愈來愈多,甚至趨於飽和,同質化程度也愈來愈高,什麼才是業者勝出的關鍵? 業者表示,百貨商場與購物中心雖然針對的客群不同,但共同點都是要吸引消費者上門,早年強調品牌的特殊,包含精品、化妝品等,而這些國際的大品牌設櫃也有數量限制,不會過於密集到「自己打自己」,因此會有消費者依照品牌選擇消費商場。

蝦皮購物「蝦拼Plus」去年12月13日退場,上線不到兩年就結束,電商訂閱制在台還有發展空間?圖/蝦皮購物提供

流通商戰/蝦皮退場momo沒火花 電商訂閱制在台沒戲?

台灣電商近年來相繼推出「訂閱制」,但市場迴響不如預期。蝦皮的「蝦拼Plus」更在去年底退場,momo的「moPlus」也還未完全發揮效益,令消費者好奇,電商訂閱制在台灣還有發展空間嗎?

日本知名超商業者LAWSON傳出來台註冊商標,被認為即將來台展店,最後是烏龍一場。歐新社

流通商戰/台日超商誰強?LAWSON若進駐優劣分析

日本知名超商業者LAWSON傳出來台註冊商標,被認為即將來台展店,最後是烏龍一場,卻也為台灣消費者帶來一些想像與期待空間。在超商紅海市場裡,如果LAWSON來台展店,除了讓民眾免飛日本就能吃到炸雞、便當,甚至是買到日本商品,還有什麼優勢?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