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著家長早出晚歸,親子關係會出問題嗎?

不少台灣家長以「安全」、「課業為重」為名,對孩子緊迫盯人或過度保護,除上下學親力親為接送,更安排放學後補習或課輔,似乎非把孩子「關」在學校、補習班或安親班才能放心。
台灣雖歷經多次教改和課程改革,每次都強調要減輕學生壓力、適性發展,但事實上卻是有愈來愈多的課程塞進學生的學校生活,讓第八節、晚自習、寒暑課輔成為常態;放學後直接到補習班、安親班,更是絕大多數中小學生的日常。
對於台灣長年以來的「白忙教育」,學生淪為「血汗學生」,你覺得:
- A. 在學校有老師看著,總比在家看電視好。
- B. 不希望孩子這麼辛苦,但也沒別的辦法。
- C. 應降低工時,讓雙薪家長回到孩子身旁。
- D. 老一輩也都是這樣過來的,沒差吧。
台灣雙薪家庭、高工時勞動市場,是一塊難以撼動的鐵板,也是許多學生不得不早到校、晚回家的原因之一。你會擔心親子關係不佳嗎?
你也可以看:雙薪家庭遇高工時鐵板 親子關係也一起陪葬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