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違建工廠納管20年 環團:不斷修法開巧門就地合法

當台灣揮別農業社會,部分農地不再用來種田,而是「長」出一間間鐵房子,散落在稻田、菜田、果園間。地主想加入製造業發財、或以比工業用地便宜的地租,當企業的包租公,卻不知道那一點一滴的工業汙染物落入土中、進入地下水。農地違建工廠,成為台灣幾十年來的痛,且至今未能有效解決。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