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旗下的和平與安全中心(CPAS)舉辦台海安全兵推,上周二、三(10、11日)在台北政大公企中心舉行。以兩岸衝突為題的桌上兵推(Table Top Exercise,TTX),並非首度舉辦,但此次兵推包括CPAS執行長李喜明在內,共有9位中外退伍上將參加,且推演過程相對開放,比以往智庫舉辦類似活動,引起更高的輿論關注。 不過此次兵推也引發台獨兵推、唱衰台灣不堪一戰等來自光譜兩端的抨擊。對此,兵推「三巨頭」: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中心執行長李喜明、中華戰略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作出第一手解釋與澄清。
針對國民黨主席改選,陸軍軍官校友總會發表公開聲明, 要黨主席朱立倫推薦台中市長盧秀燕為下任黨主席候選人,名為建議,實是逼宮。黨內黃埔埔軍系開了「倒朱」第一槍?
賴清德總統規畫明邀請在野黨主席到總統府聽取國安情勢簡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示幕僚會前會溝通,在確立賴全程參與、討論議題不限國安等訴求後,朱表達正面立場,被解讀出席機率高。不過,黨內仍認為不應出席這場鴻門宴,民眾黨也尚未表態,去與不去,朱立倫如何接招?
立法院會在6月10日三讀通過「軍人待遇條例」第5條修正案,志願役軍人自2026年元月起每月加薪3萬元,義務役軍人每月待遇不得低於最低薪資,同時修正「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條例」,恢復退役上校階以上子女教育補助。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表示,此舉違背預算法與憲法,會窮盡一切合法合憲的救濟方式。
大罷免進入白熱化,罷免團體也動作頻頻,像近期就有人到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場子踢館,也不少立委分享疑有罷團人士到活動現場錄影,企圖找「素材」,可說是花招百出,甚至有些到「奧步」等級。不少立委除「闢謠跑斷腿」外,有些也在跑行程時佩戴密錄器,準備好隨時「以正視聽」。
政務委員史哲在輿論風暴中轉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再創賴清德政府任命非專業國家要員的驚奇紀錄!史哲早年參加學運接觸綠營,後來跟隨「花媽」陳菊,政途平步青雲,由一介理工男跨界出任勞保局總經理及文化部長等職,如今又派任非專業領域的高鐵董事長,在政壇大掀波瀾。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近日半夜突然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沒有所謂的精準罷免這回事」,在綠營圈內快速引發討論。民進黨人士說,沈只不過是把鍋子掀了,為由來已久的大罷免路線爭議定調;隔天,民進黨中央也跟進立場,指出沒有鎖定哪些選區要精準罷免,全力協助公民團體是唯一立場。
中選會6月20日將公布藍委大罷免成案及最後投票時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下令全黨進入戰鬥狀態,擬定最後反罷三部曲策略;另一方面,總統府6月12日突然告知,賴清德總統訂18日邀在野黨主席聽取國安情勢簡報。國民黨內表示,罷免生死戰在即,賴清德還是玩「神鬼之術」,國民黨除了迎戰,以勝敗論英雄,已經沒有別的退路或避戰的選擇。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父親沈土城「賺紅錢」爭議,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在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談話,力挺沈伯洋。賴主席以總統高度出手,幫沈伯洋父子說話,不外乎是希望能止謗毀諍。結果事與願違,沈伯洋被貼上的「紅孩兒」標籤聲勢反而愈燒愈旺。相較於賴總統高調助攻「洗地」,民進黨內卻想低調處理。沈伯洋父親「賺紅錢」爭議已延燒一周,卻少有民進黨立委接起這個話題幫沈父、沈伯洋辯護……
行政院統刪一般性補助款引發地方反彈,議題延燒將近3周,朝野對立仍舊難解,行政院長卓榮泰6月7日視察屏東時一句「挺中央立委所屬縣市優先補助」的「輪迴說」發言再度引發爭議,儘管中南部民進黨支持者一片叫好,卻有綠營民代直呼卓揆「失言」了,還讓在野陣營撿到槍,綠營內部大炸鍋。
「法庭直播」近期成為法官、檢察官、律師、司法改革等法界團體討論標的,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6月11日召開公聽會,司法院首度表態,建議立法院暫緩審議相關修法提案。 司法院稱,2017年、2018年間曾依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結論,委託學者研究、邀集檢辯及專家學者研議開放一、二審法院直播,但爭議過大未貿然執行,如今相關爭議仍在。長期關注司法改革的立院人士則說,司法院的「辯詞」,凸顯當年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後已經過了8年,弊端卻猶在……
核三廠二號機5月17日停機,我國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恰於此時,中油公布6月天然氣價格,民生及工業用氣均未調整,唯電業用氣調降10%。中油對此宣稱,是按「天然氣價格公式」調整。但在已無核能發電情況下,能仰賴的穩定發電僅燃煤、燃氣發電,尤其是燃氣成本問題,有專家直言,「中油在替整個非核家園政策背黑鍋!」
藍委大罷免戰進入最後投票階段,國民黨一路退守到最後防線。黨內及藍營內部的焦慮升高,抱團組「黨外在野大聯盟」自救;另一方面,黨主席改選檯面下動作不止,有立院總召傅崐萁力挺的中常委發動連署提案,要將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宣布的改選時程延後,提案最快今天(6月11日)送中常會議決,此舉背後用意為何?黨內議論……
罷綠委二階連署僅剩4案未揭曉,最寄予厚望的罷免吳思瑤、吳沛憶2案皆未能成功送件,罷綠幾可確定盡數落敗。加上多名黨工與罷團領銜人身陷司法風波,連帶引發寒蟬效應,藍軍士氣低落,外界將矛頭指向朱立倫,要他負起最大責任。 面對外界批評,朱立倫未正面回應,而是低調重整作戰節奏,近日他幾無公開行程,正閉門重整全局規畫,預計6月11日將在中常會有重大宣示。
中科院宣布,為了解國內、外廠家水面無人載具(USV)的產品性能,將於6月17、18日於蘇澳外海舉辦水面無人載具公開展示。不過消息發布隔日,就發生雷虎科技無人艇失聯的烏龍事件,又再引發熱議,也凸顯台灣海峽周邊的複雜海象,無人艇的耐波性、導控能力挑戰更形嚴峻。無人載具是當前政府力推的政策,然而政策方向是否正確?技術門檻與瓶頸何在?
監察院前秘書長李俊俋被爆出用公務車送愛犬美容後,監委蘇麗瓊、王榮璋、林郁容也陸續被拍到濫用公務車。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高喊廢監院,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喊出儘速推動廢監院,並懇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開修憲委員會。不過此舉觸碰藍營敏感神經,不少藍委雖支持廢監院,但對於要不要連署提案修憲,仍然陷入猶豫。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罷免案進入白熱化階段,隨著罷免邁入第二階段,傅陣營近日全面反擊,展現強大的組織動員力,不僅動員反罷免掃街,還印製大量文宣要翻轉輿論。地方政壇人士認為,這場罷免成敗不僅攸關傅個人政治前途,更將成為2026花蓮縣長選舉的前哨戰,牽動藍綠地方實力重新洗牌。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周年談話中表示,將指示國安團隊著手規畫,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如今,半個月過去,國安團隊向在野領袖國安簡報卻「悄無聲息」,據了解,就連賴總統也不時在內部提醒要加快腳步;而國安簡報「延宕」其來有自,原來國安團隊有著「更大的盤算」。
大罷免將進入第三階段,民進黨下令各縣市議員提供看板點位,搭配陸戰掃街、宣講等,待中選會宣告投票日後,將全力衝刺投入大軍支援罷團。據悉,由於三階投票幾成定局,民進黨內為讓全國罷免藍委「遍地開花」,擬醞釀府院黨後,要出最後一道王牌賴清德,盼加速鼓舞三階投票士氣,但目前有兩種模式在考慮中。
大罷免進入最後投票階段,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區域聯防」,要各縣市動起來背水一戰,國民黨人士表示,罷免投票每一位成案藍委都將承受巨大壓力,罷綠委幾已全軍覆沒,罷免成功與否,除了立委本身經營、國民黨組織動員外,執政縣市首長將扮演成敗重要關鍵角色,並點名「特別是四都」,其中盧秀燕的角色備受關注。
監察院濫用公務車爭議,已讓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請辭、監察院副院李鴻鈞召開記者會道歉,並將監委林郁容、王榮璋、蘇麗瓊移送紀律委員會,承諾檢討長達32年未改的監院用車規定,台北地檢署也簽分「他」案偵查有誤違法犯行後。 不過,在這波爭議中有民進黨內人士懷疑,這一連串「切香腸」爆料讓人覺得「監委是前菜,陳菊才是主菜」,背後「有心人士」的真正目標恐怕是已因病請假逾5個月的監察院長陳菊?
大罷免白熱化,眾多國民黨立委面臨罷免問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以罷制罷」,但連署情況並不樂觀;更棘手的是,因為涉及死亡連署等問題,眾多黨部遭搜索,黨務幹部、專職黨工都因此遭約談甚至羈押,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接下來要面對的大罷免,地方黨部人力本來就少,如今幹部被抓,黨工人心惶惶、支持者士氣低落,接下來的「反罷」硬戰,困難重重。
國民黨籍嘉義市長黃敏惠人氣高,本屆已是第四任市長,打破地方自治史紀錄,2026年卸任未栽培接班人,讓藍營有意參選者及支持者焦慮;綠營連任立委王美惠有意換跑道選下屆市長,與黃敏惠有政治競合關係;而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口誤喊出高鐵嘉義站聯外輕軌經費中央埋單,事後僅由交通部道歉,更為藍綠陣營為市長大選提前角力添柴火。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塞斯(Pete Hegseth)在香格里拉對話示警,中國對台灣構成迫在眉睫的威脅,呼籲亞洲國家增加國防開支,與美國合作防止戰爭爆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連日抨擊賴政府對美「跪舔送」,在各項議題也不吝展現強硬立場,黨內雖有憂心對美立場恐尷尬,但為防綠營以國防預算為由添大罷免柴火,也已準備出招應戰。
大罷免戰將進入最後投票決戰階段,根據目前二階連署結果,投票對象恐將全部是成案的國民黨立委,國民黨也作好最後一戰準備,第一波、也是最大衝擊的時間點就在7月中旬到下旬,不用等到8月,大罷免藍、綠誰輸誰贏就會揭曉。國民黨人士直言,最後直球對決比的就是投票率,一張選票定勝負。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久前表態,預計在9月舉行黨主席選舉,希望「順利交棒」。國民黨內多人表態願支持台中市長盧秀燕出任國民黨主席。但盧秀燕始終以「上班時間不談政治」、「這個場合不談政治」等話術迴避是否競選黨主席議題,有國民黨人質疑盧秀燕,如果不想承擔,只想算計何時是她「登台」最佳時機,好似當年朱立倫「複製貼上」,對她下一步恐十分不利。
從市議會到立法院,徐巧芯鮮明的問政風格,被視為「仇恨值」最高的藍營立委。「罷免教主」曹興誠親自領銜上陣,宣稱「200%會成功」;前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表示,必須「罷芯儆猴」,才能讓國民黨乖一點。藍營方面,同樣面臨罷免挑戰的立委羅智強警告,徐巧芯身為在野最強新生代,遭到綠營集火攻擊,如果她真被罷免,不單是國民黨失敗,更是台灣民主制衡力量的重大損傷。
特任代表或副代表是福是禍?綜合現任和前任職業外交官的觀點,得看這個人是不是外行領導內行,若能自帶流量且積極參與,也不見得一定不符合社會期待;特任外交官有如蕭美琴能證明自己,也有特任外交官連駐在國語言都不能掌握,需要同仁協助。蔡政府時期大幅放寬駐外使節資格,引來正反兩極不同評價。
賴清德總統接連派出指揮官大使和樂團主唱大使,相較過去經常從政治、軍事和經濟領域中派任人才駐外,賴的取才管道多元;實際上,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特任代表名額不限,增派特任副代表,這種非典型的做法源自2018年的一次修法。自此之後,不僅大幅放寬副代表政治任用的的比例限制,且大使的任用,完全不受規範。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因發文洩漏台大學生性平案個資,卻不顧當事人要求刪文的請求,就連綠營立委出馬勸說都碰壁,此次還成藍營首長當面數落教育部長鄭英耀的子彈;事實上,綠委與葉的心結早就結下,種種新仇舊恨,會讓他成為首個下台的次長? 因推動「翻轉教育」有高知名度的葉丙成,過去曾創辦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BTS),其個人粉專也有高達31萬粉絲追蹤數,去年他受邀入閣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卻被質疑卸不下網紅身分,不只勤於發文也時常跑活動,挨酸「原來次長這麼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