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窗

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畢業的鄭竣陽,捨棄QS世界大學排名第8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約新台幣500萬的全額獎學金,選擇留在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圖/鄭竣陽提供

流失台生/棄星國名校500萬獎學金 建中資優生選台大

險些成為流失的台生!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畢業的鄭竣陽,同時錄取星國名校和台大資工,星國名校還提供500萬全額獎學金,他發現國外大學看的是學生的備審資料,非在校或大考成績,對學生相對友善。面對人才外流,台大國際長袁孝維說,台灣各大學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讓教學、研究及環境更跟得上國外學校水準。

近年每年約1%的高中畢業生出國念大學且逐年漸增,建國中學每年大約3%學生出國,顛峰時期甚至高達1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流失台生/升學制度老是突襲 高中生上醫科先出國留學

教育部統計,近年每年約1%的高中畢業生出國念大學且逐年漸增,建國中學每年大約3%學生出國,顛峰時期甚至高達1成。 政大教授姜世明指出「台灣升學途徑常常會突襲學生」,多元升學管道仍隱藏可能存在的機會不平等,造成優秀學生未必能依其努力及程度,獲得其相稱的大學科系錄取。

110學年就讀STEM領域的女大生約25%,而女性教授僅11%,女性人才流失嚴重。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解決女科研人才流失 大學招聘教師面試 別問錯問題

110學年就讀STEM領域的女大生約25%,而女性教授僅11%,女性人才流失嚴重。專家分析,大學理工科系幾乎未能落實性別友善招聘步驟,面試常出現NG問題,建立友善招聘流程是女性留才重要第一步。

2019到2020學年中,美國只有四分之一學區的教育局長是女性,且相較於同職位的男性,薪資平均低了12%。圖為史丹福大學校園。美聯社

女教授年薪比男教授少50萬 全球高教陷「玻璃天花板」

國教院一份各國女性學術人才性別隔離現象研究,發現高教職涯男、女性在領導職位、高學術職位、薪資,以及研究和出版品數量等,至今仍未有「公平成果」。這道看不見但又真實存在的「玻璃牆」,能有因應策略?

國內研究指出,大學講師升等到教授的過程,女性人數占比愈來愈低,數名大學女校長及學者認為,社會賦予女性責任的刻板印象,限制了自我期待。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女教授「管漏現象」嚴重 高教表面公平仍是男性主導

高教職場從講師升等到教授過程,呈現職級愈高、女性占比愈低的「管漏現象」;聯合國則指女性領導者占逾3成的「臨界規模」意味組織初步實現性別平等,但我國大學女校長卻僅約1成。 聯合報數位版採訪數名現任大學女校長及專家學者,她們認為社會賦予女性責任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女性自我期待;台灣性平有進步,但高教環境「表面公平」,社會深層就難說了,仍是男性主導。

成大教授被檢舉涉嫌詐領助理費,其實十多年前就爆發過「台灣教授假發票案」,有近千名國立大學教授涉犯貪汙罪或偽造文書罪,後來修法除罪化,才免於血流成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假發票案曾特赦教授 為何如今聘學生助理還會遭威脅?

成大教授被檢舉涉嫌詐領助理費,其實十多年前就爆發過「台灣教授假發票案」,有近千名國立大學教授涉犯貪汙罪或偽造文書罪,後來修法除罪化,才免於血流成河。十多年後的今天,不少教授透露,在處理助理聘任上仍有很大困擾,協調不好便遭質疑老師把助理當「人頭」詐領薪資。試問,被威脅的教授該怎麼辦?

一名成大教授涉嫌利用研究計畫,詐領助理費用,引發學界震撼。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人頭助理沒人敢吹哨 「3多」教授和師門最可能被檢舉

成功大學一名教授涉嫌利用研究計畫詐領助理費用,引發學界震撼。有教授透露人頭助理確實存在,會被檢舉的教授,都是牽扯權力鬥爭或人事傾軋,且多數是三多的「大老級」,或代代相傳、學生數多的「某師門」,但沒人敢當吹哨者。有教授感嘆,學術經費已經很少了,竟然還有錢可以洗,真羨慕!

近年教育團體詬病公校教授退休轉任私校是「二春教授」,坐領高薪但開課數少,阻擋了年輕學者出路。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教授轉私校擋年輕人出路?學校有缺何不聘助理教授

公立大學教授退休轉任私校,遭教育團體詬病為二春教授或私校門神,阻擋年輕學者出路。「世代不正義」屢惹議,有教授觀察,私校近年少子化,招生、財務壓力大,退休教授無法協助爭取高教深耕計畫等大額經費,不會被聘用。一名轉任教授直言,「今天私校不聘我,缺也不會用來聘助理教授。」背後有其原因。

成功大學工學博士陳柏誠在博班後幾年,目睹論文掛名、學倫瑕疵、門神占缺等黑暗面,對學術界失望而出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學術貧民/抄襲、掛名、門神 厭學術黑幕成大土博出走

成功大學工學博士陳柏誠在博班後幾年,目睹掛名黑幕、學倫瑕疵、門神占缺等黑暗面,失望的出走產業界;一名大學戲劇學系教師說,有位讀「中字輩」私校資工所碩士生,研發替代役結束轉正後的年薪都比她當副教授高。中國大陸每年有100多萬人沒有大學念,她呼籲台灣別再鎖國了,大學要存活,博士要有工作,就要有學生。

東京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蕭皓文,當初赴日讀博,也是因為台灣高教現況,更傾向具有海外學歷的候選人,沒有海外學歷或背景比較吃虧。圖/蕭皓文提供

學術貧民/人才快流光!赴港日讀博士 獎學金、出路豐滿

「每個老師都勸我不要留在台灣讀博士...」正在香港念博士班的吳宜蒨感嘆,在台灣讀博士薪水低,但香港開出很大方的條件,每月發放的獎學金折合台幣約10萬元;東京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蕭皓文正著手準備找台灣教職,他說,當初之所以赴日讀博,就是明白台灣高教沒有海外學歷或背景比較吃虧。

目前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專任教授的最高學歷,國外博士約六、七成,本土博士約三、四成,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學術貧民/頂大教授6成洋博士 院士提土博3痛點3升級法

國立大學偏愛海歸博士,台灣訓練出來的博士出路雪上加霜。聯合報數位版調查,目前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專任教授的最高學歷,國外博士約六、七成,本土博士約三、四成。台大教授分析,本土博士申請不到教職有三大「痛點」。中央研究院院士葉均蔚坦言,要改變教評委員對洋博士的偏好不太可能,他傳授土博「快速升級」三大法門。

有私大哲學系博士,拿到博士學位後近10年,做了三份正職工作,臨時工則多到數不清。目前他是旅館房務員,同時兼在診所當清潔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學術貧民/土博士兼兩職月入3萬 培育過剩該「結紮」?

「都讀到博士了,怎沒去教書?」這是私大哲學博士「城市遊俠」(化名),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兼做旅館房務和清潔兩份工作的他,月入約3萬元,最慘時月收入8000元;台大社會科學領域博士觀察,高教生存環境水位越淹越高,洋博士在求職上比土博士有優勢。一名美國長春藤名校博士建議,博士過剩應該盡早「結紮」。

雲頂夢號上提供豐富多樣的美食餐廳,包括傳統中餐,日本、韓國或馬來西亞、新加坡料理。台籍船員登輪工作,將被分配到餐廳服務。圖/名勝世界郵輪提供

國際郵輪實習易存錢享福利 回陸上求職更具優勢

愈來愈多國際郵輪靠泊台灣,就業需求跟著提高。在船上工作包吃包住易存錢且有特殊福利,還能與不同國家的人共事,累積返回陸上覓職的國際力優勢。國內高教首批自訓的郵輪人才就剛登上名勝世界郵輪旗下的雲頂夢號實習。

目前以新加坡為母港的名勝世界郵輪集團旗下的雲頂夢號,也是這次我國自行培訓郵輪服務人才登輪工作服務的船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郵輪華語人才正夯 大學跨校「一條龍」取證獲國際認同

隨著郵輪市場版圖越來越大,華語服務人才需求大增;過去卡在法令和聯合國認可證照難取得,台灣學子只能望郵輪興嘆,近年經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牽線,重新編寫教材,大學跨校合作突破阻礙,完訓、取證一條龍,首批自訓郵輪服務人才,月初飛往新加坡登上雲頂夢號實習、工作,為台灣郵輪職涯開啟新頁。

因為國內薪資與就業環境等結構問題,許多人赴海外攻讀博士並直接在海外就業。圖為大學校園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博士荒/不只薪資多5倍 洋博士出走還因就業環境?

當初赴美讀博士並留在當地擔任大學教授的學者何明昇說,他和妻子任教的商學院,教授薪資比台灣多3至5倍,甚至更多,台灣則是不分領域統一價;即將出國讀藝術領域博士的蔡侑霖,希望完成博士學位後,留在國外從事藝術管理工作。聯合報數位版採訪了數位「跟台灣說再見」的年輕人,談談他們選擇「出走」的心路歷程。...

台大107至111學年博士畢業生平均修業全校平均值為7.1年,修業時間最長的是法律學院的10.3年,圖為台大法律學院萬才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博士荒/台大法律博士要讀10年?環境讓求學變副業

台大調查,打算攻讀博士的碩士生中,四成多要攻讀台大,五成多要到國外大學就讀,主要關鍵是在台灣念博士取得學位時間太長,就業出路也是問題。台大法律學院博士畢業平均值要10.3年,台大法律學院院長王皇玉分析,擔任律師的誘惑更甚念碩士,要3年取得學位勢必得「少賺很多錢」,她以自身求學經驗,認為對於有學術能力與潛力的人,提供其出國留學獎學金,比較實在。

台大調查,碩士生放棄或考慮放棄「攻讀博士」的原因之一,是讀碩士後失去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圖為台大畢業典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博士荒/提升讀博士意願 先從避免碩士班濫招開始

台大調查,碩士生放棄或考慮放棄「攻讀博士」的原因之一,是讀碩士後失去對學術研究的興趣;也有學界分析,指導教授的教學方式或人際互動問題,讓碩士生感到壓力或失望,也是其一。有人希望減少指導教授的控制權,也有人建議改善高等教育環境和資源。究竟避免碩士班「濫招」,嚴篩只想「洗學歷」的人,會是提升整體學術環境的好方法嗎?

現今社會瀰漫唱衰博士氛圍,也反映在博士班報名人數上。圖為大學校園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博士荒/讀博士低薪?台大調查有7成碩士不願簽下去

「簽下去啦!」這句當兵時常用的調侃話,竟成為碩士生之間要不要繼續攻讀博士的玩笑話。台大日前調查指出,碩士班學生從未想要攻讀博士、放棄或考慮放棄攻讀博士,占比高達7成5,現今社會瀰漫唱衰博士氛圍,不過台大教授認為,年輕人對教授低薪和工作辛苦有很大的誤解。

國立台灣大學更新統計年報,依照各學門專任教師與學生數,統計國內數間大學生師比,其中數間老牌如商業管理學門、法律學門、人文學門生師比均逾40。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私立大學生師比常處臨界點 為何科系滿招仍不聘專任師

生師比常被拿來當大學排名競爭指標,但根據統計,數間老牌大學商業管理學門、法律學門、人文學門生師比均逾40。近年不少私立大學科系生師比處在「臨界點」,只要1、2位教授離職,就容易超出警戒線。而生師比未達標準招生名額被扣減可是大事,如今已有學校預先留個緩衝,不過,有些私校就算滿招也不聘專任師。...

不少大學教師都有挫敗的升等經驗,論文發表的量化評鑑指標,讓每個人彷彿進入「學術競技場」。圖為大學校園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升等幕後/拚升等不只研究壓力 不想當濫好人也要付出代價?

一流大學的學者一生平均離婚兩次,一次在升等副教授時,另一次則為升等教授,原因是研究壓力很大,這是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李國賓在美國聽過的笑話,他曾在南部一所國立大學擔任系教評會委員,因「涉世未深」接連對大老推薦人選有意見,他後來要升等副教授,才知道不光是研究壓力,他還要為自己申張正義及堅持原則付出代價,不過,他提醒,鄉愿及爛好人的學術生態終將反噬自己。

有頂大研擬優化升等制度,要求送審人學術成就應列在國內同領域同等級教師前40%或50%,或送審論文須有國外共同作者列為條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升等幕後/頂大擬要求升等論文須國際合作 連愛因斯坦都難達標?

學術著作審查是大學教師升等重要一環,建立標準化的外審制度有其必要。有頂尖大學正研擬優化升等制度,要求送審人的學術成就應列在國內同領域同等級教師前40%或50%,或是考慮將送審論文須有國外共同作者列為條件。不過有學者指出,此舉恐造成「掛名」亂象,難道愛因斯坦是因為有國際合作而偉大的嗎?

以北一女中本學年高二編班為例,傳統的文法、商管第一類班群為5個班,第二類理工班群4個班,第三類醫護班群最多則有11個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三類組醫護班群變多 搶讀數A背後不光為了就業

今年申請入學以人社學科為主的大學招生多受挫,名額使用率跌破7成。近年選讀文法商管班群的高中生愈來愈少,經訪查多所明星女中,今年即將升高二的學生未因半導體、AI選擇理工,而以醫護班群為主。這現象除是就業考量,為何與選攻數A的升學策略也有關?

監察院日前發文教育部,提醒大學教師須面對PR值差異大的學生。大學教師也發現,近年不只同系學生程度落差大,就連學習意願、態度也不一。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低分高就問題浮現 大學生程度落差大是否該重新規畫課程?

少子化下大學名額未減,導致學生板塊「向上挪移」,比起以往多能如願進入較好的大學學系,許多學生、家長認為賺到了,但低分高就問題漸漸浮現,同一科系出現PR值、程度差異極大的學生,甚至學習意願、態度落差也很大,學者指出,與其要求大學老師因材施教,更應思考招生策略是否該調整了。

私立大學近年對教授的考核越來越嚴格,使出各種評鑑奇招「卡」年終和晉薪。有私大教師感嘆,這樣反而逼教師「十項全能」,退休變「下流老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升等幕後/KPI未達750分就卡加薪晉級 教授退休變下流老人困境怎解?

私立大學近年因招生困難,對教師的KPI越來越嚴苛,中國醫藥大學近日修改評鑑辦法,總積分未達750分,不晉級、不發年終、不得申請升等教授。教師會預估,實施後,醫學院低於750分的教師恐高達56%;教師哀嘆,用分數「卡」大家的晉級升等,這種無良到要讓大家退休變成下流老人的法規,合法性在哪裡?

台灣的大學教師升等制度,真有「學閥的徒弟」可以平步青雲?有年輕教師私下透露,很羨慕「有大老帶」的同事,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升等幕後/羨慕「有大老帶」少走冤枉路 菜學者拿大計畫反成變相懲罰?

台灣的大學教師升等制度,讓很多「優秀」的人上不去,但常有「學閥的徒弟」平步青雲,這類「都市傳說」沒少過,不過,確實有年輕教師私下透露,很羨慕「有大老帶」的同事,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太「菜」的學者拿到大計畫,反被「變相懲罰」。一名頂大教授感慨,學術界盤根錯節,關係要打通,才不會走得太辛苦。

有大學教授私下透露,學術圈有很多看不到的「障礙」,潛規則是「決定要送哪些外審委員時,就已經決定送審結果。」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升等幕後/送外審絕不能送錯人?判斷教授學術成就看2關鍵

今年大專校院教師升等審查陸續完成,台大、陽明交大等都有人沒過,理由是外審委員認為,送審著作雖已刊登國際期刊,但學術表現未達升等標準;但有一說學術界有「潛規則」,決定要送哪些外審委員時,就已經決定送審結果,所以送外審絕對不能送錯人,升等公平性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湊點數」會是升等的障礙?

成大教授洪瀞14歲負笈美國,28歲學成返國,毅然放棄高薪,回台任教。圖/洪瀞提供

逆風海歸/成大教授洪瀞放棄高薪返台 盼給年輕師試誤和拓荒空間

成大土木系教授洪瀞,是哥倫比亞大學土木工程與工程力學博士,並拿到美國NASA獎學金,原於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工作,9年前返台任教。他接受聯合報數位版專訪,暢談放棄高薪海歸的原因。 洪瀞坦言,國內年輕教授起步時面臨嚴苛的生存條件挑戰,他做了哪些調整?而他去年升上正教授,對台灣教育現場也有深刻的觀察。

台灣高教人才不斷被陸港澳陸星等國家挖角,但也有人逆勢回台教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逆風海歸/3年就升副教授!海歸學者認玉山計畫助益大 但加薪非回台誘因

台灣高教人才不斷被陸港澳陸星等國家挖角,但也有人逆勢回台教書。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龔仲偉,原在化學領域最頂尖的美國西北大學化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6年前決定回台,並在最短時限3年升上副教授,他為什麼願意回台灣?玉山青年學者計畫如何讓他的馬步紮得更快更穩?

台大醫學系並非第一個在繁星和申請入學採記學測社會科的醫學系,當年馬偕醫學院全台首創採計社會,曾被質疑可能招不到學生。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科重人文/人文素養比英文重要 台大醫學系選才防考生「棄醫從資」?

醫學系採計社會科,台大醫學系不是第一也不是唯一,當年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全台首創採計社會,曾被質疑可能因此招不到學生,如今醫學系龍頭台大醫學系也跟進,卻被認為是高招的選才策略,在AI浪潮下,社會取代英文,真能避開「棄醫從資」的重複考生?

台大醫學系日前公布,自115學年起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改採計社會科而捨棄英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科重人文/變相求全才?台大醫學系改採社會棄英文 學者:更嚴非更簡單

台大醫學系日前公布,自115學年起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改採計社會科而捨棄英文,但這勢必增加學生負擔,無形中也加劇三類組和一類組考生的競爭。學者質疑台大醫此舉是變相追求「全才」,也有高中老師直言,教改多年以後,台灣最高學府仍無法擺脫學生「讀到滿」的思想,不啻是台灣適才教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