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以色列趕在川普就任前宣布與哈瑪斯達成停火換俘協議,為期15個月的烽火殺戮暫息,國際社會現在將焦點轉向另一個戰區:烏克蘭。川普從競選時揚言就職後24小時內促成俄烏停戰,到他當選後翌日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亭拒絕就結束戰爭進行談判,他可能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美國大選後,西方媒體突然再度湧現俄國經濟瀕臨崩潰的報導,事實恐非如此,背後動機並不單純。
大罷免時代來臨,桃竹苗向來是藍營優勢選區,11席藍委無一倖免,新竹市甚至在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主導下,加碼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讓風城2026縣市長選戰提早開打;只不過,綠營趁著「公民」之勢展開仇恨動員,在野陣營也不可能坐以待斃,一旦罷免成案遍地開花,冷戰升級為熱鬥,對立紛擾恐讓社會無安寧之日。
3年來國庫增資台電2500億元、補貼500億元,政府花了3000億元仍難填台電財務虧損,這次爭取2筆共2000億元補貼,立法院不再予取予求,其中2025年補貼1000億元部分確定沒了,2024年追加預算補貼1000億元,目前立院議事錄顯示「協商後再行處理」,後續發展尚不明朗。 台電認為財務之所以虧損,都是為了穩定民生物價,燃料成本上漲多由台電吸收,形同台電在補貼民眾用電。如果真的是「台電補貼民眾用電」,那麼為何台電連續3年共4次調漲電價?又為何還要再跟國庫拿2000億元補貼?
「一人當選、兩人(全家)服務」,這是在地方民代選舉時,經常出現的選舉口號,至於陪當選人服務的,無非都是親朋好友,這也是地方民代助理費弊端中,最常出現的「以親友為人頭詐領助理費」類型。這沉痾已久的弊端歷經數十年,儘管地方民代補助條例一修再修,仍有不少民代觸法遭查辦。隨著新竹市前市長高虹安助理費案被高院裁定停審並聲請釋憲,主管機關應藉此機會一併檢討,關於中央與地方民代的事務費用是否鬆綁請領,甚至使用方式,讓民代問政不再綁手綁腳,徒增法律風險。
民眾黨主席補選1月22日起開放黨員線上連署,達標門檻是300人連署,立法院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和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釘孤枝」,黃國昌1分鐘達標,連署30分鐘後,黃國昌已獲得1922人連署,遙遙領先蔡壁如的72人。戰神PK血滴子,結果將決定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接班人,黨內議論,兩人差距肉眼可見,為何蔡壁如還要近身肉搏?
就在台灣社會爭論少數旅宿業者曲解環境部關於一次性備品規定之際,中共文旅部忽然公告,將於近期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團隊旅遊,台灣觀光股隨即全面上漲。雖然知道這是推動兩岸交流遲早之舉,也是期待兩岸交流者希望的進展,但在時機與說法上,不知相關各方,是否照顧到民意所需呢?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就職典禮進入倒數計時,我駐美代表處卻陷入最大難題。立法院長韓國瑜受賴清德總統之託率團赴美慶賀川普就職,但會場臨時改為室內,受限場地代表團確定無法親臨現場,我國跨黨派立委代表團究竟該如何致意祝賀,行程安排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未定之數,代表處既尷尬又著急,韓國瑜代表的是賴總統,如何兼顧現實與訪團尊嚴,情勢並不樂觀...
正當在野黨提案將陸委會2025年度預算中的業務費砍到剩1元之際,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透過該會的IG平台回應業務費被刪,意外洩露現在政府對兩岸政策的側重,實在於「反制中共」,而非緩和兩岸關係、促進兩岸和平、協商與交流,一番話盡顯陸委會當前的大陸政策思維……
美國白宮新主人川普將在1月20日上任,全球屏息以待他會如何出招,然而全球AI霸主輝達和台積電都保持沉默,似乎刻意低調以免成為箭靶。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兩位AI巨頭極力避談川普上任有關的任何議題,更凸顯川普主政後的白宮半導體政府,牽動這兩大廠的利益甚深。 川普上任後背後潛藏不可控的地緣政治風險,外界擔心他上任後會不會逼迫台積電將更高比重先進製程移到美國,甚至擔心台積電未來會不會變成「美積電」?答案是不會……
近來一篇洗碗文引發熱烈討論,不少人抨擊因洗碗感到「不被愛」創傷的男主角,也有人聲援他只是真誠表達自己感受。春節將至,大批家事即將湧上,更別說還有回誰家過年的老問題,眾多人的創傷,很快又要浮上心頭。 根據該洗碗文,男主角稱他從小就是媽媽包辦家事,他也因此感到被愛。婚後,他期待妻子複製媽媽模式,但妻子不想照做,他只能也答應洗碗,卻不自覺流淚,感到深深失落和悲傷...
立法院藍白陣營聯手通過財劃法修正案,雖然中央部會輪流開記者會哭窮,一再演出嚇唬民眾補助可能領不到的心戰戲碼,但不可諱言,立院此舉給了地方政府更多財政自主權,能投資在地許多嚴重不足的基礎建設上,但同時也要慎防這筆得之不易的資源,反成了打造蚊子館、加害環境的幫凶。
為了TikTok在美國可能被禁,一大堆美國的TikTok使用者瘋湧進小紅書,還自稱是TikTok難民,蔚為奇觀。這讓曾想要封禁小紅書的民進黨估計都犯嘀咕了,美國人都上了小紅書,台灣還禁什麼叭噗? 微博上出現了一個哏,令人反思。它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韓國人在上海、美國人在小紅書、中國人在緬甸。這其中,除了韓國人最近扎堆到上海是為了去玩之外,後兩者都是受害者。
「百億賭王」PGTalk負責人林秉文棄保潛逃被新北地院通緝,白委黃國昌質疑刑事警察局遲未刊登查緝專刊,刑事局回應未接獲法院發文協請發布查緝專刊,但不影響通緝身分;只是之前法務部長鄭銘謙才說「歡迎」林秉文投案,新北地院莫非呼應鄭部長,連查緝專刊也免了?
回鍋擔任美國總統的川普,一言一行將美國霸權心態表露無遺。川普對於其他國家領土主權的狂妄言語,不是什麼交易的藝術,更非兩面手法,川普完全是流氓作風,威嚇他人,以遂其野心。無論是格陵蘭或者巴拿馬運河,無非是擴張美國霸權的野心,以美國戰略利益為核心,即使侵害他國主權,亦在所不惜。
運安會作為國家運輸安全調查的關鍵單位,其存在的初衷與使命,應是以專業、獨立的調查,確保運輸事故的真相得以釐清,並為未來運輸安全改進提供具體建議。然而,近年來運安會的人才流失現象和管理問題卻逐漸暴露其體制與運作上的深層問題,進而可能影響其職責履行的效率與調查報告的品質,是目前運安會管理階層不容忽視的風險。
南韓因府會惡鬥引發戒嚴鬧劇,台灣的府會之爭,執政黨又是改選罷免又是創制複決的,無意間幫國人複習了國父的《民權初步》。台韓政府共同點是抹紅在野黨,將內部矛盾上綱為敵我矛盾,絲毫不在意結局可能比人氣影集《魷魚遊戲》更加血腥殘暴。...
操弄仇恨值,成為近年台灣政壇「顯學」。每一場罷免連署、投票,或多或少造成社會對立、撕裂、內耗,當仇恨蔓延,引發冤冤相罷亂象,遍地烽火讓社會永無寧日,名不正、言不順的罷免其實是站在民意對立面,甚至有人帶風向「討厭xxx,別去那個縣市消費」,拉無辜百姓下水,只會失去民心不會得分。
柯建銘何許人?立法院最資深十連霸立委、民進黨團萬年總召、從馬王政爭監聽風暴全身而退、太陽花的幕後推手;因為忠心為黨化身前總統陳水扁和蔡英文的御前愛將,更是民進黨永遠的當權派,政治功力堪比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曾幾何時,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功在黨國的老柯竟走向今上的對立面,難道老柯也要走進歷史的灰燼?
華人圈著名作家、編劇、影劇製作人瓊瑤2024年12月4日離世。大陸東方衛視跨年晚會特別為瓊瑤打造「翩然有你」舞台,找來一眾「瓊女郎」獻唱瓊瑤電視劇組曲。這一幕,相信讓不少華人圈觀眾動容。 不過動容之餘,不免讓人想到:瓊瑤是在台灣成名、影響擴及兩岸乃至整個華人世界,但為何瓊瑤離世,除了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哀悼、中央大學辦了一個電影展,其餘幾乎沒有「官方色彩」表態?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近來脫序發言越來越多,他的諸多主張,連民進黨中央、立院黨團也不敢全部跟進,甚至忙著切割。不過立法院藍綠白三黨,其實都面臨不同層面的「總召之亂」:柯建銘的「不甩黨主席」自走砲是其一,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的對抗風格燒到黨內,也被質疑是「總召成地下黨主席」。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在黨內主戰、主和派中立場鮮明,如今「總召變成黨主席」,又是另一番風貌。而這股橫跨藍綠的的總召之亂,除了黨內因素,顯然有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川普即將上任,他對台灣的政策究竟走向何方,不只挑動台灣的神經,更是北京關注的焦點。亦即,川普會更親台,還是準備棄台?將是2.0川普最耐人尋味的觀察指標之一。
環境部本周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訂出2030年相較基準年2005年減碳26%至30%的目標,比國發會提的高出5%。環境部同時宣布擴大碳盤查對象,預計新增500家企業、兩萬間門市,須在明年4月30日前完成前一年排放量的登錄,否則將面臨罰款。 政府在制定目標一向高調,但缺乏明確可行的配套。工總率先警示,政府應更謹慎評估,各國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檢討時,距離巴黎協定所訂的高標仍有不小落差,可見喊出減碳目標容易,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為京華城容積獎勵案、政治獻金案遭台北地檢署起訴求重刑後,法官從裁定交保、佩戴電子腳鐐到重新回籠,遭質疑台灣司法的高度不確定性,同樣的事證,法官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二審撤銷交保的理由也都不同,在高度政治敏感性案件中,司法更容易因初一、十五不一樣的見解,自失公信。
告別2024,迎接2025,民眾黨在前黨主席柯文哲深陷司法風暴當中,面臨風雨飄搖。元旦當日,民眾黨凝聚共識,由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接任代理主席。 令外界跌破眼鏡的是,柯文哲的指定中央委員林富男原先被外界認為,會是危局之中獨挑大樑者,不過連林都公開表態不接代理主席,願意支持黃國昌,民眾黨內共識推舉黃國昌,顯見務實的政治考量,比起黨內茶壺風暴,「黨的存亡危機」才是眼前最棘手問題。 對此,國民黨立場已確定尋求與民眾黨合作,本屆立法院多次議事攻防已證明這點,不論誰擔任黨主席,主要戰略方針不變。重點在於,民進黨要如何面對他們口中的「咆哮昌」?
今天是新年元旦,回顧賴清德總統就任半年多來,兩岸外交情勢依舊險峻,在內政上朝野對立僵局無解;展望新的一年,如何化解朝野紛爭、團結國人,讓政局平穩,將是賴總統的最重要課題,賴清德今天表示盼邀立法院長韓國瑜及朝野立委代表到總統府喝咖啡共商國是,但上任還不到一年,賴總統面對朝小野大的政局,一直都採取對抗姿態,忘了和解之鑰,其實就在自己手中。
宣稱為了防止民進黨用「先公布財劃法、選罷法,後公布憲訴法」的方式,以現有大法官凍結財劃法和選罷法,國民黨祭出「怪招」,先送憲訴法諮請總統公布,財劃法、選罷法則「函請暫緩請總統公布」。不過這招雖然看似有效,但卻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民進黨仍有大絕招可用,國民黨不但可能白忙一場,而且連帶接下來的「罷免潮」,也將適用原來「連署不需檢附身分證影本」的舊法。一旦情況照此發展,國民黨恐怕將面臨退無可退窘境。
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離世,1976年美國民眾對華府腐敗的政治風氣絕望之下,將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南方的喬治亞州州長卡特送進白宮。卡特拿下50.08%選票,55%選舉人團票,風光勝選,但是中華民國卻遭遇空前外交危機,卡特決定推進與北京關係正常化,決定與我國斷交,挑動了整個世界局勢。在冷戰氛圍下,從尼克森、福特,到卡特,共和黨與民主黨都拉攏北京,藉以對抗蘇聯,美國利益至上,讓大家見識到國際社會絕無情義可言。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與政治獻金假帳案,被求刑28年半,他否認收賄,並強調隨身硬碟紀錄的「小沈1500」並非他所填寫;柯文哲不滿遭到羅織罪名,為清白展開反擊,但四大不合理的辯解,讓他難以脫身;更糟的是,潛逃的貼身祕書「橘子」許芷瑜,已成北檢翻倒柯的最後一張底牌。
基隆捷運第一階段南港到八堵,可望在明年6月招標,基隆「捷運夢」即將成真。但美中不足的是拆成兩段,第二階段八堵到基隆市區怎麼走,「廢鐵換捷」爭議再起。基隆人只能被迫台鐵、捷運二選一?宜由專家學者專業評估,不要淪為下屆市長選戰的「政治操作」。
關押113天,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天終將「重見天日」,法官裁定3000萬元交保前問柯:「若予交保替代羈押,能夠出具多少保金?」柯文哲情緒激動強調自己不可能逃亡,還說「我如果跑了,台灣民眾黨就毀了,我絕對不會幹這種事!」柯文哲所言不假,民眾黨支持度自柯出事後一路崩跌,全黨因柯而起因柯而落,走不出一人政黨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