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療暴力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表示,若想減少醫療暴力事件,從情緒降溫技巧的運用,到醫療空間的動線設計等,每一環節都要納入考量,才能全方位減少醫療暴力傷害。記者許凱婷/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51|美醫療暴力頻繁竟是醫護短缺造成 台灣也將步上後塵?

美國醫療暴力事件頻傳,有人在急診室潑尿、撒野,甚至踹懷孕的醫師,所以越來越多州政府制訂法律,保護急診醫護人員,到底美國是怎麼做的呢? 這次,我們邀請到台灣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張朝凱,分享對美國、台灣相關制度的看法。此外,時下最夯的AI能否用來預防醫療暴力的發生?就讓我們來聽聽有哪些措施,可以讓醫護人員看診安心,病人就醫放心,避免遭到醫療暴力波及!

政治

醫療暴力不罰、不起訴率高 急診室壓力最大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三總神經科醫師因未替患者開立巴氏量表,釀成醫療暴力事件,引發社會關注。這次的圖表帶你看醫療暴力事件不罰、不起訴的比率為何居高不下。

部分醫護人員身心壓力已瀕臨崩潰邊緣,三級警戒尚未解除,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一觸即發。本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誰讓戰士棄甲/中】當夾心餅乾、遭醫療暴力...醫護身心壓力大誰照顧?

「那天聽到門診降載消息後,馬上接到主管通知我們去專責病房照顧確診者,我真的很錯愕,不知該如何是好,醫院只叫我們看影片、行前說明就上陣,我的家人聽到都哭了…。」北部一間醫學中心開刀房護理人員小晴(化名),回想接到任務當下,腦中一片空白,憂心與無助再如洪水般湧現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