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萊豬公投沒過關,往後如何辨識萊豬,只能靠產品標示和政府稽查。不過,各地都查到豬肉產品標示不合格的現象,且都是加工品,顯見產地標示不明防不勝防,然而近期地方衛生單位收到訊息,中央明年卻決定不補助地方稽查人力,除了擠壓其他地方公衛業務,也被質疑管理萊豬是玩假的。
北農公司日前公布5月蔬果農藥添加物殘留抽驗結果,78件不合格,青蔥就占了57件,不合格青蔥多來自雲林、彰化等中南部縣市。青蔥是炒菜、涼拌、煮湯的重要配角,不合格數竟高得嚇人,沒被抽到流入市面的不知有多少?專家指出,這波藥檢不合格,和上個月乾旱高溫有關,防疫在家煮,買菜、挑菜要注意這三點。
彩色口罩有安全隱憂,問題出在染色的「偶氮色料」有致癌性,但不論醫用或一般防塵口罩,目前都沒有偶氮色料的國家標準,加上政府抽驗頻率、件數極低,難對彩色口罩安全把關,立委劉建國認為政府的把關機制確有漏洞,要求經濟部和衛福部要負起責任,健全國家標準之外,更要加強查驗。
含萊克多巴胺美豬今起開放進口台灣,對縣市政府的查驗能量是一大考驗。本報掌握中央已發公文給縣市政府,將補助地方人力抽驗肉品含萊劑是否符合食安標準,一年約3000件,稽查肉品產地標示的部分一年3萬2000件,但因國內肉品相關業者多達40餘萬家,查完一輪至少花16年,地方質疑查驗量能偏少,要如何把關萊豬?
萊克多巴胺美豬明年元月進口,除把關人力不足,各地食安檢驗室的能量也堪慮。食藥署盤點各縣市檢驗量能,「缺錢缺人」成為各縣市共同心聲。基層官員表示,為了篩檢萊豬,會排擠到蔬果農藥殘留、動物用藥抗生素、細菌病毒等檢驗,且檢驗結果要等14天,就算篩出問題美豬,恐怕也早已吃下肚。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美國昨確診5.5萬例,再創新高。在此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宣布,放寬商務人士來台。面對外籍人士入境台灣逐步鬆綁,專家表示,要將疫情百分之百阻絕再外,建議對入境者全面檢驗PCR,再加驗抗體,才能提高準確度,將疫情阻絕在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