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根據教育部統計,廿二歲至廿九歲是教師甄試錄取的黃金期,之後隨著年紀愈大,錄取率愈低,但每年仍有近萬名四十歲以上的「大齡教...
41歲國小教師黃品哲,歷經16年苦戰,終於在2024年成功上岸,因代理年資提敘,年薪增加二、三十萬元。他直言,把行政工作丟給代理教師等職場歧視,是他一次次咬牙報考的動力,因為不想再被這些人看不起,這位「教甄老戰士」以親身經歷總結出幾項備戰關鍵策略,他也認為教甄制度一國多制、標準不一,亟需改革。
中小學教甄連3年大開缺,卻仍是僧多粥少。曾是女籃國手的張亭婕,連續18年報考教師甄試,始終在第一關筆試止步,她已錯過教甄錄取率黃金期。北市採計代理教師年資,她的薪水與正式教師差異不大,但家長、家人更看重正式教師,張亭婕感嘆,教甄制度僵化,正一點一滴耗損仍對教育抱持熱情的人。
「大班一師」新制即將上路,但因幼教人力流失,幾乎找不到合格幼教師,許多園所不得不開出代理教師缺,卻傳出有非營利幼兒園教保員代理教師,不僅被降薪水,年資也被中斷,現有制度形同懲罰代理人,教團批制度設計失衡,幼教政策矛盾。
日本公立學校教師迎接屆齡退休潮,高中以下學校缺近5000名教師。因為招不到新老師,家政老師兼體育課、兩班合一起在體育館上課等,教育品質堪憂。 為何日本年輕人對杏壇卻步?日本教育界有一致同意的問題所在,且是公立學校教師普遍過勞的元凶。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幼兒園大班必須配置至少一名幼教師,違者罰6萬元,今年8月起「大班一師」新制將上路,全台幼兒園卻陷入嚴重師資荒。專家指出,符合教師資格嚴重不足,連助理教保員都招不到,已有園所無奈宣布退場。改革未見成效,現場已拉警報。
這幾年代理教師議題受關注,很大原因是教育部的不作為。今年8月起,有牌代理教師全面採計年資,最早為代理教師年資敘薪的台北市,反而首當其衝,教師脫北潮、人力大洗牌恐造成教育現場大震盪,新制上路,若教育部未曾風險評估,不免讓人憂心,迎來的可能是另一場災難。
隨著有證代理教師採計年資上路,台北市過去強力吸引北漂教師的「敘薪優勢」不再,還恐將引發劇烈「脫北潮」。北市公立高中代理教師張維倫說,不用再為守住年資離鄉背井了,他打算返回高雄任教,還能就近孝親;面對脫北潮衝擊,雙北教育局已研擬對策,但能挺得住嗎?
今年8月起,有教師證的代理教師將採計年資敘薪,薪資告別每月4萬多元的死薪水,年輕正式教師薪水,可能反而不如資深代理教師;代理師擔心引反彈,要求資深代理教師扛下更多行政工作,也有校長憂心,會影響報考教甄意願,恐掀起教育人力大洗牌,教育現場兩樣情。
少子化海嘯持續襲來,連公立中小學都備感壓力,紛紛在新生報到前積極電訪、甚至家訪爭搶「自由學區」生源,就怕學生報到人數若不足,恐會減班導致教師超額。教師多不願「被超額」,調降生師比能解?
教師的關鍵職責應該是教學,然而在台灣,他們還得肩負一項高風險、卻缺乏制度保障的工作—導護。站在車水馬龍的校門外路口,守護學童校外交通安全似乎成了教師教學外的「義務」。但近年來,有多起教師因導護工作受傷甚至終身失能的案例,暴露出台灣導護制度的混亂與不合理。
教官退場,8年間少了約五分之四,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改由師培教師上課,但卻少有學校開出國防教師正式缺,甚至在招聘國防代理教師時,考量的是能否兼行政。有過來人感嘆,為了在考教甄時多一個選擇,花了兩學期十多萬元去上國防學分班,沒想到卻是坎坷求職路的開始。
總統賴清德的母校新北市萬里國中,日前有男子未獲錄取代理教師,揚言在校門口放置炸彈,引發各界關注;但事件背後,更該被探討的是代理教師面臨的問題,不接行政是否等於沒工作?內定傳聞不斷,甄選過程不透明,專家揭代理教師五大職場困境,想入此行,先停看聽。
首都家長期待高,教師教學壓力大,過去台北市是代理教師首選的優勢,也被其他縣市趕上,教師短缺不但影響教學品質,既有老師行政工作也大增;有人提議北市代理年資考正式老師可以加分,校長則認為北市教師應有首都加給,才能留才,對此,教育部回應了。
教育圈「行政大逃亡」方興未艾,偏鄉學校人力不足,公費生初入偏鄉通常就要接組長、主任,一名初任教師被迫接輔導主任,壓力大到皮膚過敏,下山就診多次不見好轉,加上蠟燭多頭燒,不到半年就賠錢離開;有師培學校提供「售後服務」,由學長姐分享生存訣竅,但專家、學者都認為偏鄉師最不該「初任兼行政」,教育部回應了。
幼教工作高壓卻又薪情差,讓不少年輕人卻步。目前僑外生留台工作許可,並不包括幼教老師,有幼兒園業者因而訴求開放來台就讀幼教、幼保的僑外生,畢業後可在台從事幼教工作。這類僑外生有何優勢?是否可行?
行政院函請立法院推舉社會公正人士組成高中以下課程審議會,立法院為此正研商各黨團推舉事宜;教育部日前也開始進行學生代表的遴選程序。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強調課綱沒必要十年一改,直說任內不會有118課綱,只會微調現有課綱,並納入AI。但108課綱衍生的遺毒持續在教學現場發作,如今啟動課審,「羞羞臉」的108課綱該如何「修修臉」,進場微整就能回春?
新學年剛開始,教育圈持續行政大逃亡,不少初任教師當教務主任,代理教師接組長或主任更是非常普遍。有人開玩笑地說,會不會有一天連校長都是代理教師擔任?沒想到,這個玩笑話竟然差點發生,事後才證實是烏龍一場。 但昨天的這一陣騷動,並不是偶然造成,而是長期在中小學的教育現場,教師們對於兼任行政的噩夢,陰影一直揮之不去所造成的後續效應...
近年中小學師資愈來愈難覓,連台北市今年9月開學前都還懸缺逾百名代理教師。薪資、教學壓力和教學環境、課程的改變,都是招募困難的原因,甚至還有親師問題。 台師大為此開設「家長學」,盼助師培生提升親師溝通技巧。台大師培中心教授王秀槐則說,「老師是否還是大家想投入的職業」,已是教學現場當代需要面對的課題。...
幼教老師工作不只有3高,高工時、高情緒、高壓力,現在還被視為是「高風險」行業,許多老師不到退休年齡,就早早離退,內部教師正快速流失,本科系生又裹足不前。有幼教師嘆,有些人透過撻伐老師來展現對兒權的重視,這種做法已經失控,內外環境持續惡化很難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