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關係

美中台博弈/舊金山拜習會 北京可能在台灣大選前向美國攤牌

在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馬爾他會談後的第三天,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大會演講中(圖),未提到台灣。法新社
在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馬爾他會談後的第三天,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大會演講中(圖),未提到台灣。法新社

一位關心美中台的學者,急著打電話給我:你有沒有注意拜登在聯合國大會演講中,沒有提台灣?說實話,各國領袖這幾年,公開提及台灣與台海的次數,已經多到不可勝數,我也沒有注意,心裡嘀咕著:「大概是拜登老眼昏花,漏念了吧。」

但是外交沒有僥倖,也沒有疏漏的餘地;拜登聯大演說,恰恰是在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馬爾他會談後的第三天,也是王毅略下狠話:「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必須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之後,任何美方對台灣的表態(或不表態)都是值得格外注意的。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訂閱【感恩好禮】年方案
12/24前年訂閱送餐盒組 再抽萬元好禮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訂閱【感恩好禮】年方案
12/24前年訂閱送餐盒組 再抽萬元好禮

系列文章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前)11月28、29日到上海考察,據官媒詮釋,就是要進一步表達招商引資的決心,但其發言卻強調「共同富裕」,等於是提油救火。新華社

美中台博弈/經濟振興方案少了習近平政治承諾 能解中國當務之急?

美國總統拜登在APEC場邊拜習會前說「他們(中國)有真正的問題」,美國當然有中國大陸的情報,也因此判斷在美中領袖高峰會中,大陸態度會放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讓步;蔡英文總統近日也在訪談中提到,「中國領導層此刻正因內部難題而不知所措,或許這不是中國考慮對台灣發動大規模入侵的時機。」蔡不願特意強調是經濟問題,而是內部的經濟、財政及政治難題的綜合。 中國大陸究竟面對怎樣的問題?今年以來中共高層雖然出台許多經濟振興方案,但卻沒有明確的政治承諾,最近習近平到上海考察的發言、以及遲未公布的三中全會,都更加令人失望。面對現在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改革的油門、安全的煞車,都在習近平腳下…

11月15日的拜習會中,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否認2027年或2035年有對台動武的計畫,仍重申和平統一,可是也不排除使用武力。右為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北京對美戰略妥協除了台灣問題 背後更怕川普上台

一周前的拜習會中,談到台灣問題時,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否認2027年或2035年有對台動武的計畫,仍重申和平統一,可是也不排除使用武力,這個消息對於台灣進行中的大選,有莫大的衝擊。 中國大陸對美國的政策,似乎有微妙的變化,不好聽地說是戰略退卻,但的確有戰略轉移,這並不是中國認慫,而是強調不會與美國爭霸,前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認為,與美國妥協的戰術轉進,可以讓北京能夠爭取更多時間,來處理國內的問題,尤其是經濟衰退,但是她也提到,中國大陸更擔心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鬆動。 然而對於北京來說,台灣問題還不是明年最嚴重的測試,2024美國總統選舉可能變天,才是真正嚴重的考驗...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本次拜習會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立起兩軍的軍事溝通。美聯社

美中台博弈/拜習會建立軍事溝通機制 但防止美中衝突效果恐很有限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次拜習會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立起兩軍的軍事溝通,美國總統拜登14日啟程赴舊金山前,被問及他將如何衡量拜習會的成功,他表示,目標是恢復美中正常的對話溝通,在危機發生時可以拿起電話就打通,確保軍方接觸暢通無虞。 對於美國而言,有了從國防部長以降,至戰區司令的溝通管道,就可以有效控管「擦槍走火」的意外,但是老實說,軍事溝通機制,對防止中美衝突是有作用,可是有限…

副總統賴清德(左)今年8月過境紐約時,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右)一起向參加僑宴的賓客舉杯祝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中台博弈/從蕭美琴將出任副手 看賴清德的國安團隊難題

蕭美琴不僅是賴清德提高國內支持度的一張好牌,更是爭取美國支持的一招好棋;比起蔡英文總統的謹慎不挑釁,美國對賴清德的憂慮一直沒有消除,蕭美琴是美方最能夠溝通的人,選擇了她,美國無話好說,只有肯定的份。 但是選擇蕭美琴,掩蓋了賴清德國安團隊的問題,也掩蓋了這次選舉中最令人不安的因素,就是賴清德陣營中對於台灣安全議題,有沒有足夠的人才?是否有全面完整的掌握?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